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世亲缘簿

第10章 寡妇10

加入书架
书名:
溯世亲缘簿
作者:
月上沙白
本章字数:
498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本来路就难走,他们行李还拿得死沉。我本来都不想说啥了,你看咱家的牛累得快吐白沫了!"

一听这话,原本没精打采的谢守山一下子精神起来,"牛没事吧?"

谢志军连忙点头,"没事没事,我怕它没力气,还把我藏的那颗糖化水给它喝了,就怕它身体不行,一下子塌了。"谢守山这才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好小子,知道心疼牛就行。"

谢志军有点不高兴,"爹,我说这么多,你就关心你那头老牛。"谢守山看儿子不高兴,立马开始忽悠,"哪能啊?我这不是一首听你说着呢吗?"

谢志军也没在意,挠挠头,"那——那些人就住在咱们这边以前的地主家里啊。那房子多好呀,青砖大瓦房,盖得三进的房子呢。给他们住,我老感觉像是自己家里的钱被人家抢走了,感觉特别亏,咱们自己村人都没享受到。"

谢守山吸了一口旱烟,"这有啥办法?你今天住进去,明天就要拉你去批斗。"

谢志军吓得打哆嗦,"哎呀,我再也不敢了。算了,不说了。”

却还忍不住嘟囔道:“那房子多好呀,这些知青住进去还是单人单间呢。真不知道他们是来帮咱们的,还是来这边享受的,叫我都羡慕了。"

村长抽他一巴掌,"你羡慕啥?要是咱家也是青砖大瓦房,再有几十亩地,你还能有现在的平静日子过?你看当年地主过得多惨呐,又是阴阳头,又是批斗的,你还想咋?"谢志军点点头,"也是,就像城里人说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是这样吧?"谢守山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

这时候谢大娘进来了,"哎呦,你们爷俩还叨叨啥呢?我把饭都做好了,志军呐,赶紧来吃。瞧你早上就出去了,我本以为你三西点就能把人接回来,谁能料到晚上才回来?也不知道你中午吃了没,早上就给你带了两个馍馍,本来想着让你回来没事的时候啃着吃,这下子首接成了你的午饭了。”

“我看早上你也没吃饱,真是瓜锤孩子啊,咋那么死心眼儿呢?不让人省心啊。没我你可咋办呀……"

谢守山听着她的唠叨,心想自己这儿子跟媳妇真是一脉相承,都是话唠。吃着饭,谢守山想到了什么,突然问:"哎,那群知青来的时候带粮食了没啊?"

谢志军想了想,摇了摇头,"他们带的都是一点现吃的东西,比如说家里人给蒸好的馒头。米啊面啊的,一点都没拿。"

谢守山吃着饭,皱了皱眉头,"哎,就跟公社里说的,先赊给他们吧。看他们细胳膊细腿的,都不知道能不能还得来啊。"

谢志军赞同地点点头,"就是就是,一个个的,哎呦,天呐——都瘦成竹竿儿了。咱们要是不赊给他们,他们都可能把自己个饿死了。"

谢守山有点想笑,但碍于在吃饭,还是没说什么。

自己这儿子,还真是有啥说啥呀。

一点儿都不掺假的。

自己平时也没少跟他说一些经验啥的,咋教了这么久还是个木头呢。

而这边几个知青也到了院子里,转着看了看,都很惊讶。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没办法才下乡的,毕竟家里孩子多,要是没有人下乡的话,说不定就被举报了,到时候说不定全家孩子都要下乡,还要下乡到偏远地方。

没办法必须有人要下的乡的情况下,不被疼爱的孩子率先被推出来。

但是他们本来以为只能住土坯房,睡土炕,还要一大堆人躺在一张炕上。毕竟这些年也有下乡的人,他们偶尔过年的时候回去,也说了乡下的日子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好,天不亮就要锄地,一天都要干很多小时的活。

回去的时候,原本一个个还算清瘦的身子,一下子变得跟皮包骨似的。

这下再也没人说要积极下乡啥的,都拼了命的想躲。

要么就是结婚,要么就是赶紧找钱、找人、找关系买临时工的工作。城里的工作一下子就抢手的不行。

他们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本来以为也是来过苦日子的,没想到别的不说,至少这房子比他们平时住的还好呢。

说句难听的话,因为孩子多,大多数都是几个孩子挤一间,倒是没想到下乡来了还能单人单间的住。

心里又忍不住产生一些期许,或许在这里会开启新生活,也不一定呢。

几人左转转右看看,很快就选定了房子,打算先住一晚再说。

这毕竟是第一批来的知青,村里还不是很有经验,只叫人把他们送到知青院,之后知道他们有吃的就没管了。

现在又不是冬天,也不用担心他们晚上冷不冷,会不会冻死。

现在随地卷个铺盖都能睡。

倒是省心了不少。

第二天早上,村子里一下热闹起来。

几个婶子凑在一块,聊得热火朝天。

一个穿着白色的确良布料的老太太吹嘘道:“哎呦,昨天晚上我回来的时候呀,就见咱们村拉回来的那几个小知青长得的嘞!天呐,人城里人吃啥长大的?咋就跟咱不一样嘞?”

旁边一个被叫做翠花婶子也跟着感叹:“谁说不是呢!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没干过农活,也不知道能在咱这待几天……”

有人好奇。

“你们在哪儿看见的?我咋没见嘞?”

那穿着的确良布料的老太太说:“我昨儿个是去看我闺女回来的晚才见上了,那时候你们估计在家呢。”

翠花婶子:“我早上路过咱们村之前地主的屋子,见有人在里边儿,我好奇的不行,从门口门缝里往里看。”

“哎呦,一群城里娃娃个个看着都是好后生啊。”

也有人起了心思。

“你说这些娃娃能嫁到咱们村里或者在咱们村娶媳妇不?”

穿着的确良布料的老太太嗤她一声。

“人家是城里人,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办法回去呢。”

“你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人有些尴尬,涨红了脸。

“我就是说说嘛,你那么当真干嘛?”

这边很热闹,知青院那里也热火朝天的忙起来,一派和乐景象。

几人从井里打了些水,匆匆洗漱过后围坐在一起。

昨天送他们来的村长儿子临走前交代,今天会有人来告知具体安排和劳作事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伙决定趁这会儿互相认识一下——昨天赶路累得够呛,实在没心思自我介绍。考虑到女知青可能腼腆,便商定由男知青先“打个样”。

最先开口的是个衣着补丁摞补丁的小伙子,他挠挠头:“我叫周明远,家里兄弟多,弟弟们还小,只能我先来……”

紧接着,其他知青依次介绍起来。

情况也明了起来。

这次来的一共五位男知青、两位女知青,分别是周明远,赵永刚,孙志文,李建辉,吴振宇,苏小柔,林雅琴。

其中两个女知青看着条件倒是比较好一些。

至于男知青中赵永刚和吴振宇看着条件比较好。

至于其他人都穿的灰扑扑的。

行李也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