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全家穿五零,一起奋斗

第70章 试验成功 。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全家穿五零,一起奋斗
作者:
指尖月
本章字数:
4010
更新时间:
2024-11-12

“孙同学不愧是我们学校的小天才啊,脑袋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好用多了。”在看完设计稿之后,农用机械制造专业的教授看完电渣重熔的设计图后,颇为感慨。

除了这位教授,还有其余几位教授也是很多夸赞孙万宇的话,给孙万宇夸的不好意思了,就说了一句。

“教授们,我也是偶尔灵光一现,并没有多么的厉害,你们别夸了,再夸的我就要上天了!”

“孙同学,虽然谦虚是美德,但是也不能过于谦虚啊!”黄校长也来了,目光带着赞赏:“你这回也是立了大功啊,把这个技术上报上去,组织上会好好奖励你的。”

这个电渣重熔技术,国家在解放前就开始研究了,一直没研究出来。

孙万宇花两个月就把这个技术研究出来了,这简直就是天才。

电渣重熔这个技术可以直接带动整个冶金行业技术提升,孙万宇经常说自已不是天才,那还是太谦虚了!

在冶金部廖部长和工业部的部长来了之后,看了设计图纸,因为这个电渣重熔需要大量耗电,廖部长把实验这个技术的地方放在第三轧钢厂,因为第三轧钢厂旁边就是发电厂,而且如果实验成功的话,确定建立电渣重熔的车间,那肯定是先在第三轧钢厂。

因为是孙万宇研究出来的技术,冶金部的廖部长还任命他是总工。

总工就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了,像是技术研发和技术管理都是总工在负责。

这么重要的项目孙万宇也不敢含糊,每天在家里吃了早饭,就往第三轧钢厂赶了。

不过,因为怕孙万宇年纪小没什么做总负责人的经验,上面还是派了个人在旁边带他,帮孙万宇熟悉。

电渣重熔的炉半个多月,这段时间在忙这个项目的工人每天差不多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忙活,但是没一个人喊累的,脸上还洋溢着热情还有坚定的神色。

电渣重熔炉是圆柱状的,这种形状的炉子有利于内部热量的分布,还有熔渣的流动。

在炉体的侧面还有一个夹持装置,这个装置是用于固定和夹持电极用的。

在炉子出来后,车间里聚集了很多工人,为首的就是冶金部的部长,还有工业部的部长。

此时 ,他们都在紧张的看着这个两米多高的炉子。

因为只是做实验,轧钢厂就做了小型的电渣重熔炉。

在看到炉子做出来后,廖部长就让电工科的孙志辉亲自带人做生产前的检查工作,十分的繁琐。

在做电渣重熔炉子的这段时间,现在孙志辉部门的人都知道孙万宇是他儿子了,平时一个劲的夸孙万宇,还跟孙志辉取经,问怎么样才能培养这么优秀的儿子出来?

孙志辉面对这样的问题,都是回答这都是儿子自已学习的,天生脑瓜子比较聪明,如果有对自已家儿子不满意的话 ,趁年轻可以再生一个,要是年纪大了生不了,那就认命吧,接受孩子的平庸也是一件好事。

孙志辉的话气得很多工友都想打他,但是孙志辉是部门领导,打是肯定不能打的,只能气呼呼的回家去。

在孙志辉带着电工科的工人检查完供电线路,电气接头,变压器,电极供电装置,还有电极升降系统,结晶器,渣池搅拌装置和水冷系统的时候,就让工人放置渣料。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孙志辉朝孙万宇点了点头。

孙万宇跟廖部长说:“廖部长,电渣重熔的炉子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了。”

“那就开始吧。”

廖部长发话,开始专注地盯着炉子。

孙万宇也摁了开关按钮, 很快,电渣重熔的炉子就开始启动了。

“那开始吧。”廖部长的一声令下,孙万宇就开始的按钮。

随着电源的启动,电极与渣料之间产生了电弧,在高温下,渣料开始发生融化。

因为这种小型电熔渣炉渣池精炼也要一到三个小时,在精炼之后,还要铸锭凝固,在铸锭凝固冷却之后,还有做最后的去除残留的渣皮。

整个过程花了差不多九个小时,因为是一大早就开始实验的,完成时已经天黑了。

在拿到铸锭之后,一位老教授又开始了质量检测 。

在老教授开始检测时,试验车间里的人都没有说话,紧张地等待着完成。

在半个小时之后,老教授就放下手里的工具,神情激动地说:“我们成功了!”

这话一出,实验车间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现场很多人都是教授或者是轧钢厂的工程师,或者是干部。

“孙万宇小同志,我代表国家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没那么快掌握这个技术。”

廖部长拍了一下孙万宇的肩膀:“你研究出这个技术,给我们省了很多年的时间。”

“是啊,孙万宇同志,这个技术目前也就毛熊那边也是刚研究出来没多久,要知道之前他们研究这个技术已经好多年了啊,这个技术可以让我们国家工业化进一大步。”季部长也说道 。

“廖部长,季部长,你们过誉了,这段时间大家也为这个项目努力,功劳可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伙的,要是没有大家都共同努力,我的一些想法根本不可能会创造出这个大家伙。”

孙万宇连忙说。

这番话让周围人都增添了不少好感,就连杨厂长都向孙志辉投去羡慕的目光。

小小年纪就能研究出让国家工业进一大步的技术,还有不居功自傲且谦虚,真是个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

“孙万宇小同志,你的付出大家都看的见,不用谦虚,这个技术能研究成功,你是头工,组织上会感谢你的。”

廖部长跟孙万宇说完之后又扭头跟季部长说:“老季啊,既然数据和成品都做出来了,咱们也赶紧去跟上报吧。”

“好。”季部长连忙应了一声,然后就收拾好数据资料和那个铸锭走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