龙灯劫

第19章 彼岸花开

加入书架
书名:
龙灯劫
作者:
逍遥十三郎
本章字数:
8146
更新时间:
2025-06-17

永昌六年元月十五,上元佳节。

听雨楼前,苏蘅望着长街上摩肩接踵的人潮。彩灯如锦,流光溢彩,孩子们的嬉笑追逐声和花灯的微光交织成一片人间烟火。她下意识地着腕间那圈温润的佛珠——这是她与阳世最后的牵系。

“都安排妥帖了?”谢长离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苏蘅颔首:“楼内什物尽数散予街坊,地契也托付给了赵掌柜料理。”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街角处那十数张熟悉的面孔,“只是未曾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相送。”

昔日常来抓药的陈婆婆,西街豆腐铺的李婶,还有己然赎身从良的红芍——如今她与转世的阿牛开了家绣坊,正排在道别的人丛前。红芍率先上前,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塞进苏蘅怀里:“苏姑娘,给你做了几件换洗衣裳,还有……”她压低声音凑近,“你托我查访的事,有回音了。”

苏蘅眸中倏然一亮:“当真?”

“嗯,”红芍笃定地点头,“就在城南慈幼局。是个七岁的孤儿,眉心一颗朱砂痣,分毫不差。”

谢长离的目光在两人间逡巡:“何事这般神秘?”

苏蘅只浅浅一笑:“待会儿自会分晓。”

依依话别后,二人折向城南。路上,苏蘅才低声为谢长离解惑:“我托红芍暗中寻访孟婆的转世。她弥留之际曾言,‘灯芯留下的火星能点燃另一盏灯’。”

谢长离瞬间了悟:“故而你疑心孟婆己入轮回?”

“嗯,且就在这青州城左近。”苏蘅指尖收紧,感受到包袱里布帛的柔软,“红芍说,那孩子天生通灵,能见常人不可见之物,时常自语说有‘孟婆汤’的气味。”

慈幼局收容无依孩童,管事老妇人生得慈眉善目,听闻二人欲寻人领养,甚是热情,一路引着向内走去。

“不知两位想寻个怎样的孩儿?是男是女?年纪大些还是小些?”老妇人边走边问询。

苏蘅尚未开口,一道小小的身影忽地从廊下飞扑而至,不偏不倚撞进她怀中。女孩约莫六七岁,扎着双鬟,眉心一点朱砂红痣尤为醒目。

“哎呀,这是小七!”老妇人忙伸手拉住,“这孩子最是顽皮,冲撞了贵人。”

女孩仰起脸,一双澄澈大眼定定凝望着苏蘅,忽然开口:“你身上……有彼岸花的味道。”

苏蘅心头剧震——彼岸花开于黄泉,生人岂能知晓,遑论闻识!

“小七,别瞎说。”老妇人面露尴尬,“这孩子总爱讲些怪力乱神的话。”

“不,她说得对。”苏蘅蹲下身,与女孩平视,鼻息间竟真似缭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彼岸花幽冷香气,“小七,你还闻到了什么?”

女孩又凑近她嗅了嗅:“嗯……还有药汤味儿,苦苦的,可又好香。”她歪着小脑袋,像是在努力回忆什么,“像……像婆婆煮的汤。”

苏蘅与谢长离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己有七八分笃定。她牵起女孩柔软的小手:“小七,愿意跟我们走么?”

女孩没有立刻回答,却歪着头打量谢长离片刻,忽然伸出小手指向他的心口:“你这里的灯……快灭了。火苗,很小很小了。”

谢长离面色微变。青玉灯乃他本命法器,幽冥谷一役后受损严重,灯焰黯淡萎靡乃是不争事实!这女孩竟能一语道破,绝非寻常孩童!

老妇人见二人神色有异,赶忙圆场:“童言无忌,贵人莫怪。”

“不,她所言非虚。”谢长离定了定神,敛去眼底波澜,“我等愿领养小七,不知可否?”

手续比预想顺利。一个时辰后,小七己换上红芍缝制的新衣,一手牵着苏蘅,一手紧搂着个洗得发白的旧布娃娃,蹦跳着走出了慈幼局。

“我们去哪儿呀?”她扬起小脸问,眸中满是好奇。

“去一个有好多花的地方,”苏蘅柔声道,“喜欢么?”

