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嘉祐三年,天下瘟疫盛行,百姓苦不堪言。为禳灾祈福,宋仁宗听从大臣建议,派遣洪信洪太尉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领了圣旨,一路浩浩荡荡来到龙虎山。这龙虎山气势非凡,奇峰罗列,古木参天,云雾缭绕间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洪太尉在道童的引领下,前往上清宫拜见住持真人。真人告知洪太尉,张天师在龙虎山顶的“伏魔之殿”修行,需太尉亲自上山恭请。
第二日清晨,洪太尉便在道童陪同下出发。山路崎岖难行,途中还遇猛虎和巨蛇,吓得洪太尉魂飞魄散。好在有惊无险,可道童却称这是天师试探太尉的诚意,让洪太尉心中又惊又恼。
终于到达山顶,洪太尉却不见张天师踪影。无奈之下,只得返回上清宫。真人见他未请得天师,便说天师己然知晓来意,定会前往京城做法。
洪太尉这才放下心来,在观中西处游玩。当来到一座名为“伏魔之殿”的建筑前,他见殿门紧闭,门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皮,上面写着“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
洪太尉好奇心顿起,执意要打开殿门看看。众道士苦苦劝阻,可洪太尉仗着自己钦差大臣的身份,强行命人打开殿门。
门一打开,一股刺鼻的黑气冲天而起,如群龙奔腾,瞬间冲破屋顶,首上云霄。黑气盘旋一阵后,便向西面八方散去。洪太尉和众道士皆惊得目瞪口呆。
洪太尉心中害怕,匆忙收拾行装返回京城。他回朝后,将龙虎山之行添油加醋地奏明圣上,却隐瞒了放走妖魔一事。
而那股冲天的黑气所化的一百零八个妖魔,纷纷投往人间各处。若干年后,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波澜。他们性格迥异,有的落草为寇,劫富济贫;有的在官场挣扎,有的在市井谋生。
其中,在山东郓城,一个名叫宋江的押司,仗义疏财,广结天下豪杰;在沧州,柴进大官人喜好结交江湖好汉,门客众多;在渭州,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出家为僧,法名智深;在阳谷县,武松打虎后成为阳谷县都头……
这些原本互不相识的人,因为命运的安排,渐渐走到一起。他们在梁山泊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汇聚了一百零八位好汉,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却始终无法将其剿灭。
随着梁山势力的不断壮大,各方势力也开始关注。江湖中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妄图利用梁山,而朝廷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主张招安,有人主张剿灭。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梁山好汉们也面临着抉择。他们到底是继续在梁山逍遥自在,还是接受招安为朝廷效力?而洪太尉误放的这些妖魔,又将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怎样的传奇结局?这一切都在那股黑气冲天而起的那一刻,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