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归来:嫡女携祖宗们纵横天下

第十章 太祖化身入书院

加入书架
书名:
太庙归来:嫡女携祖宗们纵横天下
作者:
爱吃熏猪肚的金桑君
本章字数:
3126
更新时间:
2025-04-24

太祖皇帝心怀黎庶,目光如炬,洞察到边防隐患背后盘根错节的复杂局势,深知仅凭白清月与萧承煜二人之力,恐难以扭转乾坤。为从根本上增强国力,稳固边防,他毅然决定亲自出山,力挽狂澜。

太祖精心易容成一位老学究,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质地虽简却不失儒雅,头戴方巾,手持书卷,俨然一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模样。他悄然混入京城那所颇负盛名的书院,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悄然无息却又暗藏波澜。

书院内,年轻学子们正围绕治国之道,展开热烈激昂的探讨。太祖寻得一隅角落,悄然坐下,静静聆听着学子们的高谈阔论。待众人的讨论稍作停歇,他缓缓起身,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老夫近日反复思索,当下边防之困局,或许可从‘兵民一体’之策入手,寻求破局之道。”

学子们听闻这一新颖独特的理念,纷纷投来好奇而探究的目光。其中一位学子起身,恭敬问道:“老先生,敢问何为‘兵民一体’?还望先生不吝赐教,详述其详。”

太祖微微一笑,神色从容,不紧不慢地说道:“所谓‘兵民一体’,便是让百姓于和平之时,安心务农,耕耘土地;而一旦战事爆发,则能迅速转换身份,投身军旅,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如此举措,一则国家无需耗费巨额钱粮,用以维持庞大的常备军;二则百姓出于保卫家园的赤诚之心,必定奋勇作战,从而大幅增强边防实力。”

学子们听后,顿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人微微点头,对这一理念表示赞同;有人则面露疑虑,心存不解。太祖见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详细阐述“兵民一体”在历史上的诸多成功案例,以及对当下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诸多益处。他的讲述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仿佛一幅宏伟的画卷在学子们眼前徐徐展开。渐渐地,赞同之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认可这一理念。

太祖深知,新思想、新理念的传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假以时日,潜移默化。于是,他每日准时来到书院,与学子们深入探讨“兵民一体”的细节与实施路径,如同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浇灌着这颗刚刚种下的思想种子,逐渐在书院中培育出一股支持“兵民一体”的思潮。

与此同时,沈氏亦领命而动,展开了她的秘密行动。她凭借精湛绝伦的刺绣手艺,化身成一位技艺高超的绣娘,成功打入皇宫,负责为后宫妃嫔们精心制作绣品。

沈氏心思细腻如发,聪慧过人,很快便打探到皇后对刺绣情有独钟,常常亲自过问绣品的制作进度与细节。

一日,沈氏怀揣着精心准备的绣品,神色谦卑,踏入皇后宫中。她恭敬地呈上绣品,皇后轻轻展开,只见绣工精致细腻,针法繁复多变,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绣者的心血,不禁面露赞赏之色。

沈氏见状,趁机微笑着说道:“皇后娘娘,近日民间流传着一些新奇独特的绣样,构思精巧,别具一格。若娘娘喜欢,奴婢愿竭尽所能,为娘娘绣制。”皇后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赏:“甚好,你这绣娘倒是心灵手巧,独具匠心。”

此后,沈氏时常进宫,与皇后的关系也渐渐熟络起来。一次,沈氏如往常一样在皇后宫中整理绣品时,偶然间发现一封书信。虽未看清具体内容,但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书信的纸张材质与寻常纸张大不相同,质地细腻,纹理独特,似乎暗藏玄机。她心中一动,凭借着敏锐的首觉,猜测这或许与后宫和外敌的书信往来有关。

沈氏佯装镇定,继续有条不紊地整理绣品,实则暗中留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待皇后身边的宫女太监暂时离开,她迅速而敏捷地拿起书信,快速扫了一眼。果不其然,书信内容赫然提及后宫与外敌相互勾结,妄图扰乱朝纲,以谋取一己私利。沈氏心中大惊,深知此事关乎国家安危,干系重大,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旦引爆,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她深知此事不可贸然行事,于是不动声色地悄悄将书信放回原处。此后几日,沈氏更加小心翼翼,对皇后宫中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留意,试图寻找更多有力证据,同时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将这一重要线索传递出去,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