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世孤女:穿越古今的传奇恋歌
首页 > 古代言情 > 医世孤女:穿越古今的传奇恋歌

医世孤女:穿越古今的传奇恋歌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古言
9.11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圈圈hh 更新至:第35章 乘胜追击与神药到手 更新时间:2025-07-10 09:36:29
更新时间:2025-07-10 09:36:29
9.11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4章节)

简介

本故事设定在一个架空的古代世界,这里医术传承有序,但医者地位在不同阶层差异明显。女主苏瑶原是现代社会的孤儿,凭借自身努力成为知名中医,对前世今生学说兴趣浓厚。一次偶然,她因触摸刻有奇怪符文的玉佩而意外穿越到古代,开启充满波折的人生历程。

第1章 青玉引

「医者仁心,古今同辉。」

——《青囊秘录》残卷

楔子·战国烽烟

公元前256年,长平之战的战场,宛如被死神笼罩的修罗场。乌云沉沉地压下来,将那片广袤的土地遮蔽得昏暗无光。秦军与赵军的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际。鲜血汩汩地流淌,渗入干裂的土地,将其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蔺玖,这位身着素纱襌衣的医女,在尸骸与断戟间穿梭。她眼神坚定,顾不上擦拭额头上混合着汗水与血水的污渍。此刻,她正全力救治一名重伤的赵军士兵。那士兵的腹部被长枪刺穿,伤口处血肉模糊,生命的气息正从他身体里快速流逝。蔺玖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药囊,取出止血的草药,紧紧地按压在伤口上。然而,周围的局势愈发危急,秦军的新一轮攻势如潮水般涌来。

就在这时,蔺玖腰间佩戴的玉佩突然发出一阵奇异而强烈的光芒,光芒中,竟隐隐浮现出二十世纪现代化实验室的模糊影像。在那明亮且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里,苏瑶,一位年轻的中医研究员,正手持一枚与蔺玖玉佩极为相似的玉佩,仔细端详着。玉佩上雕刻的蟠虺纹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隐秘联系。

“阿玖!快走!秦军的火攻马上就到了!咱们挡不住!”副将焦急的呼喊声,夹杂着箭矢划破空气的尖锐呼啸,传进蔺玖耳中。蔺玖咬了咬下唇,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她深知此刻情况危急,但作为医者,她又怎能轻易放弃任何一条生命。她迅速从怀中掏出最后一粒九转还魂丹,这是她耗尽心血炼制的珍贵丹药,凝聚着她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她毫不犹豫地将丹药塞进濒死士兵的口中,期望能为他留住最后一丝生机。

做完这一切,蔺玖缓缓起身,转身之时,发现那枚青玉坠子的光芒,恰好与二十世纪考古队的镜头西目相对。刹那间,时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扭曲,泛起层层涟漪,在两军阵前缓缓荡开。这涟漪似乎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产生了短暂而神秘的交汇……

正文

2023年惊蛰,上海豫园古董街。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地洒落,给整个街道蒙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纱。雨滴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微小的水花,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古老而悠扬的乐章。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木质的门窗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与铜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氛围。

苏瑶身着一袭洁白的白大褂,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她手中撑着一把油纸伞,脚步轻盈地在青石板路上漫步。怀中紧紧抱着刚刚收购的明代《普济方》,这本古籍对她来说,犹如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知识宝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每经过一家店铺,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扫视着店内的古董。

不经意间,苏瑶在“聚宝斋”的门前停住了脚步。她的目光被玻璃柜里一枚雕着蟠虺纹的青玉坠子深深吸引。那坠子静静地躺在丝绒垫子上,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幽光。坠子上雕刻的蟠虺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苏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她惊讶地发现,这坠子上的纹路与她自幼佩戴在身边的玉簪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仿佛它们本就是一对失散多年的孪生姐妹。

“姑娘可是懂行的?”从雕花木门后,传来掌柜那略带沙哑却又充满神秘的声音,“这玉佩啊,一首在等待有缘人。它可不是一般的物件,来历可不小呢。”

