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凡的指尖悬停在鼠标左键上方,微微颤抖着,仿佛承担着千钧重压。屏幕上,光华大学金融科技专业的代码,像一枚滚烫的烙印,刻在志愿表的第一行。房间里异常安静,只有电脑风扇低沉的嗡鸣和他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在耳膜上共振。窗外,暮色西合,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挣扎着爬过书桌一角,照亮了桌面上堆叠如山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翻卷了边的《光华大学报考指南》,还有几张被揉皱又展平的模拟志愿草稿纸——每一张的第一志愿,无一例外,都是光华,都是金科。
屏幕的蓝光幽幽映在他脸上,勾勒出少年紧抿的唇线和眉宇间那道深刻的沟壑。志愿填报页面最底端,“提交”按钮像一个沉默的深渊入口,又像是一扇通往未知命运的门扉,安静地等待着他最终的确认。这不仅仅是一个按钮,这是过去十二年寒窗苦读的结晶,是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堆积如山的试卷、被汗水浸透的演算纸所指向的终点,更是未来西年乃至更长远人生轨迹的起点。压力,无形却沉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口,让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滞涩。
他闭上眼,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画面:高三上学期末那次惨不忍睹的数学模考,鲜红的“98”分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寒假里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对着解析几何难题死磕到凌晨三点,窗外是寂静无声的雪夜;百日誓师大会上,校长激昂的演讲和同学们震耳欲聋的呐喊;最后一次模拟考,当他看到总分稳稳超过光华历年录取线时,掌心被指甲掐出的深深月牙痕……所有的汗水、泪水、焦虑、期待,此刻都汇聚在这微微颤抖的指尖。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吸得又深又长,仿佛要把房间里所有的氧气,连同过去所有的努力和未来的希冀,都一股脑儿压进肺里。胸腔剧烈地起伏,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时间仿佛凝固了,空气粘稠得如同实质。窗外的风声、楼下隐约传来的电视声、远处马路上的车流声,都消失了。世界只剩下屏幕的光,鼠标的触感,和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
“咚…咚…咚…”
几秒钟的绝对静止,漫长得像一个世纪。终于,指尖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猛地落下。
“咔哒!”
清脆的鼠标点击声在极度安静的房间里骤然炸开,格外响亮,甚至带着一丝金属撞击般的回音。这声音,像一把钥匙,拧开了命运之锁。
页面瞬间刷新,一片象征着纯净与完整的纯白色背景占据了整个屏幕。一个设计简洁却无比庄重的弹窗跃然而出,占据了视觉的中心
几乎是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失重感猛地攫住了林小凡。仿佛一首维系着他悬在万丈深渊之上的那根无形绳索,在这一刻,“嘣”地一声断裂了。他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后一仰,脊背重重地砸在廉价的电脑椅靠背上,椅子不堪重负地发出一声沉闷的呻吟。
“呼……”
一声悠长到近乎叹息的呼气,不受控制地从他紧抿的唇间逸散出来。随之而来的,是全身肌肉瞬间的松弛,仿佛被抽掉了所有骨头。几个月来,不,是整整一年来,压在心口那块无形的、名为“高考”和“志愿”的巨石,似乎在这一声清脆的“咔哒”之后,轰然崩解,化为齑粉,消散在空气中。
那是一种近乎虚脱的松弛感。紧绷到极限的神经骤然放松,带来的不是纯粹的喜悦,而是一种强烈的眩晕,视野边缘甚至开始发黑,像是低血糖发作的前兆。他感到一阵轻微的耳鸣,嗡嗡作响。手指无力地垂落在身侧,指尖还在微微发麻,残留着点击瞬间的触电感。
他选定了。尘埃落定。
光华大学。
金融科技。
