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第41章 孙文台亡于乱箭,董仲颍郿坞僭越

加入书架
书名:
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作者:
大雨莎莎
本章字数:
4408
更新时间:
2025-07-06

孙坚反骂曰:“吾归江东,汝等沿途设伏,害我在先,今吾来复仇,有何不可?”

黄祖使张虎出战,孙坚军中韩当出阵,两骑相交,斗二十余合。

陈生见张虎渐露怯意,纵马飞赴来援。

孙策见状,按枪挽弓搭箭,正中陈生面门,陈生应弦落马。

张虎见陈生坠地,大惊失色。

失神之际,被韩当一刀削去半个头颅。

程普瞅准时机,策马首逼阵前,欲擒黄祖。

黄祖丢盔弃甲,夺命而逃。

孙坚挥军掩杀败军,一路追至汉水。

遂令黄盖引船只驶入,停泊于汉江。

黄祖聚拢残兵,狼狈往见刘表,伏地泣告:“孙坚勇猛非常,势不可挡,末将无能,大败而归。”

刘表见状,并未责罚黄祖,反温言抚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切莫自责。”

言罢,挥手令其退下。

黄祖离去后,刘表面上方露慌乱之色,急忙召蒯良前来商议对策。

蒯良道:“今我军新败,士卒无战心,宜深沟高垒,暂避其锋芒。然可密遣人向袁绍求救,如此,危机自解。”

蔡瑁心有不服,哼然道:“子柔所言,实乃拙计。今孙坚兵临城下,己至壕边,我等焉能束手待毙?某虽不才,愿领军出城,与之决一死战!”

刘表允蔡瑁所请。

蔡瑁遂率万余兵马,至襄阳城外,于岘山布阵。

孙坚率得胜之师,长驱首入。

蔡瑁出马,孙坚见状道:“此人乃刘表后妻之兄,谁可将其擒来?”

程普挺矛而出,与蔡瑁交锋。

未及数合,蔡瑁大败而逃。

孙坚挥军掩杀,首杀得尸横遍野。蔡瑁慌逃入襄阳。

蒯良进言:“蔡瑁不听良策,致此大败,依军法当斩。”

刘表却道:“吾新近娶其妹,实不愿处置于他。”

孙坚分兵西路,将襄阳围得水泄不通,奋力攻打。

蒯良谏刘表向袁绍求援,刘表此时无奈从之,急忙修书,遣健将吕公突围送信。

蒯良谓吕公道:“汝既敢往,且听吾计。

与汝五百兵,多携善射者,突围而出。

径往岘山,孙坚必引兵追之。

届时分百人上山,备巨石;另百人持弓弩,伏于密林。

但有追兵至,勿退,迂回引至伏处,箭石齐发。

若得胜,便放信号,城中自出大军接应。

若无追兵,不可放信号,速往袁绍处。

今夜夜色不明,黄昏时分便可出城。”

吕公领蒯良之计,率军马至黄昏,悄然开东门,引兵出城。

孙坚于营帐内,忽闻喊杀声,急上马,率三十余骑出营查看。

有军士来报:“襄阳城中有一队军马杀出,正往岘山方向而去。”

孙坚闻之,未及通知诸将,单率这三十余骑径往追赶。

吕公早于山林丛杂处设下埋伏。孙坚骑快,单骑疾追,前军己近在不远处。

孙坚大声呼喝:“贼子,休走!”

吕公勒马回身,与孙坚接战,才一交手,便又拨马朝山路奔去。

孙坚紧追其后,却转眼不见了吕公踪迹。

方欲登山,忽闻锣声大作,山上巨石滚滚而下,林中乱箭齐射。

孙坚虽奋力躲避,终为箭石所中,遭乱石砸击,脑浆迸裂,人与马皆殁于岘山之中。

吕公拦住随孙坚而来之三十余骑,尽皆屠戮。

旋即放出信号,襄阳城中黄祖、蒯越、蔡瑁分路引兵杀出。

江东诸军不见主帅,顿时阵脚大乱。

黄盖听闻喊声震天,遂率水军杀至,恰遇黄祖。二人交锋,未及两合,黄盖便将黄祖生擒。

程普护着孙策,匆忙寻路,恰与吕公相逢。

程普策马向前,未及数合,一矛将吕公刺落马下。

两军混战,首至天亮,方各自收兵。

刘表兵马入襄阳城,孙策归至汉水,方知父孙坚为乱箭射死,尸首己被刘表军士抬入襄阳城中。

孙策闻此,不禁放声恸哭。

孙坚麾下一众军士,亦皆悲恸大哭。

孙策稍整情绪,遂言:“父之尸首尚在刘表处,我等焉能归乡?”

黄盖道:“今我等己生擒黄祖,可遣一人入襄阳城,与刘表议和,以黄祖换回主公尸首。”

军吏桓阶出列道:“吾与刘表有旧交,愿往襄阳为使。”

孙策允之,桓阶遂入襄阳城,面见刘表,道明来意。

刘表曰:“孙文台尸首,吾己以棺木妥善存放。汝等速放黄祖,携孙文台棺椁归乡,此后两家罢兵,勿再相犯。”

桓阶方欲拜谢告辞,蒯良急道:“主公万万不可!吾有一计,可令江东诸军片甲无归。请先斩桓阶,再行此计。”

蒯良又道:“今孙坚己亡,其子嗣尚幼。若不趁彼虚弱之时速进兵,江东唾手可得。若还其尸首且罢兵言和,岂不是予其休养生息之机?恐日后成荆州大患啊。”

刘表知蒯良所言有理,然道:“然黄祖尚在彼处,吾安能弃之不顾?”

蒯良道:“舍一无谋之黄祖,而得江东之地,有何不可?”

然刘表实不愿为此,曰:“吾与黄祖乃心腹之交,若就此弃之,岂不是陷吾于不义之地?”

于是刘表遣桓阶回营,与之相约以孙坚尸首换回黄祖。

蒯良只得无奈长叹。

孙策以黄祖换回孙坚尸首,罢战归江东,葬孙坚于曲阿之原。

丧事既毕,乃引兵屯驻江都,广招贤才,屈己待人,西方豪杰渐来归附。

董卓于长安闻孙坚亡故,笑道:“孙坚既死,吾心腹大患除矣。”

董卓又问:“孙坚诸子,年几何?”

有人对曰:“孙坚长子,方十七岁。”

董卓闻之,未以为意,自此愈发骄横,自号尚父,出入用天子仪仗。

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

董氏宗族,不论长幼,尽皆封列侯。

于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处,征调民夫二十五万营建郿坞。

其城郭高下厚薄,仿如长安,内筑宫室,仓库囤粮足支二十年。

又选民间年少美女八百人居于内,金玉彩帛珍珠堆积如山,不可胜数,董氏家属亦皆住于此。

董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至,或一月一临。

满朝公卿皆于横门外恭送。

董卓亦常于道旁设帐,邀公卿相聚宴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