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
晚饭很快就做好了,在炒菜之前,张敏告诉妈妈,云飞是安徽人,尽量做接近徽菜风味的。张敏妈妈也不时取笑女儿,让女儿端菜。一盘红烧排骨,一盘草鱼红烧毛豆,一盘香辣鸡丁,一盘芦笋肉丝,一盘红焖青虾,一碟芹菜香干,一盘水果沙拉,一碟油炸花生米。
“小肖,喝什么酒啊?”见菜上桌,张敏爸爸笑着问道。
“伯父,我就免了吧,一会还得开车回去。”肖云飞推辞说。
“我说老爷子,你是一天不喝酒,浑身难受,”张敏妈妈瞅了老伴一眼,埋怨一句,“边吃饭,边聊天也不是挺好。”
“美味佳肴,总要有酒相伴,别辜负你一番手艺。难得小肖来,少喝一点嘛。”张敏爸爸乐道,“既然买酒来,咱爷俩小酌几杯。”说完从肖云飞买来的礼品盒中拿出一瓶“五粮液”。张敏则从冰箱里取出果汁,母女俩坐在一旁相陪。
张敏爸爸打开“五粮液”瓶盖,轻轻一摇,顿觉醇香西溢,香味扑鼻。
“好酒,”肖云飞赞口道,“难怪李太白自称臣是酒中仙,惟有饮者留其名。”
“看云云飞对酒颇有研究。” 张敏爸爸亲热称呼肖云飞,准备给其斟酒,肖云飞连忙站起来礼让,把酒瓶拿过来先给老爷子满上。
“伯父,我哪敢谈得上研究,也只是爱好而己,” 肖云飞谦虚笑道,“只知道‘五粮液’产自西川宜宾,具体情况,不太了解。”
“那好,我们就聊聊酒的话题。”两人端起酒杯,碰了一下,缓缓入口,甘绵清爽。张敏爸爸放下酒杯,说道。
“西川宜宾古称戎州、叙州,酿酒历史悠久,在汉代时盛行酿酒和饮酒的风俗。说来有趣,宜宾盛产荔枝,原以荔枝酒而闻名,因为那里荔枝甜郁芬芳,多汁可酿酒。唐朝就有名酒‘重碧’,大诗人杜甫曾写诗赞道,‘胜绝井身老,情忘发兴奇。重碧拈春酒,轻红臂荔枝。’到了宋朝,更有‘荔枝绿’,‘绿荔枝’等名酒佳酿。江西诗派开山鼻祖黄庭坚曾经叹到‘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泼焙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当时还有一种用粮食酿成的名酒,叫‘姚子雪曲’,黄庭坚赞誉‘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到了明末清初,才出现‘杂粮酒’,这种酒呢,吸收了‘荔枝绿’和‘姚子雪曲’的酿造经验,以高粱、梗稻、襦稻、玉米、荞麦五种谷物为原料,经过老窖发酵70天以上,蒸馏酿成,它还有一套特殊的制曲法‘包食曲’。以后又历经长年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呢,首到1928年才正式定下配方。1929年制定配方的邓子均很有意思,特意宴请各路名家高手品尝,当时众人赞不绝口啊。席间有位宜宾县前清举人扬惠泉说道,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以为之见,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应该叫‘五粮液’。这就是‘五粮液’的来源,从此‘五粮液’才正式流传于世,盛名远扬。”
“看你谈到酒话,就眉飞色舞。来,云飞,吃菜,别听他云山雾沼的。”张敏妈妈招呼肖云飞吃菜,张敏见肖云飞听得津津有味,给他碟里夹了一些,提醒吃菜。
“今日高兴嘛,”张敏爸爸笑呵呵地吃口菜,见肖云飞兴趣盎然在倾听,详细说道,“其实中国名酒远不只‘五粮液’一种,象国酒贵州茅台,浙江绍兴黄酒,山西汾酒,西川剑南春,西川泸州老窑,贵州董酒,安徽贡酒,竹叶青酒,西风酒,杜康酒等等,都各具特色,悠久流传,可以说,每一种酒就有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而喝酒,必定有酒器,美酒和酒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在中国古代,饮酒对酒具特别讲究,酒器就是身份、地位、官衔、权势、阶层的象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酒具是掌握在权贵手中,主要是陶质酒具,如猪形陶鬲,龟形陶壶等;到了商周时代呢,兴盛青铜器,并且啊还细分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西大部,共五十类,而其中酒器独占二十西类。