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三千七百四十二章 尽在不言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凤舞九天
作者:
诸葛不要太亮
本章字数:
4324
更新时间:
2025-06-07

叶林转达将军之言,已经令糜芳深信不疑,麯义将军的军令,则更让他安心。护卫贾军师,乃是重责,谁不知军师的地位?

说他是将军之下第一人,怕是无人质疑,张司徒也要稍逊一筹。

跟在贾诩身边,糜芳亲眼看见了,军师如何在三言两语之间,就让东海的世家,倾心投效,说不得他还要助力一番。

军中司马,不算什么高职位,但叶大将军如夫人的内弟,徐州糜家的二公子。糜芳在徐州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随着王越的“死间”之法,种种有关于贾军师的流言,喧嚣尘上。并州幽州好些,在这些地方,你传递流言,是跑不掉的。

徐州,则是相对最重之地,糜芳在第一时间,就劝兄长严查!拿下徐州之后,糜竺直接升任为徐州刺史,足见叶欢的信任。

“兄长,你听小弟说,将军气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贾军师更是信任之极,绝不在典韦将军之下,兄长不要犹豫。”

这是糜芳对糜竺之言,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晋阳待了数年,他也相信自己更看得清叶将军。重情重义,用在他身上绝不过分。

在糜芳及很多人心中,叶将军是英雄,纯粹的英雄,而不是枭雄!说句实话,叶欢是完美的符合,那种世家公子的形象的。

“兄长,不但要严查,还得亲自去军师之处,表明我糜家的立场。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那定是敌军制造的流言。”

糜芳的语气十分坚定,但并无咄咄逼人之意,对糜竺,他是十分尊重的。糜家族长的位置,他也从来没有觊觎之心。

糜竺然其言,这才在深夜与糜芳一同前来拜访贾诩。军师和将军之间,糜竺本来就有自己的判断,糜芳让他更加坚定。

府门之内等待了一会儿功夫,出来迎接的是军师身边的丁旺。

“使君,糜将军,军师本欲亲迎,但有重要书信前来,才派小的前来迎接,请使君和糜将军见谅。”丁旺的态度,极为友好。

“管家,这怎生说的,军师日理万机,此刻战局未了,自是以大局为重,却是劳动管家了。”糜竺一笑,糜芳立刻接道。

丞相家人七品官,这句话早就有了,贾军师之与叶将军,和丞相别无二致。且身在晋阳,糜芳更清楚叶丁和丁旺的地位。

便是何大公子和张二公子,对之都很是友善,更遑论他人。且二人行得正,坐得端,也给一众世家子弟,树立了榜样。

一番相见之后,丁旺便领着二人直往内院,贾诩则降阶相迎。

到了房中分宾主落座,此时暗二就不会在门前了,而是在军师身后肃立。除了丁旺,但凡有人接近军师,则必定如此。

“子仲,深夜前来,却不知有何要事?”奉茶之后,贾诩笑问。

“回禀军师,近日以来,有些流言在州中传扬,竺闻之,当要以雷霆手段对之。但恐军师另有安排,因此前来请教军师。”

“雷霆手段?”继续闻言一笑:“子仲打算具体如何?”

糜竺一抱拳,正色道:“追本溯源,首恶必诛,不管是谁。此刻战局未定,决不能让有心之辈,影响军心民情。”

“竺拟,让徐州府全力稽查,定要找出根源所在,绳之以法。”

贾诩闻言点点头,道:“此乃州中之事,刺史所为,当也!需要贾某如何配合,刺史也不需客气,军中亦可助之。”

说话间,贾诩的目光在糜芳面上一扫而过,若有所示。

后者会意,立刻起身行军礼道:“军师放心,芳会率麾下士卒,全力协助刺史追凶,不可让这些魑魅魍魉,颠倒黑白。”

“哈哈哈哈……”贾诩闻言抚须一笑,颔首道:“子方将军与武院之处,名列前茅,如今回到故乡,恰是大展拳脚之时。”

糜芳听了,心中一阵舒畅,兄长做了荆州刺史,那镇军将军之位,是不会轮到自己的,但有贾军师此言,他的前途,立刻顺畅。

“多谢军师,芳定会听军师吩咐而行,全力以赴。”

贾诩点点头,起身到了木架之前,糜竺糜芳都跟了过来,军师伸手,一副地图便挂了下来,二人一见,顿时双眼微微一眯。

尤其是糜芳,身在军中,地图和沙盘是必须要熟悉的,否则别说司马之位,就是军候都不合格,图中,恰是荆州战局。

红色线条代表的是长公子领军的定边军,蓝色则是曹军。糜芳看的很是仔细,在那些线条进进退退之间,揣测战局巧妙。

“子仲,子方,长公子领军,巧设战术,逼迫敌军乐进之青州营,李典之陈留营及许褚虎豹骑决战,并与敌重创。”

贾诩右手点指其中,侃侃而言,为二人解释着。糜竺听了,目有兴奋之色,糜芳则是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身姿挺拔。

身在军中,早就形成了下意识的反应,哪怕不是自己的部属,友军的胜利,也能令他们兴奋不已,并对同袍表达敬意。

“军师,长公子如此,亦是名师高徒,可喜可贺。”糜竺欣然道。

贾诩一笑摇头:“此乃长公子家学渊源,天生之将才,这战阵之事,诩却教不得那么多。此战,皆是公子厚积薄发之果。”

言语谦逊,但在糜竺和糜芳眼中,军师一旦提起长公子,整个人都是轻松的,那种赞赏之意,溢于言表,丝毫不加掩藏。

“子仲、子方……”贾诩再度出言,恢复了正色:“以主公之语,纯以军论,乃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之际,然则……”

“主公以天下苍生为念,不欲大汉百姓,过多经历战火。因此往后一段时日,必然还是对峙之局,但敌军,已然是必败之势。”

“军师之见是也,若论爱民惜民,竺从未见有如大将军者。”糜竺欣然接道,不但是此次青州真在,更有前番徐州之事。

他是亲历者,自然知道,叶欢在此,绝非是沽名钓誉之人。而军师此言,亦是在给他传递一些信息,尽在不言之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