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的寒风愈发凛冽,裹挟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城市上空盘旋。洋洋所在的公司,如同许多在寒流中挣扎的企业一样,开始了大规模的业务调整和人员优化。坏消息如同冰冷的雨点,接连砸下。
起初是项目被砍,然后是熟悉的同事黯然离开。办公室里弥漫着压抑的紧张感,人人自危。洋洋虽然凭借能力和资历暂时安全,但他负责的核心项目预算被大幅削减,团队士气低落,前景黯淡。他变得异常沉默,下班时间越来越晚,回家后也常常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烟灰缸里的烟蒂不知不觉多了起来(尽管涵涵三令五申让他少抽)。
涵涵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变化。那个总是温和带笑、在她面前会流露出轻松甚至傻气的洋洋,像是被一层看不见的阴霾笼罩了。他依然会回应她的话,帮她拿东西,甚至在她抱怨工作时耐心倾听,但眼底深处那份沉甸甸的忧虑和疲惫,却瞒不过枕边人的眼睛。
一天深夜,涵涵被书房里压抑的咳嗽声惊醒。她起身走过去,轻轻推开虚掩的门。洋洋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指间夹着的烟己经燃了长长一截烟灰,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紧蹙的眉头和下颌绷紧的线条。桌上是散乱的报表和写满了复杂公式的草稿纸,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和焦虑的气息。
涵涵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走过去,拿走他指间快要烫到手指的烟蒂,按灭在烟灰缸里。然后转身去了厨房。
几分钟后,她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回来,轻轻放在洋洋手边。温热的奶香驱散了部分令人窒息的烟味。
“喝点热的,早点睡吧。”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没有问“怎么了”,也没有说“别担心”。
洋洋睁开眼,看着那杯乳白的液体上氤氲的热气,又看看涵涵在昏暗光线中显得格外沉静的侧脸。连日来强撑的堤坝,似乎在这一刻被这无声的关怀凿开了一道缝隙。他端起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掌心蔓延开来,紧绷的神经似乎松懈了一点点。
“项目…可能撑不下去了。”他声音沙哑,带着一种深重的无力感,终于说出了压在心头的话,“预算砍了一半,团队人心惶惶,甲方还在不断施压…感觉无论怎么努力,都像是在沼泽里挣扎,越陷越深。” 他苦笑着摇摇头,手指无意识地着温热的杯壁,“有时候想,是不是我真的能力不够?或者…选错了路?”
涵涵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没有急于给出安慰或建议。她只是拉过一张椅子,在他身边坐下,像一座沉默而稳固的灯塔,在风暴中为他亮起一束温暖的光。
等他倾诉完,涵涵才轻轻握住他放在桌上的手。她的手心温暖而干燥。
“洋洋,”她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语气平静而笃定,“你还记得我们刚在一起时,你跟我说过的话吗?你说,你看中我的,不是一帆风顺时的笑容,而是跌倒后爬起来的那股劲儿。”她顿了顿,目光清澈而坚定,“现在,这句话,我原封不动地还给你。”
洋洋怔住了,抬眼看她。
“项目会怎么样,我不知道。公司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涵涵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但我知道的是,我认识的洋洋,从来不是会被一次风浪就打倒的人。你记得你为了拿下第一个独立项目,熬了多少通宵吗?记得那次技术难题卡了半个月,你差点把头发薅秃,最后还不是被你啃下来了?”
她嘴角弯起一个鼓励的弧度:“你现在的样子,就像那时候,钻进了牛角尖,只看到眼前的泥潭,忘了自己手里还有桨,忘了自己有多能扛。”她捏了捏他的手,“能力够不够,不是现在说了算的。选的路对不对,也不是一次挫折就能判定的。我相信你,比相信明天的太阳还要真。”
这番话,像一泓清泉,缓缓注入洋洋干涸焦灼的心田。连日来积压的自我怀疑和绝望感,在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清晰的回忆面前,开始松动、瓦解。他看着涵涵的眼睛,那里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纯粹的信任和一种与他并肩面对风浪的坚定。这份力量,比他想象中更强大。
“可是…”洋洋喉头有些哽,“如果…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
“那就发生呗。”涵涵打断他,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说晚饭吃什么,“最坏又能怎样?失业?又不是世界末日。我们有手有脚,有脑子,还有这本——”她指了指摊开在书桌一角的日记本,“记录了我们从厨房烧焦的炒饭到月光戒指的日记本!它就是我们的小金库,存着我们的勇气和回忆,够我们重新出发一百次!”
她站起身,拿起那杯己经温凉的牛奶,又去厨房重新热了一下,塞回洋洋手里:“现在,喝了它,然后去睡觉。明天的事,明天再想。天塌下来,也有我陪你一起顶着。别忘了,我可是在警报器尖叫里都能笑出来的涵涵小姐!这点风浪,小意思啦!”
牛奶的温热再次熨帖着掌心,也熨帖着洋洋疲惫不堪的心。他看着涵涵故作轻松、甚至带着点“匪气”的笑容,那笑容像穿透阴霾的阳光,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沉重。是啊,他还有她。有她这份近乎盲目的信任,有她这份天塌下来当被盖的乐观,还有她递来的这杯永远温热的牛奶。这比任何成功的项目都更珍贵,是他真正的、不可替代的财富。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仰头,将温热的牛奶一饮而尽。一股暖流从喉咙一首流淌到胃里,也蔓延到西肢百骸。他放下杯子,反手紧紧握住了涵涵的手,力道很大,仿佛要将她的力量也汲取过来。
“好。”他重重地点头,眼底的阴霾散去了大半,重新燃起了一丝光亮,“听你的。”
那一晚,洋洋没有再去碰那些令人焦头烂额的文件。他洗漱完,躺在涵涵身边。涵涵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窝进他怀里,手臂环着他的腰,仿佛要用自己的体温为他筑起一道抵御寒冷的墙。洋洋紧紧回抱着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清香。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但在这个小小的、温暖的港湾里,风暴的喧嚣被隔绝在外。
黑暗中,涵涵轻声说:“明天,我帮你一起看看那些报表?虽然我不太懂,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说不定我这个外行能看出点新思路?”
洋洋的心被一种巨大的暖意和感激填满。他收紧了手臂,低声应道:“嗯。好。”
风暴或许尚未平息,但风暴眼中,他们紧紧相拥,互为灯塔,互为港湾。涵涵递来的那杯牛奶,她笃定的眼神,她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那句“我陪你一起顶着”,成为了洋洋穿越职业低谷最坚实的锚点和最温暖的力量源泉。而这一切,都将被写进日记的第六章,成为他们爱情航程中,共同穿越风暴、见证彼此韧性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