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第922章 电动车的起源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作者:
秋刀鱼的汁味
本章字数:
8584
更新时间:
2025-06-29

眼见杨振神情坚定,王川富便也忍不住说了实情,表示杨振所说的他都知道。

并且在电动汽车上,他其实也有信心。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根据这段时间造电动汽车的经验,他发现想要成功造出一辆足以商业化的电动车所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实在是太多。

要真想继续造,不仅所需要耗费的资金是天量的,便是时间那也是旷日持久。

没有个十年八年,怕压根就看不到什么结果。

“所以我才担心!”

“毕竟花这么多钱,耗费这么多的时间!”

“万一哪天杨总你撑不下去了,那咱们前期投入的所有东西,那可等于全都白费了啊!”王川富道。

“还以为你真是因为技术问题突破不了丧失信心了呢!”

“原来是因为这?”

听到王川富的话,杨振那是哈哈一笑,表示他手上有两个项目,一个是机器人项目,一个是无人机项目。

机器人项目就不说了,毕竟机器人项目主要是和漂亮家的波士顿动力合作,不光是他一个人出钱,并且成立的时间也还不算太久。

“但无人机项目可就不一样了!”

“毕竟无人机项目那可是和企鹅集团同时期成立的,并且从头至尾那可全都是我一个人出的钱!”

“可你知道结果如何么?”

说到此处,杨振故意顿了一顿,然后才笑道:“现在企鹅集团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企鹅扣扣上线了,浏览器,千度搜索,那也都分拆上市了,并且还授权给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发展……”

“虽说集团本身没有上市,但集团的估值,那也早就超过了万亿!”

“可你知道无人机项目这边的进展如何了吗?”

眼见王川富摇头,接下来的话不用杨振自己说,张璐便已经在一旁开始说了,表示无人机项目这几年投资已经砸进去了五六个亿。

但从项目成立至今五六年,项目那边还在做一些数据啊,动力啊之类方面的工作,至于无人机。

连样机都没拿出过一台。

“但这却一点也不影响杨总对项目的投入!”

“知道为什么嘛?”

看到王川富摇头,张璐笑道:“首先当然是因为无人机项目这几年即便是连样机都没造出来过一台,但在无人机基础搭建方面,无人机项目方面却已经出了不少成果,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对于这个项目,杨总对其的前景极其看好!”

“觉得只要能做成,那么这项目将来必然能成为在某些方面改变世界形态的项目!”

“所以即便我们这些股东在私底下也都提过反对意见,觉得不应该再这么砸钱,但都被杨总给直接否决了!”

说到此处,张璐看着王川富笑道:“连无人机这种未来适用场景都不明朗的企业,杨总都还能坚持这么多年,并且砸了这么多钱从来都没想过要放弃!”

“电动汽车一旦成功,应用前景那么明朗的项目!”

“你觉得杨总能因为砸的钱太多,又或者是时间拖得太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而放弃么?”

听到张璐的话。

这大半年来一直因为造车疯狂砸钱,但成果却遥遥无期的王川富那是长松口气,表示杨振要对电动车这么有决心,那他就放心了。

虽说面上劝王川富放心。

但在心底,张璐明显还是对杨振花这么大力气支持王川富造电动车一事心存疑虑。

也是因此,在送走王川富开车送杨振回家的时候,张璐依旧不忘提醒杨振,表示虽说杨振这么多年可谓算无遗策。

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那基本就无往不利。

但到底造电动车这事是一个科学问题,而非什么眼界问题。

再加上王川富最近老跟他提电动车相关方面的事情。

所以对于想要把电动车给成功造出来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他怕是比杨振了解的要多的多。

“再加上电动车即便是造出来了,相比于油车那也还有着很多很多天然的劣势!”

“就比如这充电问题怎么解决,又比如电动车这电池,在气候暖和的地方还好说!”

“可一旦到了气候寒冷的地方,那电池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看着满电,实际上跑出去或者没几分钟就没电了……”

说着这些,张璐便是忍不住的担心,表示在电动车这个问题上,他是真希望杨振还能多考虑考虑。

毕竟现在的汽车技术已经这么成熟。

有那在造电动车上花的钱,他感觉用来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即便是造出一款在性能方面堪比宝马奔驰之类的豪车来,那都未必没有可能。

完全没必要在电动车等这种前景完全不明朗的车类上浪费时间。

眼见张璐如此语重心长,并且话题还都算说到了点上。

知道张璐此刻说这番话,那怕也是深思熟虑,并且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意见。

向来对于自己的决定几乎都是安排下去直接便让下头的人执行,并不太爱做过多解释的杨振也难得的对张璐解释了几句。

表示支持王川富造电动车所需要花的钱,可能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从国外引进先进汽车制造技术。

并且最终的成果相较于油车可能还有着诸多压根就没发弥补的缺陷这些,他心里那是非常清楚。

之所以在这事上如此坚决,那是因为他有着多重的考量。

首先一点就是汽车产业问题。

汽车产业之于任何一个地方的意义,那可都不仅仅是说造出多少台,又能卖出去多少台的问题。

汽车产业的意义,更在于其背后的整个产业链条。

比如造车架的,造轮胎的,造轮毂的,以及各种产品配件。

这些东西,只要能打造出一款销量不错的汽车,那就等于是帮着国内建造了不知道多少条的或许是从原料开采到炼化到加工再到生产使用再到销售的产业链。

而在这些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或许都能存在着几家甚至是几十家工厂,而每个工厂里说不准就能给多少人提供多少个工作岗位。

“一旦成功!”