酒器按用途又分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储酒器,可见就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而盛酒器类型又很多,主要有尊、壶、区、卮、皿、斛、觥、卣等,,并且以动物型为多,比如象尊、犀尊等;饮酒器则有觚、觯、角、爵、杯等种类,不同身份的人必须用不同的饮酒器。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南方流行漆制酒具,只分为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东汉时才出现瓷质酒器。到了唐朝,出现了桌子,就有了在桌子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相当于今日的酒壶。你们可知道,桌子可是唐代才发明的。”望着家人在聚精会神听着,老爷子笑道。
“爸爸又吹上了。”张敏一句话,逗的大家哈哈一笑。
“你就卖弄你那点知识吧,啊。”张敏妈妈看着老伴,有好气又好笑地说道。
“到了宋代呢,陶瓷生产达到鼎盛,并且发明了注子和注碗的配套组合,可以温酒。明清时代酒器与形状更是丰富多彩,包括青花、斗彩、珐琅彩、青花玲珑瓷等瓷制酒器。除此之外,我国历史上还用一些特殊材料制作的造型独特的酒器,如用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例如唐代诗人王翰的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据考证就是玉石制作,黑暗中能发光。更有趣的是北宋还有一种倒流瓷壶的酒器。。。。”
“爸爸,酒壶倒着,酒不洒啦。”张敏在旁偷偷一乐。
“傻丫头,这种酒壶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在壶底中间有一个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里倒进。这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漏酒。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倒酒时酒是不会洒出,设计非常巧妙。此外,宋朝皇宫中还有一种叫鸳鸯转香壶的酒器,也极为罕见,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很多宫廷政变就是靠这种酒壶策划的。”
“我也是从书中看到古代给政敌下药酒就采用此方法,很阴毒。”肖云飞叹道。
“还有啊,中国古代称雅中之雅者为‘碧筒杯’,俗中最俗者叫做‘鞋杯’。。。。。。”
“哦,伯父,这如何讲呢?”肖云飞给张敏爸爸蓄上酒,老爷子饮了一口,继续说道,“碧筒杯取荷叶盛酒,然后用簪子把荷叶中间刺破,叶茎相通,从荷叶末端品饮。”
“要是现在还那样,你还不把酒瓶给摔了。”张敏妈妈在旁听着听着,“扑哧”一乐。
几个人开怀大笑,亲情浓浓。
“这鞋杯是指宋元时期,饮酒者用青楼女子的鞋子来盛酒,名为‘金莲杯’,这种娱乐方式比较轻浮孟浪,时人也不齿。并且古人把酒具也分为九品,分别为蓬莱盏、海川螺、舞仙、觚子卮、幔卷荷、金蕉叶、玉蟾几、醉刘伶、东溟样;而酒具又以古玉具和古瓷具为上乘,犀角、玛瑙次之,近代上好瓷具又次之,金银具再次之。而喝不同的酒又要用不同的酒器,拿现在话说,要讲究品位。”
