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斗群臣
燕檀进过几次宫,但去上朝却是头一回。
好在并不是孤身一人,天还没亮,她就跟长平侯一同坐上进宫的马车。
随行的还有楚寻城。
明明他身上的伤还没好全,皇上也免了他的早朝和值班。现在却跟着同去,为的是谁再明显不过。
三个人同乘一辆,马车里头安静的出奇。
长平侯算是头回跟燕檀如此相近,心中多少有些尴尬。加上他本来也不是什么健谈的性格,因此一路无话。
燕檀则生性清冷,其实也不爱说。
唯独在楚寻城面前,时常被他的混不着调刺激,才拌上几句嘴。
其余时间,燕檀都静的发沉。
尤其在长辈面前,更过犹不及。
眼瞧着氛围越发僵硬,尴尬中外头的车轱辘声格外清晰。
然后,楚寻城吊儿郎当的打破了僵局。
“你们一个两个怎么都不说话?”
“是去上早朝,又不是去上坟,何至于一个个挂着张脸?”
此话一出,长平侯确实不挂脸了,眸子里迸射出的怒火,恨不得将他一把烧了,挫骨扬灰。
“荒唐,这种话你也说得出来,当真是活腻了。”
他甚至不敢想,要是这些话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一抬眸,仿佛看见九族在下面朝自己招手。
他狠狠把楚寻城训诫一通,厉色警告他一会儿万不可在皇上面前如此失仪,更不能被百官抓住错漏。
“要是你闯出什么祸来,我第一个不饶你!”
“知道了。”楚寻城懒洋洋的应着,“要是有人存心找我麻烦,那我可就管不了了。”
这话给长平侯听得一噎,心里发堵,一时间想不出反驳他的话。
也是这时,外面的马夫告诉他们皇宫到了。
长平侯缓和了一下神情,带着两人下车。这会儿时间来上早朝的官员不少,不少人看到长平侯府的马车后,纷纷投以注目礼。
尤其在看到燕檀以后,神情各有各的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楚寻城注意到后,徐徐看向燕檀,“怎么样,害怕吗?”
闻言,燕檀无声的白了他一眼。
楚寻城立马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还被燕檀鄙夷了一番。
也是,在她那里什么时候有过“怕”这个字?
众人很快来到乾清殿,皇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高坐在龙椅上,睥睨群臣,威严不可一世。
魏江清也来了,身着国师官服站在百官前,一袭白衣如鹤立鸡群。
燕檀的一身杏色女装,在这个满是靛蓝官服的大殿里也是格外突出,皇帝一眼就注意到了她。
在常规的行礼参拜后,皇帝果然点到了燕檀。
“燕家女何在?”
因这一句话,宫殿里的官员们不约而同看向燕檀,眼神很收敛,但暗流汹涌。
“臣妇燕檀,叩拜吾皇万岁。”
燕檀站了出去,从容有度,举止合宜,完全叫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皇帝看了会儿,而后语调缓慢,话里有话的问她,“国师说需让燕家女官拜新国师,以镇国运。”
“对此你怎么看?”
他问的漫不经心,但话里却蛰伏着淡淡的杀机。要是一个回答不慎,脑袋从脖子上搬家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在场的大臣中,已经有人心里打鼓,捏了把冷汗。
燕檀却神色如常,淡定不改。
“承蒙国师厚爱,臣妇愧不敢当。”
“陛下仁德宽厚,励精图治,各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富而民强,此乃大国盛世之兆。又从谈何国本动摇,以臣女一介小女子之流镇国运?”
“皇上是九五之尊,真龙天子,臣女不过是会些玄黄术法的小臣之妻。君重臣轻,圣上若有用得到臣妇的地方,为了吾皇万岁与天下黎民百姓,臣妇必将鞠躬尽瘁,肝脑涂地又何妨?”
众大臣听完她的一番话,不约而同看向了长平侯,对他的老谋深算深感佩服。
这番话说得太过体面,就差没把皇帝捧到天上去。深谙为官之道的作派,他们不认为燕檀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妇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下意识觉得是长平侯指点了些什么。
结果去看长平侯,他脸上也是如出一辙的震惊。
原本提到嗓子眼的心,因为燕檀这番话稍稍放松了一些。怪不得自家夫人平时那么喜欢燕檀,确实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皇帝看到燕檀这副谦卑恭敬的姿态,心里更是神清气爽。
他对魏江清镇国运的说辞,早已心存不满。他一个当皇帝的,巩固不了江山社稷,还需要旁人助力不成?
到底谁才是这天底下最尊贵之人?谁才是当今皇帝?
眼下燕檀这番话,算是说进了皇帝心坎里。燕檀是他的子民,他想用就用,为自己卖命是当臣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皇帝心中暗爽了一番,面上却不露喜色,高深莫测的看向了其他人。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臣有话说。”
一位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大臣站了出来,手持着白玉臬,语气刚正不阿,“这燕檀虽懂玄黄之术,左右不过是个女流,怎堪国师大任?”
“何况她燕家刚出个燕曲欢祸害宫闱,皇上没有牵连燕家已经是大恩大德,仍可再重用燕家的女儿。谁又能保证她不是第二个燕曲欢?”
有人起了个头,立马有其他人紧随其后跟上。
“对,微臣也这样认为。”
“皇上,万不可立燕檀为国师啊。”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都是对燕檀的反对声。
楚寻城冷冷看着那群说话的大臣,这个,那个……无一不是四皇子派系的官员。
他们这伙人,究竟听信了谁的指使来质疑燕檀资历,已是再明显不过。
恰好这时,楚寻城对上了四皇子的视线。
嚣张而挑衅,就差没明晃晃表示:你奈我何?
小人得志。
楚寻城脑海中快速闪过这几个字,并不打算任由他和他的人这么嚣张下去。
楚寻城不屑一笑,懒散讥讽:“真有意思,诸位大人连《星象志》都背不全,倒有脸指点国师传承?”
“国师为国为民,你们一个个是为什么?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