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征的日子逐渐临近,清河城上下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日夜操练,兵器的碰撞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工匠们则加班加点地打造武器、修补铠甲,炉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他们满是汗水却又专注的脸庞。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帮忙筹备粮草辎重,将一袋袋粮食、一捆捆草料整齐地堆放,等待着运往前线。
王猛、张武、赵虎等将领各自回到营地,挑选精锐士卒,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王猛看着眼前精神抖擞的五千精锐,大声喊道:“弟兄们!此番出征,我们定要让越甸知道我大乾儿郎的厉害!跟着我,首捣他们的都城,立下赫赫战功,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威名!” 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齐声高呼:“首捣越甸,建功立业!”
张武和李达科则在挑选两千禁卫军,这些禁卫军皆是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身手矫健、忠诚可靠。同时,林羽给张武的先登营补充到300。张武严肃地对他们说道:“此次任务艰巨而隐秘,我们要跟随王将军的部队且不被敌方发现,伺机而动。一旦行动,就要给敌人致命一击!都听明白了吗?”“明白!” 禁卫军们低声回应,声音虽不大,但透着一股坚定的决心。
赵虎站在高台上,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三千兵马的耳边回响:“诸位将士们,此次行军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要以风驰电掣之势穿插绕后,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庞,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战斗的渴望和期待。赵虎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行军速度至关重要,稍有迟缓,我们的计划就可能败露。所以,大家务必紧跟队伍,不得掉队!”
士兵们齐声高呼:“遵命!”声音震耳欲聋,显示出他们高昂的士气和决心。
赵虎看着这三千精锐之师,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要他们保持这样的状态,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取得胜利。
与此同时,张龙带领一队人马朝着西侧土蛮的领地进发。一路上,他心中思索着,如何顺利招降土蛮。当他们抵达土蛮部落附近时,张龙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先派使者前去沟通。使者向土蛮首领表明来意,称林羽主公仁义,若他们愿意归降,不仅能保证部落的安全,还会给予诸多好处。
土蛮首领听闻后,心中犹豫不决。一方面,他们深知林羽势力渐大,不归降恐有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又担心归降后会失去自由。就在这时,张龙亲自来到部落前,向土蛮众人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诚意。他与土蛮中几位勇士比试武艺,凭借高强的武艺轻松获胜,让土蛮众人惊叹不己。随后,张龙又详细阐述了归降后的种种益处,包括与清河城通商可以买粮食、学习先进的耕种技术等。
在张龙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土蛮首领终于被他的真诚和诚意所打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带领整个部落归降。这个消息让张龙欣喜若狂,他立刻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着手组建一支强大的蛮军。
张龙深知,要想让这些土蛮真正成为林羽的得力部队,不仅需要他们的忠诚,还需要提升他们的实力。于是,他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异族之乡”技能,对这些土蛮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和培养。
在“异族之乡”技能的神奇作用下,这些原本就勇猛善战的土蛮,对林羽的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视林羽为自己的领袖,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同时,他们的武力也有了显著的增长,变得更加强大。
张龙看着眼前这支新组建的蛮军,心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相信,在自己的精心训练和领导下,这支蛮军必将成为林羽麾下的一支劲旅,为他征战西方,立下赫赫战功。
而在清河城,黄仁为了筹备粮草,本以为要是绞尽脑汁。谁知道林羽每日都不知从哪里运来1000石粮食。黄仁只需加强对粮仓的管理,确保粮草的安全储存和运输。他深知,粮草是大军的命脉,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程宫也没有闲着,他开始着手制定占领越甸后的治理方案。他深入了解越甸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思考着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安抚百姓。他计划推行一系列政策,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开办学校以让越甸人归顺等,让越甸百姓尽快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从而真心归附清河势力。
终于,出征的日子到了。林羽亲自来到校场,为出征的将士们送行。他看着眼前整齐排列的大军,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一战将是他霸业之路上的重要一步,成败在此一举。他高声喊道:“将士们!你们是我林羽的骄傲,是大乾的希望!此番出征,定要旗开得胜,为我大乾开疆拓土!我在清河城,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必胜!必胜!必胜!” 将士们的呐喊声响彻天地,随后,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越甸进发。一路上,尘土飞扬,军旗猎猎作响。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越甸那边也己经得知了他们即将来袭的消息,正暗中布下重重防线,一场激烈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