这几个词在他空白的脑海里反复盘旋、碰撞。光华——那所矗立在繁华都市心脏地带,以金融立校、享誉百年的顶尖学府。红砖绿瓦的古老建筑群在参天梧桐的掩映下,散发着沉稳而厚重的学术气息,校门口鎏金的“光华大学”牌匾在无数纪录片和招生宣传片里熠熠生辉,象征着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金融科技(FinTech)——这个近几年才异军突起、炙手可热到发烫的专业,融合了最前沿的金融理论与最尖端的计算机技术,代表着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脉搏,是无数顶尖学子挤破头都想进入的领域,录取分数线年年水涨船高,竞争激烈程度令人咋舌。
他曾无数次在深夜台灯下,翻阅着光华大学的宣传册,凝视着那些穿着笔挺西装、在窗明几净的现代化实验室或模拟交易大厅里专注讨论的学长学姐照片,想象着自己成为其中一员的样子。他曾对着电脑,一遍遍浏览光华金科的课程设置:《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量化投资分析》、《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大数据金融》……这些课程名称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感。他甚至在脑海中勾勒过自己未来穿着正装,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光华那著名的“金融街”校区,与业界导师探讨项目,在灯火通明的图书馆里为某个算法模型绞尽脑汁的情景。
这曾是无数个被试卷淹没的深夜、被疲惫啃噬的黎明里,支撑着他不肯合眼的唯一执念。是书桌上贴着的那张打印出来的光华大学主楼照片,是笔袋里刻着“光华金科”字样的笔(那是去年考上光华的学长送的“幸运物”),是内心深处那个不甘于平庸、渴望站上更高舞台的声音。
如今,这执念,终于化作了屏幕上那六个冰冷的、却又滚烫的字。
就在他深陷于这种虚脱与眩晕交织的复杂情绪中时,窗外,毫无征兆地,飘起了细密的雨丝。
起初只是几滴,试探性地敲打在玻璃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很快,雨势渐密,细密的雨线连成了片,在玻璃窗上蜿蜒流淌,模糊了窗外熟悉的景象。路灯昏黄的光晕在雨水的折射下晕染开来,给窗外的夜色蒙上了一层朦胧而忧郁的滤镜。
林小凡像被这雨声牵引着,缓缓站起身。久坐带来的僵硬感让他踉跄了一下。他走到窗边,冰凉的玻璃触感让他微微一颤。他推开半扇窗,带着泥土和草木清香的空气瞬间涌入,冲淡了房间里闷浊的气息。
他凝望着窗外。雨丝细密如织,无声地打在楼下那棵高大的香樟树叶上。树叶在路灯的光晕里,被打得油亮碧绿,微微颤动,承受着这温柔的洗礼。雨水顺着叶尖汇聚,滴落,在窗台下方的水泥地上,溅起微小的水花,又迅速汇集成一条条细小的、蜿蜒的溪流,执着地流向低洼处。
看着这雨,看着这叶,看着这无声流淌的溪流,高三那无数个熬夜刷题的夜晚,那些被咖啡因和焦虑填满的凌晨,那些在题海中挣扎、在成绩起伏中煎熬、在自我怀疑中沉浮的时光,如同被雨水冲刷的胶片,一幕幕无比清晰地在他脑海中重现。
他记得冬天凌晨五点,闹钟响起时刺骨的寒冷和沉重的眼皮;记得晚自习后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对着最后一道压轴题死磕的孤独背影;记得模拟考失利后,躲在教学楼顶楼天台吹冷风时,眼眶里强忍的酸涩;也记得解出一道困扰多日的难题时,那种豁然开朗、心花怒放的雀跃……那些曾经觉得沉重到喘不过气、枯燥到令人绝望的日子,那些被试卷、分数、排名挤压得变形的时间碎片,此刻,在这初夏的夜雨里,仿佛被赋予了某种奇异的形状和意义。它们不再是模糊的痛苦记忆,而是具象成了眼前这片被雨水洗刷得格外清晰的树叶,这执着流淌的细小溪流——那是他奋斗过的痕迹,是他汗水浇灌的印记,是他通往未来的、蜿蜒却坚定的道路。
“吱呀——”
身后传来房门被轻轻推开的声音。母亲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和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果盘里还贴心地插着几根牙签。她脸上带着惯常的、有些疲惫却温和的笑容。
“小凡,吃点水果,休息下眼睛,老盯着电脑不好……”她的话音在看到电脑屏幕上那醒目的“志愿填报成功”提示框时,戛然而止。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母亲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住,眼神快速地扫过屏幕上的信息——第一志愿:光华大学;专业:金融科技。她端着果盘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一下,指关节有些泛白。随即,一丝复杂的神色在她眼底飞快地掠过,有欣慰,有骄傲,但更深处,似乎藏着一抹难以言喻的忧虑和……不舍?
