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出这片黑暗,未来的路,似乎变得无比迷茫,仿佛被一层浓厚的迷雾所笼罩,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她只能在这无尽的痛苦中,独自承受着命运给予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如同一只被困在黑暗中的孤鸟,在绝望的深渊中苦苦挣扎,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解脱的出口,只能任由痛苦将自己吞噬。
苏星晚的精神状态己然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仿佛被一层密不透风的阴霾紧紧包裹,难以挣脱。
这样极度低落的情绪,如同一把无情的利刃,对她身体的康复进程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她像是陷入了自我封闭的牢笼,常常执拗地拒绝进食,每当护士将餐盘送到床边,她只是冷冷地瞥一眼,便转过头去,眼神空洞而冷漠,仿佛眼前的食物是她痛苦的根源。
对于药物,她同样充满了抗拒,母亲拿着药杯,轻声细语地劝她喝下,她却充耳不闻,眼神呆呆地望着窗外,思绪不知飘向了何方,仿佛灵魂早己从这具饱受折磨的躯体中抽离。
医生看着苏星晚这般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他把苏星晚的母亲叫到一旁,神情严肃地警告道:
“再这样下去,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极高。
她现在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会严重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甚至会自残自杀。
您一定要想办法让她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母亲听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心中的焦急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几乎要将她吞噬。
母亲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整日守在苏星晚的床边,片刻不敢离开。
她的眼眶总是红红的,泪水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流。
为了能让女儿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她绞尽脑汁,不断地给苏星晚讲着小时候的趣事,希望能触动女儿那如死水般的心。
“晚晚,你还记得小时候你养的那只小猫吗?”
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一丝期许,“那时候,你刚把它抱回家,它还那么小,毛茸茸的,像个小绒球。
你可喜欢它了,天天和它形影不离,走到哪儿都抱着它。
给它喂食、陪它玩耍,你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那时候的你多开心啊,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好的事。
现在也一样啊,还有好多美好的事在等着你呢,你不能就这样放弃呀。”
苏星晚微微动了动嘴唇,像是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泪水顺着她那消瘦的脸颊缓缓滑落,打湿了枕头。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像是被母亲的话触碰到了内心深处的某根弦,但很快又恢复了空洞。
在母亲日复一日、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与不厌其烦的耐心开导下,苏星晚终于有了些许细微的改变。
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决地拒绝一切,开始尝试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当母亲把熬得软糯的粥递到她嘴边时,她会微微张开嘴,轻轻地吃上几口,虽然动作缓慢而机械,但这对于母亲来说,己经是莫大的欣慰。
对于服药,她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抗拒,尽管每次吞咽时,眉头都会紧紧皱起,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但她还是会顺从地将药咽下。
然而,身体的恢复之路就像一条布满荆棘的漫漫长途,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每一次起身,她都需要紧紧抓住床边的扶手,用尽全身的力气,仿佛每一寸肌肉都在抗议,钻心的疼痛如电流般传遍全身。
每一步挪动,都像是在刀刃上行走,她咬着牙,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却只能默默忍受,仿佛这是她为过去所经历的伤痛必须付出的代价,又像是在黑暗中独自摸索,寻找着那一丝可能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