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落在两人身上。
看到他们,首播间紧张不安的观众,顿时安心几分。
【呼,盗墓哥也在,还好,还好,有盗墓哥,我就放心了。】
【加一,看到盗墓哥,格外安心。】
【为啥?虽然说盗墓哥可能是修行者,但我还是感觉,嗯,妙缘禅师看上去更让人有安全感。】
【赞同,有妙缘禅师在,肯定没事。】
【呵,盗墓哥什么人,惯犯,呸,经验丰富的民间考古学者,如今的川府特别助理。】
【知道什么叫经验丰富吗?】
【我知道,就和电厂里面的老师傅一样,有没有电,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_-||,你们电厂老师傅是批发的吧,换的挺勤。】
两人对视一眼,而后一起向前几步,来到镜头前。
秦绾音看到王文,顿时安心几分。
她眼眸微转,快步来到王文身旁,做出采访的姿势。
只是~~~
她的肩膀几乎贴着王文的肩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些过于亲昵。
可秦绾音丝毫不在乎。
她暗暗吐了口气,而后面带微笑地看向妙缘禅师。
“禅师祖上与遗迹有一定关联,能不能为电视前的观众解释一下,当下这种异象是因为什么原因?”
妙缘禅师双手合十,神情肃穆,宝相庄严。
“阿弥陀佛。”
“根据祖师留下的记载,此处遗迹曾埋葬十数万人。”
“这只是祖师了解到的数字,事实上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亡魂被困多年,而今枷锁尽去,才有了眼下的异象。”
“但他们终究只是普通亡魂,被囚禁的可怜人。”
说到这里,妙缘禅师微微垂首,眼角滑落一行泪水。
他深深叹了口气:“阿弥陀佛,亡魂终究是阴物。”
“此时正值午时,阳气最盛。不消片刻,他们便会尘归尘,土归土。”
“官方选择的时间很好。”
“如果是午夜时分,阴气正盛之时,亡魂借助阴气很有可能酿造出无法想象的灾难。”
听着解释,首播间一片轻松之声。
【哦,也对,鬼哪里敢白天出来。】
【这些亡魂虽然被打破了束缚,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大白天。】
【没有了束缚,也没有保护,他们几乎相当于必死。】
【好可怜,我是爱鬼人士,有没有可怜的美女鬼想要找个家。】
【滚一边去,色鬼。】
【放屁,我他妈是做慈善。】
【我想起来了,很多神话故事,还有电影电视剧里都有说,鬼魂不能在白日行动。这么说,官方挑选的时间真好。】
【废话,你当盗墓哥是吃干饭的,人家可是经验丰富的民间考古学家。】
【这个时间,我估摸着是盗墓哥的杰作。】
【有可能,不过也未必。国家的实力这么强,肯定不止盗墓哥一个修行者。】
【对,说句不客气的话,科学发展,现在官方的实力放在以往任何时期,都是神话般的存在。】
【别说官方了,你普通人的手机放在古代,不也是神话传说里神仙才能用的手段。】
【这么说,修仙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如现代科技呐。】
【憨比,修仙和科技又没有冲突,哪怕神话故事有被夸大的成分,但修仙只要存在,一定能促进科技的发展。】
【打个比方,你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战斗机逐渐向无人化发展,因为人体的脆弱限制了战斗机的性能。设计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考虑怎么保护驾驶员,从而降低飞机的性能。】
【如果修仙真的存在,你可以想象大量终结者那样的超级战士出现在战场上。】
【他们能硬扛普通子弹,能单手提着加特林,能飞檐走壁,会是什么结果。】
【说得好,而且虽然目前还不确定修行者的力量,但最起码证明亡魂真的存在。】
【如果科学家死后还能以亡魂的形式存在,对科学发展的推动将无法想象。】
【我勒个黑心资本家,死了都要压榨啊。】
【艹,听你们这么说,我怎么想到一些很不好的画面。普通百姓以后不会活着要打工,死了还他妈要打工吧,真是生不如死,额,生死两难!】
秦绾音将话筒对准王文,看着逐渐逼近的血海,又向王文挪了挪脚尖。
丰盈的山峦紧贴着王文的手臂,几乎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
那种温暖,让秦绾音格外有安全感。
秦绾音道:“王先生,您认为异象可能会持续多长时间?”
王文凝视远方,平静道:“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不过阴山村的位置很特别,其中部分亡魂可能因为地势原因存活的时间更长。”
“未来三天都要尽量避免有人进入阴山村周边。”
“三天后,我们会清理阴山村周边情况。首到确保安全后,才会尝试打开遗迹通道。”
秦绾音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阴山遗迹太重要了。
关乎到国家未来的走向。
秦绾音道:“王先生是阴山遗迹的参与者之一,对阴山遗迹内部的情况有了解吗?”
“您有没有在古籍,或者其他资料中看到过关于阴山遗迹的记载?”
“张献忠建造这处遗迹,或者他挖掘这处遗迹,是因为什么原因?”
王文斟酌道:“我确实看过一些相关古籍。”
听到这话,妙缘禅师眉心微蹙,但很快舒展开来,好似什么都没有听到。
王文继续道:“张献忠是怎么找到这处遗迹,并加以利用,并没有相关记载。”
“古籍上只是提到,这处遗迹并非张献忠创造,可能来自隋唐时期。”
“张献忠找到这处遗迹,并加以挖掘改造,想要制造出不死的阴兵。”
“但很显然,张献忠并没有成功。”
“啊,不死的阴兵。”,秦绾音故作惊讶以右手捂住嘴唇。
同时,首播间也一片议论。
【我的神啊,难怪会有这么多亡魂,原来是杀人制造阴兵。】
【呵呵,从明末到清初,川府千里无人烟,你当史书上都是瞎说的。】
【不太清楚,明末清初川府有多少人口?】
【根据九州人口史推断,明朝万历六年,川府人口约为 310 万。万历年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有所增长,有说法认为当时川府人口接近 750 万。】
【但明末战乱频发,先是川西和贵州爆发 “奢安之乱”,后又有张献忠起义军入川,再加上清军入川作战,以及瘟疫、虎患等因素,川府人口急剧减少。】
【这么说吧,从张献忠入川到川府安定,足足用了】
【清初时期,川府人口降至谷底:到顺治十八年,川府人口锐减,有记载称仅约 50 万人。】
【也有说法认为川府仅 95 万余人丁,甚至有观点称清初川府全省剩余人口约为 60 万,成都只剩下人丁 7 万人,呈现出 “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 的荒凉景象。】
【康熙中期,统计的川府 “男丁” 仅一万出头,整个川府地区人口顶多 10 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