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文字说明:
视频结束后,屏幕上出现冰冷的文字:
受害者:林小雨(化名),15岁。
入校原因:父母认为其“早恋”、“叛逆”。
入校第43天,不堪受辱,于当晚从宿舍楼顶跳下,当场死亡。
“启航”与林家父母私下协商,赔偿120万元,要求签署保密协议。
对外宣称“学员意外失足坠楼”。
最终,对林家父母来说,女儿冰冷的尸体变成了银行卡上暖心的数字。
施暴者:王守强、李子彪(即王教官、李教官)。
华清的这段视频发布没多久,互联网便彻底沸腾。
之前的愤怒是出于对暴行的震惊和伪善的揭露,而这一次,是触及人性底线的、无法言喻的罪恶带来的灵魂震颤。
“畜生,禽兽不如。”
“枪毙,必须枪毙这两个人渣。”
“小雨……她才15岁啊!她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种地狱?”
“家长呢?签保密协议拿钱就完事了?你们的女儿啊!!”
“这根本不是学校!是魔窟!是性犯罪窝点!”
“@警方 立案!抓人!快!!”
舆论彻底失控,要求严惩凶手、追究“启航”所有人刑责的声浪排山倒海。
主流媒体跟进报道的标题都充满了愤怒:
《戒网瘾学校竟是少女炼狱?》
《15岁花季凋零,谁为“启航”的罪恶买单?》
女学员家长集体恐慌,无论之前是否支持学校,此刻都如同五雷轰顶。
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向“启航”,要求立刻接走女儿。
学校大门前哭声、骂声一片,混乱不堪。
短短数日内,所有女学员被家长接走。
焦头烂额的校长连夜发布声明,宣称对王、李二人的禽兽行径“毫不知情”、“深表震惊和痛心”。
并宣布己“立即开除王守强、李子彪等涉事人员”,“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同时声称己“聘请具有正规教师资格、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团队接手工作”,试图挽回一丝丝形象。
就在校长以为开除几个“害群之马”能稍稍平息众怒时,“真实视角”的致命一击精准到来。
这次没有视频,是几张图片和文字资料:
家暴记录:
一份模糊但能辨认关键信息的派出所调解记录截图,时间在数年前,报警人是校长前妻,事由是“被丈夫(即校长)殴打致手臂淤青、软组织挫伤”。
旁边附有校长前妻接受采访时的简短陈述:
“他脾气暴躁,控制欲强,喝醉了就打人…为了孩子我忍了很久,实在受不了才离婚。”
儿子犯罪记录:
一份少年法庭的判决书摘要(关键信息清晰),显示校长儿子(当时16岁)因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路人(数额不大但性质恶劣)。
被判进入少管所接受管教3年。
文字总结:
“启航”校长:张远亮。
对外标榜“重塑心灵”、“教育专家”
对内:家暴妻子致其离婚。
家教:亲生儿子因持刀抢劫沦为少年犯。
试问:一个连自己家庭都无法维系、连亲生儿子都无法正确引导的人,有何德何能、有何资格,去“教育”和“拯救”成百上千的他人之子?
“启航”的根基,从源头就是腐烂的。
这最后一击,彻底摧毁了“启航”及其校长最后一点残存的公信力。讽刺效果拉满。
“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家都管成这鬼样子,还开学校?”
“儿子抢劫犯,手下教官是犯、抢劫犯……这学校是垃圾回收站还是犯罪培训基地?”
“太讽刺了!自己儿子都教进少管所了,还大言不惭教育别人家孩子?”
“开除几个教官就想撇清?根子就在你这校长身上!”
“赶紧关门吧!别再害人了!”
校长绝望的声明和“聘请优秀教师”的承诺,在如山铁证和滔天民意面前,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男学员家长也坐不住了。
之前或许还抱着“男孩吃点苦没关系”、“能变好就行”的想法,此刻看到学校从根子上烂透。
教官是罪犯,校长自身难保,女学员们都全部接走了,谁还敢把孩子留在这个魔窟?
恐慌和后悔的情绪在男学员家长中蔓延,他们也开始涌向“启航”。
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下,警方正式立案,对王强、李彪发出通缉令,并对“启航”展开全面刑事调查。
教育部门勒令“启航”无限期停业整顿。
剩下的教官见势不妙,纷纷自谋出路,工作人员也迅速离职。
学校彻底瘫痪。
在失去所有学员、面临刑事调查和巨额潜在赔偿的情况下,“启航励志教育中心”的大门被贴上封条,这个建立在暴力、谎言和血泪之上的魔窟,终于宣告彻底倒闭。
当郑建国和吕秀英开着那辆银灰色面包车,再次出现在人去楼空、一片狼藉的“启航”门口接华清时,他们的脸上早己没有了当初送他进来时的“坚定”和“期望”,只剩下巨大的茫然、后怕和挥之不去的羞愧。
看着儿子过于平静地拉开车门坐进后排,夫妇俩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把华清送回了原先的初中,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的成绩居然来到了中游,不像以前垫底般的存在。
郑建国感慨道:
“看来戒网瘾学校还是有用的。”
几个月后,一个普通的傍晚,郑建国正就着花生米喝着小酒,电视里播放着吵闹的广告。
手机突兀地响起,一个陌生号码。
“喂,郑华清家长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过分热情、训练有素的声音:
“您好!我是‘新星励志教育中心’的关怀顾问小李啊!”
“听说您儿子之前有过一段‘迷茫期’?在‘启航’接受过初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