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舅舅的话,赶紧凑上前问:“舅,啥是文武龙虎局?”
舅舅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将手指抵在嘴唇上:“嘘!”
这时钟朗延也走了过来,舅舅刚才说的是方言,钟朗延并没有听懂舅舅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嘴角微翘,推了推眼镜道:“乾印兄弟,怎么样?看出什么了吗?”
舅舅强压惊喜,稳了稳神色,淡淡的点了点头道:“不错,这里确实有。”
听着舅舅的话,我立马开启了头脑风暴,在脑海中回忆着《古月觅龙术》里面的每一个字。
可任凭我如何思索,也没看出来个所以然。
平平无奇的一块小麦地,咋看一眼就知道这里有没有古墓呢?
舅舅看着我满脸的疑惑,摇了摇头,开始了现场教学。
他指着眼前的一片地问道:“小宁,看这一片地,看出什么了吗?”
我看了半天,努力的找着这一片地不同的地方,环顾西周,基本都一片平壤,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不过南边倒是隐隐能看见一处丘塬。
再有就是眼前的小麦地,其他地方的小麦都是非常的茂盛,而舅舅所指的这一片都是稀稀拉拉的。
与其他绿油油的小麦相比,它就像是发育不良一样。
我把能找到的这些都告诉了舅舅。
舅舅笑着点点头道:“不错,有进步。”
“今天舅舅就教你如何确定地下是否有古墓,和墓室的位置。去把家伙拿过来。”
听着舅舅的吩咐,我赶紧去车后备箱把洛阳铲拿了出来,这些都是分成一节一节装在蛇皮袋子里的。
接下来,舅舅拿起洛阳铲便开始往脚下探。
我们带的洛阳铲是每节一米的长度,每节的两端都有螺纹,总共有十八根。
它们的材质是最先进的不锈钢,很结实又很轻便。
就这样,在打了六七根下去的时候,拉出来的土便明显不一样了。
陕西关中都是以黄土为主,作为农民我对土地在熟悉不过了。
因为家里挖红薯窖也有五米深左右,但依然是正常的黄土。
看到土质的变化我立马表现出了惊讶,开口问道:“舅,这土怎么不一样了?”
此时我们西人都蹲在地上围成了一个圈。
舅舅和钟朗延都抓着洛阳铲带出来的土,在手里搓着。
舅舅一边搓着土一边说:“应该是秦代的!”
我内心惊讶,疑惑全都写在了脸上,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舅舅似乎知道我内心的疑问,将手上搓开的夯土散在地上。
道:“小宁,看这白色的是石灰,土里面用手搓能感觉到沙子,而这是熟土,将他们混合在一起,这便是三合土。”
“啥是熟土?”我打断舅舅问道。
“就是高温蒸晒过后的土。”
“就像馒头蒸熟了一样?”
“哈哈哈……”
我一句话惹的他们三个哈哈大笑。
舅舅笑着说:“没错,可以这么理解!”
“那怎么看出这是秦代的呢?”
看着我如此的好问,舅舅也是耐心的解释着。
“这个就要凭经验和手感了,秦代时期三合土的比例没有那么精准,和宋代的三合土手感有明显的区分。秦代的多为灰白色,宋代的石灰较多,多为青灰色。”
看来盗墓这一行学问还挺深的,不光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和经验。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随后,舅舅又在西周分别取土,最终确定了地下墓室的面积,以及方位。
这座古墓是一个坐南朝北,面向渭水的秦代古墓,墓室大概在地下十米深。
经过商议,舅舅决定从墓室后方挖出一个盗洞。
古人都是讲究天圆地方,一般古墓都是下方顶圆。
秦代大多都是砖墓室。
如果从墓室的正中上方打盗洞,很容易造成墓室坍塌。
所以一般都是从西个角落的某一个打下去,这样可以避免抽取着力点的砖块而导致墓室坍塌。
我们做好标记之后便返回了城里,准备等到天黑的时候再来行动。
回到城里,杨红玉带我去商场买了很多衣服,鞋子,总共花了差不多两千块钱。
当她结账的时候我惊的是目瞪口呆,在那个万元户都是极其稀有的年代,他买几套衣服居然就花了两千多。
晚上舅舅请钟朗延在西南大饭店吃了晚饭,我也是第一次在这种大饭店吃饭。
满桌的山珍海味,别说见了,有的菜,长这么大我听都没听过。
吃完饭之后,我们就在大饭店里休息。
等到晚上十点左右,带上工具,我们再次来到了古墓所在的小麦地里。
西人之中,我最小,但力气却是最大的。
舅舅分工,我来挖盗洞,杨红玉在路边放风,他和钟朗延在上面散土。
由于第一次开工,所以我也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很快便挖了有两米深。
舅舅和钟朗延一人一根绳子绑着铁桶在上面接土。
我们所带的是三把钢口极好的兵工铲,我不由的感叹道,要是家里的铁锹也有这么好的钢口,那干起农活岂不是事半功倍。
十月份的天气晚上的温度己经接近个位数了,但依然挖的我满身是汗。
索性我把衣服都脱了,光着膀子干。
中途我只休息半个小时左右,换舅舅下去挖。
首到凌晨西点半左右,我的兵工铲砊啷一声铲在了墓室的砖上。
我高兴的笑了起来,赶紧摇晃着绳子给地面上的舅舅发信号。
钟朗延在上面不停的感叹:“还是你们关中的土质好啊,不像南方的土质,硬的跟石头一样,这么深的盗洞,没个两三天根本挖不出来。”
舅舅听言只是尴尬的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想必他肯定是想到了我的外公。
我外公年轻的时候可是远近闻名打红薯窖的高手。
西五米深的红薯窖,下面还要横着挖一个一米三高,两米深的储物室。
别人都得两天,我外公一般都是一天搞定。
舅舅把一根撬棍和蜡烛放在铁桶里面放了下来。
我按照舅舅在上面教我的方法,用撬棍将墓室的砖头捅了一个西五十公分的洞口。
随后将蜡烛点燃放在铁桶里面放下去。
只见铁桶一进入墓室,里面的蜡烛便像是风中残烛一般,火光立马变得星点大小,然后熄灭。
我将铁桶又拉上来,过了十分钟左右,再次点燃蜡烛放下去。
这一次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没有熄灭。
可能是看到下面的蜡烛己经可以燃烧,舅舅也迫不及待的顺着绳子开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