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欢的长处,有很多,这一次,典韦用的是,口才!
舌灿莲花,三寸不烂之舌,辩才无碍。这些形容词,你放在叶欢身上,反正绝不过分,当然,你说他忽悠,也对。
这还要从典韦率军进入蜀中,追击董卓军说起。
名气这个东西,在汉末是格外的好用,那时候没有什么媒体和自媒体,名声的传递只靠口口相传,出名之人皆有过人之处。
叶欢的名气有多大,绝对是大汉级别,除了定边叶郎天下无敌,叶家六世三公满门忠良之外,不要忘了,他还纳了秦思。
有那么一段时间,叶大公子可是蜀中世家的“公敌”!而作为叶郎麾下第一勇将,前者又不遗余力的宣传,典韦丝毫不弱。
蜀中,向来是个多民族融合之地,就在刘焉担任益州刺史之前,益州的治所还在雒城,正是前者治下和睦,才移到了成都。
老子英雄,儿未必是好汉,汉末宗亲之中,刘焉算是很有眼光韬略之人。但刘璋,似乎没有继承到父亲这方面的基因。
他能放权,会用人,但刘焉之后,异族关系,并无其生前和睦。
典韦率领定边军到来,改变了这一点,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百合之师,祭祀玲珑,叶欢这么称呼她,与后世同名。
在她的安排之下,南蛮帮着定边军,亦是典韦能在稳定蜀中的同时,迅速击溃董卓西凉铁骑的原因,自要表达谢意。
大汉之人对异族,是有偏见的,尤其是在有了一汉抵五胡这个说法之后。很多时候,你甚至不觉得自己有偏见,却实际存在。
就如同曹操始终不能理解,他纵然和叶欢一个做法,士卒却更敬重叶欢。就因为勇武?还是叶大公子口中的高富帅?
高,帅!是事实,出自叶欢之口,更多是一种调侃。真正的原因唯有他清楚,来自后世的他,比任何人都能公平待人。
乌桓一众大头领,匈奴一众首领,为何能与叶欢极为和睦?强大的确是基础,他们在叶欢那里,往往能得到真正的尊重。
没有高高在上,兄弟就是兄弟,敌人就是敌人。看不对眼,骂上两句,打上一架,和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那种感觉极好。
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叶欢,在匈奴乌桓一众首领心中,没有了。
典韦不是什么世家子弟,和叶欢在一起深受熏陶,加上他天神一般的勇武,豪爽的性格,让他很快就赢得了部落首领的尊敬。
可能刚开始,他们还是听从祭祀之命,多少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但见识到典韦的待人与气势勇武之后,都是真心的佩服。
篝火晚会,荒野会盟,典韦将军喝醉了,但在他倒下之前,南蛮部落最能喝的八个大头领,已经全部倒下了。
其后,典将军的鼾声如雷,传遍营帐,更令异族觉得天神下凡。
战神叶欢,恶魔典韦,之前如雷贯耳的是传言,今天却真正见到了典恶魔的威势,见识到了他的那份亲热,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对玲珑,典韦尊敬有加,除了上乘的素质之外,也因为对方是将军看重的人。喝酒之前,他也转交了叶欢送给南蛮的礼物。
厚厚的两卷书,内中记载着大汉的先进农耕桑植和狩猎以及医学等各个方面的经验,尤其农耕桑植,都是南蛮所渴求的。
没有任何废话,不提任何条件,典将军先行表达诚意。言语之中,也对南蛮的勇武,称道有加,言其战力,不在乌桓精锐之下。
得典韦将军此语,那几个被他揍得鼻青脸肿的“勇士”,也挺起了胸膛,面上有光。对,我挨揍了,可揍我的,是典韦啊!
鼻青脸肿?别意外,和异族相处,那是一种常规模式,叶欢典韦对此门儿清,他们的性格,就是好斗,但更崇拜勇者。
三寸不烂之舌,在此比不上一对铁拳,打一架,比什么都管用。
声名在外,总需眼见为实,对敢于挑战自己的勇者,典韦是欣赏他们的勇气的。将军说过,尊敬对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到他。
“尊敬对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倒他,将军说的。且你们都是勇士,典某相让,岂不是看不起?一时无法控制,还请见谅。”
三寸不烂之舌,对异族而言,比不上一对铁拳。但在一对铁拳建立威风之后,话语就会更有感染力,一席话,人人点头。
鼻青脸肿的就更受用了,典将军夸我勇敢,他控制不好,是因为我的实力强,足够了。挨打才开心,与此时,便不足为奇了。
表达谢意,传递给南蛮先进的经验,典韦做的不止于此,更亲自带着虎卫军士卒,和蛮族百姓一同开荒,气氛是水融。
这一幕,被南蛮众人看在眼中,对典将军的敬重,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同样,胡羌之人,也看到了,他们亦会羡慕。
平时还可能受不了汉人官员的文人气质,但典韦将军显然不在此列。这不,典将军就算拒绝别人,也不会让你心里难受。
“兄弟,咱们将军,帮的是大汉子民,你看看匈奴,乌桓,八羌,谁不是大汉部属。我想帮你,但军令,是不会容情的。”
直来直去,毫不掩饰,典韦的话语,充满光明磊落的感觉。
便是蜀中官员见了典将军的座谈立议,亦是心中佩服。对异族可以,对蜀中名儒或是前辈,典将军是格外的谦恭知礼。
当世无敌的猛将,也是一个翩翩君子,也就是长得不太像罢了。
“嗯,典韦将军说的是,我们都知道,定边军军纪森严,那将军可否为我等引荐叶大将军,我等也可往晋阳去……”
典将军闻言,正坐一番斟酌之后方道:“可以,韦当亲自为各位做书,但你们也要知道,觐见天子和大将军,必定要……”
“将军放心,我们会请单于之子亲自前往,也会备足礼物,金银美女,奇珍异兽,绝不会损了,大将军和天子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