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尘语之照常走在台阶上,上面结了冰碴,他对一旁的侍卫说:“冬日路滑,命工匠铺设地毯,从大殿外首至宫门口……”
“恭喜三殿下啊。”来人是户部尚书赵煊,也是赵贵妃的胞弟,当朝国舅爷。
尘语之点头回礼:“谈何恭喜,不过是为父皇分忧而己。”
“哈哈哈,殿下年少有为,自然值得恭喜。”
尘语之笑笑:“您这是哪里话。”
又客套了几句后,二人才离开。
待尘语之回到秋霁宫,圣旨随后就到。
青陵举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尘语之,知书识理,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册封北狄十二州经略使,钦此!殿下快接旨吧。”
“谢父皇隆恩,父皇福泽齐天。”
云舒遥驾着马,拿着探子送来的密报,浓眉紧蹙,眼中尽是不悦:“经此一战,朝中对我们忌惮加深,派三殿下与阿霁来任这经略使,一是想试探我们有没有二心,二是将这北狄十二州经略使的虎符一分为二,不能让三殿下自己独起来,也不会让我们兵权过大,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给我封个王爷,徒有其名,但无实权,忙活大半生却做他人嫁衣,最后还得回京和那些个老狐狸斗来斗去,活像后宫争宠的妃子,唉。”
“爹,听闻这位三殿下向来性情冷淡,无甚好友,怕是不好相交。而且此后北狄你怕是不好踏足,打了一场胜仗,兵权却丢了一半出去,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这些将士们能吃饱饭了。”
从前送来的粮草里掺着石子黄沙,还有些生了霉,遍地黄沙有一半都是他们薅秃的,野菜草根他们都吃过。向朝廷递的折子也都石沉大海,这尘语之来边营,那些人应该不敢再偷天换日了。
“嗯,到时候我会把宴澈留在你身边,”云舒遥看着云霁,眼中满含泪光,“你己经及冠了,能撑起一片天了,我老了,确实也打不动了,我和萨满这个老朋友斗了半辈子,他到底还是败在我儿子手中。以后北狄,就交给你了。”
“爹……”
“快走吧,赶在明天之前看能不能到,你娘应该都盼着我们回家了。”
秋霁宫内,尘语之正盯着高高的宫墙发愣,刘公见他时常站在那里发愣,叹了一口气,熟练的回去拿了大氅给他披上。
“殿下身子不好,回去坐着也能观这雪景。”刘公看着尘语之长大,当时年幼的他被扔在冷宫,身边只有刘公,一个奶娘,还有他的生母,生了尘语之不久后,他的生母不知为何疯了,整日嘟囔着说这不是她的孩子,再过不久,这位妃子就死了,是皇后娘娘看他可怜,将他带在身边,抚养长大。
这宫墙说高也不高,一棵梅花树枝也能伸出。
可是这宫墙说矮也不矮,他用了十七年,才勉强可以窥见宫墙外的一角,外面的世界热闹非凡,熙熙攘攘,可都与他无关。
念及此处,他忽然像蔫了的花儿,沉沉地低下了头。
刘公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也知道生在帝王家,一切都身不由己。
晚膳过后,刘公冒着大雪急匆匆从外面赶回来,怀里似乎还揣着什么东西。
尘语之此时正在翻阅折子,看得头疼,揉了一下太阳穴,忽然感觉自己脚边有个毛茸茸的小东西,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只白花花的小狗,洁白无瑕,就像天上摘下来的白云一样。
“刚才在回宫的路上看见这只狗倚在墙边,瑟瑟发抖,老奴于心不忍,看它可怜,就将它带回来了,殿下应该会喜欢它的吧。哦,还有这个。”刘公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拿出一串冰糖葫芦,递给他。
虽然尘语之一如既往地面无表情,但是眼里却泛着光,他先将糖葫芦放在小几上,又双手捧着宝似的把这白球捧起,盯着小家伙舔着自己的手掌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殿下,给它取个名字吧。”
尘语之捧着小家伙,鼻尖相触,“就叫他云秋吧。”
翌日,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今日不上朝,玄甲军凯旋回京,需前去朱雀门迎接。
尘语之正在更衣,问了刘公一句:“沈靖回来了吗?”
“回来了,正在外面候着呢。”
“让他进来。”
“主子。”沈靖着一身藏青劲装,皮肤虽不如尘语之那样白皙,却也算不上黢黑。身形高挑,左侧脸有一处刀疤。
“我让你查的事怎么样了。”尘语之边喝着茶,边看折子。
“云霁年方二十,是家中独子,但有一堂弟,名叫云齐,在十七年前失踪,失踪之时还不到半岁。云齐生父云舒辽己经战死,生母查无此人,他的生辰是正月二十三,当日司天监见天降异象,对陛下不利。”
“正月二十三……若他还活着应与我差不多年岁,大煜十七八岁的少年数不胜数,一个个找只怕是大海捞针……”
“云家现在也在找这个孩子。”
“好,我知道了,你继续盯着云家,有什么动作立刻向我汇报。”
“是。”说罢沈靖抬脚就要往外面走。
“等一下,有件事忘了告诉你了。”
“您吩咐就行了。”
“随我去朱雀门迎接玄甲军。”眼底逐渐狠戾,“我倒要去会会这个云霁。”
玄甲军列阵朱雀门时,九重宫阙正撞响太平钟。三万铁骑沐着碎金般的晨曦,枪尖积雪折射出七彩光晕。
尘语之倚着汉白玉栏轻笑,他信手折下檐角冰棱,:"云将军的捷报压塌了兵部三张案几,"指尖轻弹,冰棱坠在云霁的鎏金马鞍上。
云霁抬眸望见尘语之腰间玉珏,距离太远看不真切。
朔风卷着细雪灌进甲胄。
他望着尘语之身后那袭月白狐裘,忽然想起去年江门长街惊鸿一瞥。彼时新科探花打马游街,尘语之倚着摘星楼雕栏轻笑,玉冠上垂落的明珠比春阳更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