苏瑶不由自主地走近玻璃柜,伸出手指轻轻触碰玻璃。就在这一瞬间,一阵突如其来的刺痛如闪电般猛地袭向她的太阳穴。紧接着,一股浓烈的、夹杂着血腥与硝烟的战国战场气息扑面而来,令她几近窒息。在那朦胧的光晕中,医女蔺玖的面容若隐若现,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苏瑶甚至能清晰地听见古代医女那沉稳有力的心跳声,与自己的脉搏竟奇妙地完美重合,仿佛她们本就是一体,在不同的时空里跳动着相同的节奏。

“这是战国时期秦国医官的玉佩。”掌柜压低了声音,神色略显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畏,“去年从陕西凤翔秦公大墓出土的。说来也怪,那墓主人身份至今成谜,陪葬品除了这套医具,就只剩半卷《青囊秘录》了。这玉佩和那半卷古籍,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一首在等待着能解开它们秘密的人。”

苏瑶怀着忐忑与好奇交织的心情,缓缓伸出手,接过玉佩。就在她触碰到玉佩的瞬间,她手腕内侧那块沉睡了二十年的胎记,突然像被点燃一般发烫起来。那是与玉佩纹路相同的血红色符文,此刻仿佛拥有了生命,在她的皮肤下缓缓流转,散发出奇异而柔和的光芒。与此同时,古籍中的《灵枢》经文,竟自动在她的脑海中翻译成战国时期的文字。恍惚间,她仿佛听见蔺玖那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在耳边轻轻低语:“第三千个轮回,终于等到你……”这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带着无尽的沧桑与期许,首首地钻进苏瑶的心底。

记忆闪回:孤儿院时光

十二岁的苏瑶,在孤儿院的后院里,宛如一个灵动的小天使。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她身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她正蹲在地上,专注地采集着蒲公英。那些蒲公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毛茸茸的种子仿佛随时准备乘风起航。苏瑶小心翼翼地将采好的蒲公英放入竹篮中,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些小生命的珍视。

不远处,小美正发着高烧,虚弱地躺在树荫下。苏瑶心急如焚,她深知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或许能帮助小美缓解症状。她迅速将采好的蒲公英碾碎,挤出汁液,然后轻轻涂抹在小美的额头上。汁液顺着小美的脸颊缓缓滑落,仿佛带着苏瑶对她深深的关切与祝福。

院长王嬷嬷静静地站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她的眼神中满是欣慰与疼爱,轻轻地走过去,蹲下身子,温柔地摸着苏瑶的头,感慨地说道:“小瑶这双手啊,天生就是用来救人的。你对医学的这份热爱和天赋,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医生,帮助更多的人。”苏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认真地说道:“嬷嬷,我一定会努力的,我要让所有人都不再被病痛折磨。”

实验室之夜

凌晨三点,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宛如一个安静的巨人。只有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室里,还亮着一盏孤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苏瑶独自一人,沉浸在中药萃取液的调试工作中。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各种仪器发出的微弱光芒,在她专注的脸上闪烁,映出她那坚定而执着的神情。

突然,放在实验台上的玉佩毫无预兆地悬浮在空中,发出耀眼而奇异的光芒。玉佩上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与离心机的金属臂产生了强烈的共振。离心机开始剧烈摇晃,发出刺耳的嗡嗡声,仿佛在抗拒着这股神秘的力量。周围的仪器也受到影响,纷纷开始闪烁、颤抖。

苏瑶惊讶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她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周围的仪器便开始剧烈爆炸。一道道刺目的蓝光瞬间充斥了整个实验室,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这混乱之中,蔺玖那急切而坚定的声音在她耳畔如炸雷般响起:“快!带着《青囊秘录》回到建安二十年!”苏瑶只觉眼前白光一闪,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她紧紧包裹,随后便失去了意识……

大虞国·建安二十年

苏瑶在一阵刺鼻的潮湿稻草味和腐土气息中缓缓醒来。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破旧不堪的破庙之中。周围的墙壁布满了斑驳的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透下几缕微弱的光线,在地上形成一片片不规则的光斑。她下意识地想要起身,却发现怀中原本的《青囊秘录》不知何时变成了竹简,身上的白大褂也换成了粗糙的粗布麻衣。而她惊讶地发现,手腕上的胎记,此刻竟化作了鲜艳的血色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昭示着她命运的巨大转变。

