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童氏商海巾帼的百年传承史诗

第十章 金脉纵横启新篇

加入书架
书名:
南洋童氏商海巾帼的百年传承史诗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596
更新时间:
2025-07-06

1989年3月12日,杭城西子湖畔彩旗招展,致新商业银行的成立庆典在云顶园区B座顶楼隆重举行。玻璃幕墙外春雨淅沥,却挡不住大厅内的热烈气氛——水晶吊灯下,各界政要、商界名流齐聚一堂,见证童氏集团在金融领域的又一重磅布局。

童诗涵身着银灰色高定西装,佩戴着曾祖母留下的翡翠项链,优雅地站在致辞台前。身后的全息投影动态展示着致新银行的全球版图:以杭城总部为核心,京城分行扎根政治经济中心,湘南分行承载着太奶奶家族的渊源,南山区分行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洛阳分行则连通中原腹地。"致新银行不仅是资本的枢纽,更是梦想的助推器。"她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响彻全场,"我们承诺24小时极速贷款到账,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项目具备潜力,最高可获30亿授信,最低也能得到1.5亿支持!"

台下掌声雷动间,老行长周正明缓步登台。这位曾执掌国有银行多年的金融界泰斗,虽己两鬓斑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在童董的邀请下,我决定在退休之年再燃热血。"他举起手中的紫砂壶,"致新银行将打破传统桎梏,用科技与风控双轮驱动,为创业者保驾护航!"话音未落,大屏幕切换至实时数据——开业首日,线上申请贷款的企业己突破千家。

庆典结束后,童诗涵在VIP会客室会见湘南分行筹备组。"行长,湘南当地企业对我们的快速贷款模式很感兴趣,但也担心风控标准。"负责人递上调研报告,"特别是涉及农业项目,周期长、风险高......"童诗涵转动着钢笔,调出堂弟刘强东的"京东农产品网"数据:"以京东的供应链为依托,结合卫星遥感技术监控农作物生长,再引入保险兜底机制。告诉他们,致新的风控不是枷锁,而是精准的导航。"

此时,南山区分行传来捷报。马陈术作为分行顾问,成功说服三家科技初创企业入驻云顶园区,并通过致新银行获得首批贷款。"诗涵,这些企业的技术太前沿了!"他在视频通话中难掩兴奋,"有个做无人机配送的团队,说要用我们的贷款在南山建测试基地!"童诗涵立刻联系马华腾:"让你的团队对接,把园区的智能物流系统开放给他们测试。"

夜幕降临,京城分行的落地窗外华灯初上。分行行长陈敏盯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申请20亿贷款,用于基因药物研发,这个项目风险极高,但潜在收益也足以颠覆行业。她拨通童诗涵的卫星电话:"童董,这个项目我们的风控模型显示成功率不足30%......"

"批准。"童诗涵的回答简洁有力,"致新银行不是普通的商业银行,而是风险投资的探路者。联系洛克菲勒家族的医疗基金,告诉他们我们愿意联合注资。"她调出二哥童浩然发来的密报——米国即将放宽基因技术的临床试验限制,这个时间点的布局,正是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

在湘南,刘强东带着团队回到老家宿迁。他们要在这里建立首个"京东-致新农业金融示范点"。"叔,这台设备能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刘强东向种粮大户展示智能传感器,"通过致新银行的贷款,您不仅能拿到设备,收成后还能通过我们的平台首接销往全国!"老农用粗糙的手抚摸着设备,眼眶泛红:"强子,这比俺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强太多了!"

深夜,致新银行的风控中心依旧灯火通明。数百台服务器嗡嗡作响,大屏幕上跳动着全球金融数据。童诗涵亲自坐镇,看着AI风控系统对每一笔贷款进行实时评估。当系统识别出一笔伪装成农业项目的洗钱申请时,她冷笑一声:"启动反追踪程序,联系国际刑警组织。致新的钱,一分都不能脏!"

此时,洛阳分行传来喜讯。通过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致新银行推出"古都复兴贷",为龙门石窟数字化保护、牡丹产业升级等项目提供专项贷款。童诗涵看着传回的项目方案,想起太奶奶生前讲述的家族往事——当年她的姐姐远嫁湘南,而今童氏的金融血脉,正跨越千里,在华夏大地织就新的传奇。

凌晨三点,童诗涵站在杭城总部的顶层天台上,俯瞰着被灯光勾勒出轮廓的城市。钱塘江波光粼粼,致新银行的LOGO在夜空中闪烁。手机震动,是老行长发来的消息:"单日放贷突破50亿,不良率0.1%。"她回复道:"这只是开始,明天召集全球分行长会议,我们要让致新的金融网络覆盖七大洲!"

远处,云顶园区的创业大楼依旧亮着星星点点的灯光。童诗涵知道,在致新银行的支持下,这些灯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时代的炬火。从江南水乡到中原古都,从科技前沿到传统产业,致新银行正以破局者的姿态,重新定义金融的力量,而童氏家族的商业帝国,也在这场变革中,向着更辽阔的疆域进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