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宝钗看来,贾盛烨还是太年轻了,战场上也极为危险,他去冒这样大的险也没必要。
“即便你父皇答应了,本宫也不答应,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在皇宫跟你父皇学治理国家的本事,打仗那是军人的事情,作为国之储君,你不需要去前线。”
这话说得肯定,也代表着她的态度。
贾盛烨闻言,脸色微变,他原本以为,只要贾琮同意了,那这事自然就好办了,却没想到最大的阻碍,竟然在薛宝钗这里。
恭敬地看了看薛宝钗后,低头说道:
“母后,儿臣知道您是怕儿臣会遇到危险,但父皇曾言,不经历风雨,儿臣永远都长不大。”
“虽说儿臣不需要去前线,但儿臣也该了解我华夏军人的威风,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作战的。”
“再者,这次对南洋的战略,父皇说了,十分重要,儿臣作为储君,立临前线,也彰显对此役的重视,更能鼓舞士气,使我方更容易获胜。”
薛宝钗向来通情达理,开明大度,可贾盛烨是她亲儿子,这种情况下,她也变得小心眼来。
盯着此时向自己讲道理的儿子,薛宝钗嘴角微微嗫嚅,她如何不知这些道理。
可做母亲的,如何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去冒险呢?
一时间,内心柔肠百结,眼眸低垂着,不说话。
贾盛烨见状,跪了下来:
“母后,您放心,儿臣只在后方观摩,绝不会去前线,他日,您定能替儿臣感到骄傲。”
说着,还给薛宝钗磕了三个头。
即便如此,薛宝钗也没有松口,盯着他道:
“我不会答应的,退下吧。”
贾盛烨抬头看着她:“母后……?”
“退下!”
见薛宝钗语气颤动,贾盛烨内心一惊,自他记事以来,自己这个母后向来都是雍容典雅,又很大的气量,即便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发怒。
而眼下,薛宝钗似乎生气了,贾盛烨不敢多说,起身恭敬行礼,退下了。
薛宝钗目送着他离开,手都在微微发抖,原本端庄大方的彻底没了,在了靠椅上,眼眸里闪着阵阵柔光和忧愁。
……
“盛烨。”
贾盛烨刚出薛宝钗宫殿没多远,就听有人叫自己,定睛一看,发现是自己的大姐姐贾依岚。
“大姐。”
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不过对于贾依岚,贾盛烨还是挺客气。
贾依岚带着一丝笑容,看着他:
“你真不错,竟然敢对母后提这样的要求。”
贾盛烨明白了:“原来大姐你又偷听了,若被父皇知道,定又要斥责你了。”
贾依岚却满脸不以为意,双手抱胸,看着他轻道:
“盛烨,你应该去找外祖母,说服外祖母,总比说服母后容易。”
这话提醒了贾盛烨,顿时双眼发亮:
“我怎么没想到,多谢大姐提醒。”
贾依岚眼底闪过一丝傲娇:
“不必多谢,谁叫你是我兄弟呢,另外,若真能出门,回来时,记得给我带好的东西,别像巧姐姐一样,带一些只能吃的土特产。”
贾盛烨哭笑不得:
“大姐,你若这么说,被巧姐姐听到,定要寒她的心了,我听说,她在乡下真是过着苦日子,一个月只拿五六百块钱,就这还补助给村民。”
贾依岚睁大眼眸:“是吗?那我有点佩服她了,按照她和父皇的约定,还得在乡下待两年。”
说到这里,看着贾盛烨:
“盛烨,我不明白,喜欢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如此吗?”
贾盛烨脸色微红,摇头:
“我不知道,父皇和母后从来没跟我说这些。”
贾依岚微微瘪嘴:“算了,有空我找巧姐姐亲自问问好了。”
说着,便和贾盛烨告辞。
贾盛烨目送她离开,对自己这个姐姐倒更多一番认知。
就在这时,见平儿领着几个人走来,看到他后便问:
“盛烨,你可看到你大姐姐?”
贾盛烨回过神来,行礼:
“见过贤妃娘娘,我刚还和大姐姐说话,她刚从那边走了。”
平儿眼底闪过一丝宠溺:
“还是你乖多了,不像你大姐姐,就像是没栓绳的野马,成日里到处乱跑,也不知你们姐弟谁是姐儿谁是哥儿。”
贾盛烨笑着回道:
“娘娘不必担心,大姐姐没您想得那么调皮,她不过是天性如此,况且,父皇母后对她也不曾苛责。”
听了这话,平儿一阵感慨,按理说贾依岚作为姐姐,应该比贾盛烨这个弟弟更懂事才对,可事实却是相反。
如今的贾盛烨,真是和年轻的贾琮十分相似,沉稳冷静,有着同年人没有的聪慧理智。
二人说了一番话后,这才各自散去,本想去找贾依岚的平儿,最终也作罢,来见薛宝钗。
来到淑月宫,平儿就发觉这里气氛不对劲,宫女们都低着头不说话,气氛颇为压抑,这让平儿很是惊疑。
“妾参见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来到正殿,看到薛宝钗坐在凤椅上发愣,平儿轻轻行礼。
薛宝钗惊醒过来,忙摆手:
“平姐姐客气,快坐吧。”
平儿坐下后,问道:
“娘娘,发生何事了?见你脸色不大好,可是身子不好了?”
薛宝钗微微摆手:
“不是,是盛烨,跟他父皇说,要去南洋参战,我心里着实不安。”
平儿闻言,跟着一惊:
“盛烨要去南洋打仗?这可不得了,他可是储君,怎可犯险?”
薛宝钗轻叹:
“正是如此,我是不同意他去,可是……”
说到这里,只剩轻叹。
平儿小心翼翼询问:“可是皇上同意了?”
薛宝钗看着她点头:“是啊,皇上同意了,不过,他却让盛烨来找我。”
说话间,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贾琮这是有意将压力推到她身上来,可作为母亲,她如何愿意看着自己儿子离开身边,去冒这般大的险,这是在给她压力啊。
平儿也很快明白了,当即劝慰:
“娘娘,臣妾以为,皇上定有说法的,娘娘别着急。”
说着,安抚劝慰了许多话。
薛宝钗听得安心不少,看着平儿感激:“多谢姐姐宽慰,姐姐今儿可安好?”
平儿回道:“多谢娘娘惦念,臣妾好着,娘娘要保重凤体。”
薛宝钗微微点头,主动和她说起一些琐事来,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等待夜晚到来,等着贾琮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