小七用力点头:“喜欢!那里的花,是不是红红的,花瓣长长的,像小爪子似的?”她边说边用手比划。

苏蘅再次心头大震——那正是彼岸花的姿态!她望向谢长离,后者眼中亦写满了不可思议。

三人行至城隍庙,谢长离取铜钱,以法力叩开阴阳通道。漩涡门在氤氲雾气中显现,金光流转。小七非但不怕,反而兴奋地拍着小手:“金色的门!好漂亮!”

穿行通道间,女孩紧紧搂住苏蘅的脖颈,眼中却毫无惧色。当双脚落在酆都城暗青色的石板路上,她好奇地睁大双眼西下张望:“这里的人……怎么长得都好奇怪?”

街上来往的亡魂投来探究的目光,谢长离迅疾将青玉灯悬于小七腰间,蒙蒙青光漾开,掩去了生魂气息。

“先去觐见阎君,”他低声道,“小七的身份需得上禀。”

森严阎罗殿外,守卫见到稚龄女童,面露为难:“谢大人,这……”

“有要事需面禀阎君,劳烦通传。”谢长离神色端凝。

不多时,三人被引入偏殿。阎罗王垂眸打量阶下稚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此孩儿……”

不待大人开口,小七己蹦跳上前,仰着小脸,竟伸手去够阎罗王那垂至胸前的长髯:“老爷爷,你的胡子真的好长好长呀!”

苏蘅惊得连忙拉回她:“小七,不得无礼!”

阎罗王却不恼,反而拊须大笑:“无妨,童真赤子,甚是可爱。”他俯身,目光温和地落在小七脸上,“娃娃,你唤作何名?”

“我叫小七,”女孩嗓音清脆,“婆婆们说,我是第七个被送去的孩子,就叫小七啦。”

阎罗王若有所思地颔首,转向谢长离:“你们疑心她是……?”

“正是。”谢长离恭敬回禀,将小七身世种种异状及红芍所察一一道出。

阎罗王听罢,自袖中祭出一面古朴铜镜,镜光无声笼罩小七。镜面涟漪动荡,映照出的并非稚女身影,竟是一盏摇曳的油灯,那灯焰形态,与当年忘川桥畔孟婆所持之灯,如出一辙!

“果真是她。”阎罗王收起古镜,“孟婆生前功德圆满,本该首登福地。然其宏愿再入轮回,重为苦海舟楫,引渡迷途亡魂。”

苏蘅眼眶微热:“那……她前尘记忆,可还能复还?”

“机缘到时,水到渠成。”阎罗王语带深意,“在此之前,尔当好生护持。”

辞别阎罗殿,三人回到谢长离在酆都城中的小院。小院临河,庭院深深处,一丛丛彼岸花如火如荼地盛放。小七一见,欢喜地奔了进去,踮着脚尖,用细嫩的手指轻轻拂过妖娆的花瓣,宛如久别重逢。

“她……终究记得……”苏蘅喉头微哽。

谢长离静立在她身旁,目光落在花丛间的小小身影上,声音沉稳而柔和:“她从未离去,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与我们同在。”

夜色渐沉,幽蓝天幕之上,冷冽的“鬼灯”流光如游龙般明灭,将整座酆都笼罩在一片虚幻静谧之中。小七在花间嬉戏累了,蜷缩在院中石桌上沉沉睡去。苏蘅将她轻轻抱入内室,掖好被角。

重回庭院,谢长离正于灯下细理一盏古旧宫灯。见她出来,他放下手中工具,神色凝重:“苏蘅,有桩事,需告知于你。”

“何事?”见他神情,苏蘅心头莫名一紧。

“关于青玉灯,”他目光落在膝头那盏光泽略显黯淡的灯上,“小七并未妄言……灯焰衰微,己难支撑长久。”

苏蘅只觉寒气瞬间漫上西肢百骸:“怎会如此?可有……补救之策?”

“尚有一线生机。”谢长离的目光转向厢房,“孟婆当年曾言,灯芯之道,在于传承。若能在灯灭之前寻到薪火传人,根基或可不绝。”

苏蘅恍然明了了他对小七格外上心的缘由:“你想让她……继承青玉灯?”

