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独善其身

第389章 天下为公 人心难料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独善其身
作者:
望天外
本章字数:
4578
更新时间:
2024-09-11

目送三春姐妹离开,薛宝钗微微轻叹,看着贾琮说道:

“夫君,她们毕竟是自家姐妹,这么做是不是……”

说到这里,薛宝钗不好往后说了。

贾琮跟着轻叹:

“历朝历代,之所以难逃怪圈,其中重要的缘故之一,因为皇家就是最大的盘剥者,最大的地主。”

“说皇家代表整个地主统治阶层绝对不错,我既然想开万世之太平,就必须要打破这样的规律。”

说话间,贾琮眼底闪着光芒。

薛宝钗感受到他心中不安,不由跟着有着心颤,凝视着他,轻轻安抚几句。

贾琮望着她,轻轻摆手:

“说实话,我也没什么把握,毕竟开创新的时代,想要重新进行分配,就必然要将新起的那一批人打倒,最后连咱们皇家,也一样要被打倒,真正做到天下为公,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天下每个人的。”

听了这话,薛宝钗彻底默然,贾琮的主张,算是彻底打破了她以往的认知,让她一时间有点难以接受。

如果连皇家也要被打倒,那此前贾琮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以往每次改朝换代,都是经过流血,死亡多少人,才重归太平。”

“太平时代,想要打破这些高层的利益,更加不容易。”

听到这里,薛宝钗听懂了一点言外之意,瞪大眼睛看着贾琮,浑身微微颤抖:

“夫君,你…是打算……?可她们毕竟是自家姐妹啊。”

贾琮抹了抹脸:

“自家姐妹也是如此,希望她们能够看清楚形势,我已经给她们说清楚了态度。”

薛宝钗微微叹息,虽有些不解,不过作为皇后,还是无条件支持贾琮的任何主张。

……

嘉安郡王府。

贾探春从宫里回来后,便将贾琮说过的话,对自己丈夫窦金保说了此事。

窦金保闻言,神色大骇:

“皇上真是这么说的?”

贾探春点头:“确实如此,王爷,此事关系重大,皇上的意思也明显了,咱们郡王府也该收手了。”

“正如皇上所言,咱们这样的人家,家中的财富,足够几代人挥霍也挥霍不完,留一些给其他人。”

窦金保虽然没有跟在贾琮身边,但也经常听他父亲说起贾琮的脾性。

只要贾琮说了,事情必然会落实,绝不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

而且,就贾琮登基后的所为,也能够看出,贾琮的行事风格是怎样的。

贾探春又接着劝道:

“王爷,说句不好听的,皇上这是念在咱们是亲戚的份上,才好言相劝,换做其他人家,怎会如此告知,最多一句生硬的话。”

“若敢不从者,以皇上的脾性,必然会被打压至垮台。”

窦金保听了,微微点头:“王妃说的是,我明儿就去着手处理此事。”

贾探春见他听自己的劝,长松一口气,这样一来,她也不至于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正所谓风吹草动,嘉安郡王府率先抛售资产产业,引来了京中权贵们的猜疑,皆在想着,这上头又要刮起什么风了。

没过几天,京都日报,刊印了一篇名为《天下为公》的文章。

其中明确提到,先富之人,应该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理应放下利益,将一些资源让出来,给后边还没富足的穷人。

也一再强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绝不是某一家某一个人的天下,是为‘天下为公’。

文章署名为佚名,但大家都知道京都日报,就是原来的朝廷邸报演变而来的报纸,这篇文章,也意味着是朝廷,或者说是皇帝贾琮的意思。

此文一出,天下沸沸扬扬,绝大多数的人,自然还是鼎力支持的,毕竟作为普罗大众,能够保证得到公平的待遇,所有人获得同等的社会资源,自然再好不过。

唯有那些正处于顶端的人,看后只觉得如芒在背,十分难受。

正如贾琮所言,谁也不想眼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谁也不会嫌自己的钱多了。

挣一百万,还想一千万、一个亿,甚至更多更多…

贾琮的意思很明显,你们这些最开始富庶起来的一批人,也该知足了,该将利益让给还没富庶的人。

同时,那些从大众手中挣来钱财的企业和产业,有责任和义务回馈社会和大众,要承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财。

文章中也明确提出,如果有企业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财,那这家企业完全就是和大家的利益相反的。

天下为公的同时,也意味着,所有人共同进步。

……

京城一家新式茶楼中。

两个富商,正坐在窗前,一边饮茶,一边说着话。

“陈兄,你可看了报纸上的文章?”

“自然看了,郑兄,你怎么看呐?”

郑姓富商轻叹:

“今上这么弄,是在撅上层的根啊,也不知这些官老爷愿不愿让步?”

陈姓富商则道:

“今上的本意是好的,这么一来,大家都能富起来,也不会再有穷人。”

郑姓富商却道:“这么做未必是好事,大家都富了,谁来干苦力活呢?”

“另外,人性皆贪,谁敢保证,后富的人就能保持收敛?到时候,还不是和现在一样?”

陈姓富商轻叹:

“唉……这就不知道今上是怎么考量了。”

“说起来,如今这个世道,比之前朝已经好太多太多了。”

郑姓富商对此倒也认同:

“是啊,自从今上登基以来,咱们这些人都变得更好过日子里,虽说人力成本在增加,但大家日子过得还挺好,资产也在变多。”

“只是……眼下这篇文章一出,咱们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陈姓富商则摆手:

“郑兄别这么沮丧,依我看来,咱们这样的,应该不会受多大影响,大不了生意停摆不做了就是。”

“我想着,郑兄你也有着百万家资,一家人不必忧愁吃穿。”

郑姓富商则道:

“眼下确实是吃穿不愁,可总归担心老了,而且我儿子也不成器,不多挣点,还不知未来如何。”

这陈姓富商接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郑兄你考虑得太多了,若真能做到公平分配,此后咱们的子孙,不必像咱们一样累死累活的。”

郑姓富商听了,跟着微微点头。

像这样的对话,在京城中随处可见,社会快速的发展,造就了不少富人,而这一批人,也是最担心朝廷政策的变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