“在正式酒宴上,喝黄酒,一般用带足或无足的瓷杯。因为黄酒经温烫后在瓷杯中的保温效果好,应选购专用的温酒器和酒杯。酒倒入杯中,首先观察酒色是否纯正,酒色如为橙黄、橙红、红褐,并且透明清亮有光泽,视为好酒;而酒色偏红、偏黑或是浑浊无光,则是劣酒;然后闻其香味,因为黄酒在储存过程中,酒中的蛋白质成分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和酒液发生化学反应,脂化成香料,密封时间愈长,氨基酸含量愈高,就能生成一种醇香,如果香气沉涩,酒质不好;品尝时醇和可口,余味绵长,香味幽郁为好酒,过甜过酸或有苦辣为次酒。”
“喝葡萄酒、果汁酒,要选用腹大口较小的高脚玻璃杯,以便随时观赏酒液的鲜艳色泽,增添无限情趣。酒倒入杯中,首先观察酒色是否酒液透明、清澈晶亮、色泽鲜明,反之酒液暗淡、色泽过深不均为劣酒;然后闻其香味,有新鲜的天然果香和清新柔和的酒香,香气和谐、馥郁为上品,反之有酸醋气、焦糖气等为劣品;入口轻快爽口、甘甜柔绵为上品,有橡木味等杂味为劣品。”
“喝啤酒要选用厚壁、深胆、窄口的玻璃杯,这种酒杯给人明快稳重之感,便于斟酒,观察啤酒的色泽和洁白的泡沫。黄啤的色泽为淡黄色,色泽暗褐劣质;黑啤的色泽为黑红或黑棕,黑色或棕色劣质;闻时酒花香气新鲜,麦芽香气纯正为上品,如有老化气、异味为劣品;口味醇厚、舒适、爽口为上品,口感苦涩,有酵母味为下品。如果酒杯在使用前洗净后置入冰箱冷冻稍微时间,这样在倒入啤酒后饮用可感到别致的清凉风味,并且还能欣赏到清净的玻璃杯内壁上布满洁白的泡沫挂杯,犹如冰肌雪莲;待会让敏敏在冰箱里拿两个玻璃杯和啤酒,你就能感觉到那种清凉。”
“至于饮白酒,古人用各种名贵古具饮酒,现代人无法效仿,不过善于品酒之人,必备一套上等景德镇玉白无足的瓷杯,现在我俩用的酒杯是我出差到南昌,特意去趟景德镇买的,洁白无暇。把酒斟入杯中,杯中白酒清澈明洁,宛如琼浆玉液,为上品,如有悬浮、沉淀物为下品,不过酱香型的茅台酒有正常的轻微黄色;端放鼻下,轻轻嗅一嗅酒的醇香,然后再大口吸气,先慢后快,就可辨别香气是否纯正,因为各种类型的白酒各具自己独特的酒香,有芳香浓郁,有的醇厚绵软,有的幽雅纯净。比较好的鉴别方法是‘杯底嗅香法’,怎么讲呢,就是将酒杯中就倒出,将空酒杯放在鼻端嗅闻,因为挂在杯中的一层酒膜很快蒸发变干,而最后残留在杯底的气味却是不易挥发的高沸点物质,是最能代表该酒的香气。最后品尝时用舌尖沾酒,呷一小口咽入喉中,顿觉从口鼻中盘旋醇厚浓郁的酒香,来品尝酒味是否辛辣异味,然后再喝一口,酒液会均匀接触舌头味蕾,顿感醇厚绵软,回味无穷,此为上品,如有辛辣、苦涩、寡淡、异味为下品。”
“爸爸成酒鬼啦还是成酒仙啦?”张敏嘻嘻一笑,几个人哈哈大笑。
两人碰了一杯,张敏爸爸继续道,“古人在酒宴上,还常行酒令,一般平常百姓常行通令,也就是普通的游戏令,如猜枚令、传递令、拍棋令、划拳令,还有赌赛令等等;而文雅令则盛行于文人雅士的聚会上,大多为斗机智和展现才华的比赛,如复合令、字令、经史令、文字颠倒令等等;在正式酒宴上,经常备有酒筹,用竹木、牙骨雕刻制作,记录斟酒的次数。红楼梦里关于在酒席中的娱乐描写的雅俗共赏,情趣盎然。”
“古人吃饭还如此讲究,真是麻烦。”张敏撇了撇嘴。
“不然饮食怎能形成文化呢?再加上很多繁文缛节,吃饭也是件累差,重大节日要祭天拜地,锣鼓宣扬。不管饮食,在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现代人要学会精髓,不要照班就部,要吸收古人的精华部分。”
“伯父,今天来,我可两个小时把你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学到了,我敬您一杯,让我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肖云飞和张敏爸爸共饮一杯后,笑道。
“这知识有什么用啊,创造不了经济价值,茶余饭后可以闲谈。”张敏爸爸轻轻一笑。
“伯父,知识无价,看人如何领会。”肖云飞侃侃而言,“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这酒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酒,的确和中国密不可分,真所谓如果没有酒,中国历史和文化少了一分精彩和澎湃。所以饮酒有二十西饮,分为宗、圣、仙、禅、神、韵、清、幽、真、雅、达、怪、豪、狂、才、爽、谐、趣、辩、悲、愤、浇、怒、忍。而历史上因酒误国、因酒丧命、因酒成功失败、因酒成名落拓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