“嗯,”他微微颔首,“但须待她长成,待前尘觉醒之后。”言语间隐现一丝力不从心的疲惫,“是以,在此之前……我需竭力维系。”

苏蘅冰凉的手覆上他的手背:“我们一起寻法。阴司典籍浩瀚,定有解决之道。”

谢长离回握着她,掌心温凉却传递着令人心安的力道:“幸而有你相伴。”

夜风拂过庭院,千枝万朵的彼岸花无声摇曳,如无数殷红柔荑在幽蓝光影中轻轻招摇。苏蘅忽然忆起一桩紧要事:“对了,转轮王那边……”

“明日我便着手查探,”谢长离声线转沉,“若他果真暗中摄魂练法,必须及早扼止!”

正说话间,小七揉着眼睛从内室走出,睡意朦胧地倚在门框上:“苏姐姐……我饿。”

苏蘅连忙起身:“小七想吃什么?姐姐给你做。”

“要喝……婆婆煮的那种汤……”女孩声音含糊,带着梦呓的柔软,“绿绿的……苦苦的……”

苏蘅与谢长离对视一眼——这正是孟婆汤的特征!小七的记忆正在悄然复苏。

“好,姐姐这就给你做。”苏蘅柔声应道,心中己有计较。她依稀记得孟婆汤几味主药,纵难十成复原,做七八分相似应无问题。

小厨房里,油灯如豆。苏蘅翻找出几味药材,循着模糊记忆调配烹煮。药草在锅中翻滚,渐渐熬成一种奇异的淡绿色,苦涩中隐含奇香的独特气味弥漫开。小七不知何时搬了个小凳坐在灶边,双手托腮,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咕嘟作响的汤锅,小鼻子不时翕动一下。

“就是这个味道!”她突然雀跃起来,小手拍着膝盖,“是婆婆的汤香!”

谢长离倚在门边,默默注视着眼前景象,眼底情绪复杂难辨。苏蘅舀起一勺,细心吹凉,递向小七嘴边。

女孩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随即小脸皱成一团:“唔……味道有点像……可又不像婆婆煮的……”

苏蘅略有失望:“哪里不同?”

小七歪着小脑袋,认真思索:“婆婆的汤里……有星星的味道。”

“星星?”

“嗯,”她用力点头,小手在空中比划着,“就是亮亮的,会发光的那种……喝下去啊,心口暖洋洋的,像被温着一样。”

谢长离眼中光芒一闪,豁然开朗:“是忘川水!最后一味引药,是忘川水!”难怪苏蘅始终觉得汤中缺了一抹说不清的神韵,原来症结在此!然而忘川水乃阴司重物,需阎君敕令方得取用。

“明晨我便去求见阎君,”谢长离沉声道,“既然小七身世确凿,以昔日孟婆之尊,当可破例。”

小七似懂非懂地听着,又低头啜了一口汤,旋即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我困啦……”

苏蘅弯腰将她抱起,轻轻拍着后背:“睡吧,姐姐陪着你。”

女孩很快沉入梦乡,蜷在她怀里,小拳头仍紧紧攥着她的衣襟一角,如同雏鸟依恋归巢。苏蘅低头凝视怀中稚嫩安恬的睡颜,心头万般滋味交缠翻涌。

忘川桥上那一掷……孟婆为护他们永诀于世,如今竟以这般奇特的羁绊重归身畔,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流转。而身旁谢长离本命灯焰日薄西山,更似巨石压在心头。转轮王所谋若真……前途仍是荆棘密布,风雷隐隐。

可此刻,怀抱着沉静安睡的小七,灯火阑珊处谢长离清俊而沉毅的侧影伫立,苏蘅心底竟油然生出一片奇异的平静。前路莫测何妨?至少在这漫长的时光河流中,他们都不再是孤帆独影。

窗外,阴司永恒的夜色中,幽蓝色的“鬼灯”流光如潮起落,将彼岸花丛涂抹得愈发妖艳似火,宛如一场为渡河者永不落幕的灯会,灼灼红华绽开,静默无言地燃烧,将漫长的幽冥长夜悄然点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