“你自己说说咱们到时候能给多少人提供上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说到此处,注意到张璐表情的杨振也不等张璐开口,直接表示张璐的意思他明白,无非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办厂,同样也能达到把整个产业链都留在国内,给国内的老百姓提供很多不错的工作岗位。

压根就没必要非得造电动车。

“但问题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但凡是有这么好的技术,人家都会捂死在手里,压根就不可能卖给咱们!”

“而那些愿意卖给咱们的技术,那基本都不可能是一些太先进的技术!”

“即便是这样的技术卖给咱们,怕国外的那些人也会在除了要上个天价的基础上,还得给咱们增加上重重的限制!”

“花那么多钱,受那么多的憋屈,最后却只能到手一个或许已经都被人家淘汰的技术!”

“且不说这钱花的冤不冤枉!”

“就说以这样的技术造出来的车,咱们除了用来坑自家人之外,还能卖给谁?”

说到此处,杨振顿了一顿才看向张璐道:“你总不能告诉我咱们这么辛辛苦苦的把车搞出来,那就是为了用来坑自己人,压根就没想过要卖到国外去,去挣洋人的钱吧?”

对于杨振这话,张璐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明显还没全服。

表示就算买回来的技术不可能是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到底是成体系的。

只要到时候肯多花功夫研究,那说不定就能从这些技术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旦如此,到时候自然就可以去国外挣大钱。

杨振闻言无语,表示汽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当下。

要是什么轻易就能突破的技术,怕那些洋人自己早就已经突破了,压根就不可能轮得到到他们。

真落到他们手里的,那都是硬骨头。

因而即便是最终能够突破,那最终所花的钱以及时间也未必就比从头到尾的搞电动车来的少上多少,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品牌知名度的问题。

就像奔驰宝马这些汽车品牌,那都是几十数百年才积淀下来的。

同样的汽车要没有什么划时代的突破……

即便是车再好,那怕也没有任何可能和这些几百年积淀下来的汽车品牌相比。

再加上现在的话语权还都在洋人的手里,国内崇洋媚外的思想又那么严重。

“想光靠着把车造好,就跟这些洋品牌相比,那是做梦!”

“品牌影响力没法跟人相比,那价格就不可能买的上去!”

“价格上不去,那整个产业链就都不可能挣得到什么钱!”

说到此处,杨振顿了一顿才看向张璐缓缓道:“咱们过去些年做衣服做鞋子做袜子之类,累死累活的也就挣点血汗钱,现在才开始学着造车了……”

“相信你也不想咱们好不容易才开始学着造车,却依旧只能跟以前做衣服做袜子做鞋子的时候一样,也是累死累活的去挣那么点血汗钱吧?”

因为也算是开工厂。

因而即便造的是摩托车而非是什么服装厂袜子厂之类,但对于工厂里那些打工仔打工妹每天有多辛苦,最后又才拿多少工资之类,张璐那是心知肚明。

也是因此,听到杨振的话,张璐脸色难看,却也不忘反驳。

表示他承认杨振说的这些都有道理。

“可你又凭什么觉得咱们只要造电动车,那就一定能好过引进技术造汽车!”

“只要成功了将来就一定可以轻松超过那些洋品牌的汽车,并且挣更多的钱?”张璐道。

杨振闻言淡淡一笑,表示他之所以这么肯定,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现在世界上压根就还没有什么电动车。

只要造出来,那自家的电动车在世界上那就是独一份儿。

“虽说都是汽车,但一个电动一个烧油,那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再加上电动车相比油车虽说有种种无法弥补的缺点,但也有很多油车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优点!”

“比如没有了发动机,电动车开起来肯定比油车要更安静,更平稳,因而舒适性一定会更强!”

“还有就是用电而不是烧油,会省下很多的燃油费!”

说着这些,杨振看向张璐,表示因为电动车新事物的特性,再加上还有这么多的优点,相信到时候无论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还是出于这些优点考量。

相信他们的电动车只要真能造出来,并且只要大差不差,那肯定就不愁卖!

“并且因为咱们的电动车最早造出来!”

“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以及根据技术基础更早进行迭代的优势!”

“倒是说不定就能将咱们的比雅笛电动车打造成电动车产业里的奔驰宝马保时捷……”

说到此处,杨振看着张璐嘿嘿笑道:“要咱们真能做到这点,到时候难道你还会担心咱们的电动车能卖不出去,挣不到大钱?”

张璐闻言点头,表示若真如此,他当然不会怀疑。

只是因为开惯了油车,因而即便是杨振现在说的再如何天花乱坠,他也很难想象将来的电动车能和油车相提并论。

听到这话,杨振忍不住的叹息一声,心说若非是亲眼见过将来电动车的时代。

他怕也很难相信电动车在有朝一日,能和油车相提并论。

只是这些话,杨振并未跟张璐明说,只是表示若有可能,其实他也不想这么铆足了劲的搞电动车。

之所以搞,那是因为没有办法。

“毕竟你只是搞摩托车,所以不清楚咱们国内现在在能源方面的状况有多紧张!”

“但我却是知道的!”

“毕竟咱们集团的名下可还有着远洋货运业务呢!”

说着过去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对于原油进口的数量那是节节攀升。

说到振东远洋在最初几年,那还是以矿石等等的运输为主。

但从最近两年开始,帮着国内进口原油就已经逐渐占据了振东远洋的半壁江山,并且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之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