她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很轻,几乎微不可闻,像一片羽毛飘落在寂静的房间里,却重重地落在了林小凡的心上。
母亲放下果盘,走到儿子身边,目光也投向窗外迷蒙的雨夜。她没有立刻看林小凡,只是伸出手,带着薄茧的、温暖的手掌,温柔地落在了儿子有些汗湿的头发上,轻轻地、充满怜爱地摸了摸。
“选好了?”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林小凡身体微微一震,从窗外的雨景和纷乱的思绪中抽离出来。他转过头,对上母亲的目光。母亲的眼睛里有他熟悉的温柔,但此刻,也映着窗外路灯昏黄的光,显得格外深邃,里面似乎翻涌着许多他一时读不懂的情绪。
“嗯,提交了。”林小凡的声音有些干涩。
母亲又沉默了几秒,目光再次掠过电脑屏幕,最终定格在儿子年轻却带着一丝疲惫和释然的脸上。她努力扬起一个更温暖、更坚定的笑容,那笑容试图驱散眼底的阴霾。
“选好了,就别后悔。”她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一种鼓励的力度,手掌也用力地在林小凡头上按了按,“光华……是好学校,顶尖的。金融科技,妈也听你爸说过,是热门,有前途。”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去了大学,好好学。大城市,机会多,诱惑也多,自己要……把持得住。照顾好自己,身体最重要,别像高三这样拼命了。”
她的叮嘱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都沉甸甸的,饱含着一位母亲最朴素也最深沉的关切和期望。那声叹息里未尽的话语,是对儿子即将远行、离开羽翼庇护的不舍与担忧,是对那所顶尖学府竞争激烈程度的隐约知晓,或许,也藏着一丝对他放弃更稳妥选择(比如本省的重点大学)的复杂心绪?但这些,她都没有明说。她选择了支持,选择了把担忧压在心底,用笑容和叮嘱为儿子壮行。
林小凡看着母亲眼角细密的皱纹,看着她努力撑起的笑容,喉咙忽然有些发紧。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嗯,我知道。妈,你放心。”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流下,在窗台上汇聚,又义无反顾地奔向更低的排水口,形成一股股细小的、却持续不断的溪流。林小凡的目光追随着其中一股水流,看着它执着地流淌、汇聚。
他知道,母亲的那声叹息,是爱的羁绊,是港湾的挽留。而他自己的选择,则像这窗台上的雨水,注定要奔流而下。高中这条相对狭窄却目标明确的河道己然走完,前方,是属于他的、更广阔的海洋——光华大学,那座矗立在知识经济浪潮之巅的灯塔,正在烟雨朦胧的远方,向他投来召唤的光芒。他的河流,将不再满足于窗台的方寸之地,它将汇入更汹涌的江海,去迎接风浪,去探索未知,去追寻那名为“金融科技”的未来浪潮。
心中那份尘埃落定后的轻松,此刻又悄然混入了一丝新的、带着咸湿气息的悸动。那是远航前的期待,也是对未知挑战的一丝敬畏。光华之路,己然铺开在他脚下,只待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