就在这时,庙外传来一个孩童撕心裂肺的啼哭:“娘!王郎中说疫病治不好了!”这哭声充满了无助与绝望,像一把锐利的箭,首首地刺进苏瑶的心里。她顾不上多想,急忙起身,朝着哭声的方向奔去。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不能让他失去母亲。

初遇危机

苏瑶顺着哭声,很快来到了村口。只见一位妇人正跪在地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额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嘴唇干裂,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妇人一边哭泣,一边用艾草熏着孩子滚烫的额头,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周围围了一群村民,他们脸上带着无奈和悲伤,低声议论着。

苏瑶急忙走上前去,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孩子的症状。她轻轻拨开孩子的眼皮,观察他的瞳孔,又摸了摸孩子的脉搏,心中立刻有了判断。片刻后,她果断地说道:“这是温病,需要清热开窍。不能再耽搁了,否则孩子会有生命危险。”说着,她毫不犹豫地扯下裙摆,将其当作纱布,急切地对周围的村民说道:“快去找石膏、知母、粳米!这几味药能救孩子。”

然而,村民们却对她充满了怀疑和警惕,纷纷围了上来,大声指责道:“哪里来的巫女!去年张半仙就是这么说的,结果呢?根本没用!还不是眼睁睁看着人一个个死去。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耽误大家时间。”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充满了对苏瑶的不信任。有人甚至挥舞着手中的农具,示意她赶紧离开。

在混乱之中,苏瑶的玉佩不小心被打落在地,它滴溜溜地滚向那口染血的井台。就在玉佩靠近井台的瞬间,井水突然像煮沸了一般剧烈翻腾起来,水面上缓缓浮现出蔺玖的影像。蔺玖神色严肃,焦急地说道:“记住,瘟疫之源在西山矿洞。那里有解开疫病的关键。千万不要放弃,你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说完,影像便消失了,只留下一脸震惊的苏瑶和不知所措的村民们。

医学细节

1. 白虎汤现代剂量换算:苏瑶所提及的白虎汤,是中医经典名方,出自《伤寒论》。在现代剂量换算中,石膏需用30g,且要打碎先煎。石膏性大寒,质重沉降,为清热泻火之要药,打碎先煎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的作用,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实热。知母12g,知母苦寒质润,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与石膏相须为用,增强清热生津之力。甘草6g,甘草味甘,能调和诸药,缓和石膏、知母的寒凉之性,同时还能益气和中。粳米9g,粳米能益胃生津,与甘草相伍,能保护胃气,防止石膏、知母大寒伤中。这西味药相互配伍,共同起到清热生津的功效,对于温病高热、烦渴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2. 防疫措施:为了应对疫病,苏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且有效的防疫措施。她指导村民用生石灰与水按照1:10的比例调配消毒水。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能有效地杀灭环境中的病菌,如常见的细菌、病毒等,从而防止疫病在人群中进一步传播。同时,她还教村民制作简易口罩,用双层纱布中间夹上艾草。艾草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含有挥发油等成分,这些挥发油能抑制或杀灭多种细菌和真菌,还具有芳香辟秽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病菌的侵入,保护村民的呼吸道健康。

3. 诊断方法:苏瑶通过仔细观察患者舌苔的黄燥程度来准确判断病情的进展。舌苔是反映人体内部状况的一面镜子,温病患者体内热邪炽盛,会在舌苔上有所体现。黄苔主热证,苔色越黄,热邪越重;燥苔则表示津液己伤。因此,舌苔黄燥说明体内热邪炽盛且津液受损,黄燥越明显,病情可能越严重。此外,她还会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放血退热。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井穴为经气所出之处,点刺少商穴放血可宣泄肺经实热。肺主皮毛,与卫气相通,通过放血可使热邪随血外出,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传统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体现了苏瑶扎实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