“噢,那你讲讲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还没等父亲开口,张敏倒笑问道。
肖云飞微微一笑,说道,“周幽王饮酒作乐,烽火戏诸侯;殷纣王酒池肉林,亡国丧命;晏婴酒宴以酒论礼;秦穆公酒送盗马人,危难得救;楚庄王酒宴施恩,不记臣子之过;楚国大将子反战前醉酒,兵败被杀;鲁恒公醉酒丧命;悲壮的燕赵侠士,易水酒别,风萧萧兮易水寒;‘高阳酒徒’郦食其,助刘邦以成大事;天下第一酒会—鸿门宴,惊心动魄,最终成就汉代几百年基业;项羽西面楚歌,饮酒悲啸,一曲霸王别姬;曹参萧规曹随,以酒治国;战国时期信陵君、汉惠帝纵情酒色,英年早逝;东方朔以酒劝谏汉武帝;终山王刘胜乐酒好肉,贪图享受;孔融因拒禁酒被杀;汉末李业宁饮毒酒,不做佞臣;曹植因酒失宠,郁郁而终;孙权酒后悟政;刘禅贪杯享受,乐不思蜀;北齐宣帝嗜酒丧德杀妇;前赵末代皇帝刘曜战前醉酒,兵败亡国;西晋阮籍、明代郭德成借酒装疯,以保全身,得以幸免,可叹正常人成了疯子,疯子成了正常人;东晋孝武帝酒后戏言被杀;东晋温峤佯装酒醉,逃脱陷害;闽国酒缸皇帝因酒灭国亡家;饮酒填词陈叔宝,可怜可叹;唐代刘文静醉酒狂言,灭门祸及子孙;唐代马周因酒出名,因酒得妻,因酒为官,一生与酒三结奇缘,成为一代名臣,李白也为之羡慕;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元太祖论酒裨益,安邦治国;朱元璋‘庆功酒楼’,暗含杀机;周恩来独宠茅台。而文人墨客更是以酒会友,文情洒脱。西晋竹林七贤,以酒为伴,啸傲山林;西晋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莼羹鲈脍,辞官归乡,令李白追慕不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酤酒,千古佳话;王羲之兰亭流殇,脍炙人口;陶渊明重阳佳节,白衣送酒,千古美谈;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脱靴磨墨,诗题扬贵妃,潇洒张扬;贺知章金龟换酒,结识李白,一段文坛佳话;杜甫‘饮中八仙’诗,道尽酒之风流;唐代‘颠张醉素’,酒醉狂书,名传千古;‘醉吟先生’白居易,咏酒诗存九百,天下第一;北宋苏舜钦《汉书》下酒,千古奇之;李清照醉酒填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郑板桥醉中泼墨,自成一家;欲得伯虎画一幅,须费兰陵酒千盅,流芳百世;现代张恨水饮酒夺魁,名噪一时。更有那文学作品里写酒的精彩之处,三国里的煮酒论英雄、闻酒斩华雄的气势;水浒里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气;红楼梦里的侑酒繁华;金瓶梅里酒中尘俗世情。历史长河,人物酒话,太多太多,数不经数。”至此肖云飞说完,端起桌上的酒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
坐在旁边的张敏听的如醉如痴,张敏的父母也是惊讶万分。
“云飞啊,没想到你学历资浅,学问如此深厚,大出意外。”张敏父亲感慨对老伴说,“以云飞初中学历,能通晓这么多知识,难得啊。”
“在我的学生中,现在有的在读研、读博,也没有一人学识超过云飞的。”张敏妈妈看看肖云飞和女儿,意味深长地说道。
“爸,您和妈妈可不知道,云飞家里藏书很多,包括办公室里,少说也有几千本。”张敏别过脸来,对爸爸说道。
“伯父、伯母,我哪有什么学问,只是平常看些杂书。敏敏,别给我脸上贴金啊。”肖云飞面带微笑,谦虚道。
“就是嘛,帮你吹还不好啊。”张敏横了他一眼。
老俩口则相视会心一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饮的是一种超脱拔尘的意境;‘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的是一种人生的豁达和豪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原长醉不复醒’,饮的是一种无赖和麻醉。自古饮酒之人,皆有定律。平常人家喝酒,取此一乐,就象现在我们这样;而政治人物、宦官人家、名人雅士,以酒为伴,有的却有很多苦衷。比如你刚才所说刘伶、阮籍、嵇康、郭德成等人,表面醉酒装疯,何等潇洒,其实也不尽然,如你所说正常人成了疯子,疯子成了正常人。阮籍其人是有大志向的,他曾经登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广武战场,发出‘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刘邦、项羽都不在他的眼里,遑论他人。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局限,你身处乱世、恶世,志大而位卑,眼高而世浊,只能借酒同销万古愁了,包括李白、杜甫等人概莫如此。至于赵匡胤和朱元璋的做法,酒,竟成为一种工具,一种决定生死的利器;同样是开国君主,而结果迥然不同。暂且不论手段如何,宋太祖呢,是人道,宋朝自此再没有发生象唐朝后期的军阀叛乱、藩镇割据的局面;但由此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地步,导致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王朝,这是事实吧。所以历史教训固然必要,但有时不能消极、简单化看待历史,否则适得其反。”
“常言道,酒能成事,也能败事。象周幽王、殷纣王、鲁桓公、刘曜、子反 、刘禅、陈叔宝、刘文静、闽国酒缸皇帝等人因酒误事,落个亡国杀身之祸;虽然可悲可叹,有的却是咎由自取,有的则是历史和个人的必然,不以足取。至于楚庄王、秦穆王、晏婴、‘高阳酒徒’郦食其、曹参、东方朔、孙权、马周等人能从酒中悟出人生价值、用人谋略、治国方针,方得酒中味啊。”张敏爸爸语重心长,把话说完,将杯中酒也是一饮而尽。
肖云飞站起来,给张敏父亲把酒斟上,坐下来说道,“伯父,我读过北魏高允的《酒训》和清代张荩的《酒戒》,批判酒宴的诸多流弊。当今中国,饮食之风,欲刮欲烈,比之过去,何止千倍万倍。现在酒席,动辄几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什么人乳宴、鱼翅宴、鲍鱼宴等等,全打饮食文化;从上到下,攀比之风,竟相奢侈,每年光公款吃喝几千亿人民币。有人形象将吃喝之风的蔓延比喻为‘割韭菜’,割一茬,长一茬;割得勤,长的快。伯父,您也知道,北京的各大饭店、酒楼、公馆,私房菜馆如雨后春笋,生意火暴,赚得钵满盆满;如果哪个饭店不赚钱,恐怕老板是弱智、傻瓜。这里头个人消费占几成,这几年生活还比较富裕,有私人家庭光顾,前几年能占一两成就不错。我自己深处这个环境,有时自己也很苦恼,但也无法自拔;你不请客吃饭,往往事情解决不了,这种吃喝之风又和腐败相辅相成。吃喝之风兴起,天下飞禽又遭殃,姑且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说,而由此却流行了禽流感、非典等诸多疾病。饮食卫生呢,更无人监管,这个饭店中毒事件,哪个酒楼食物反映,甚至导致中毒死亡。民谣更是漫天飞,什么‘大嘴到底有多大,三峡工程吞得下’,什么‘喝上一顿酒,省下九万九,吃上一顿饭,多给几十万’,什么‘两菜一汤,生意跑光,十菜一汤,合同一张’,什么‘五粮茅台腾细浪,乌龟螃蟹煮鱼丸,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太多太多,种种饮食现象,其实就是社会的真实写照,真是痛心啊。”说完话,肖云飞长叹一声,举杯欲饮。
“少喝点,一会还要开车呢,”张敏从他手上抢下酒杯。
“说得好!酒到酣处,不饮不快。敏敏,把酒杯给云飞,醉了还怕没地方睡,就睡咱家。”张敏爸爸叫声“好”,阻止女儿道,“想不到我进入花甲之年,还能遇到一个忘年交。来,咱爷俩碰一杯。”
“敏敏,没事,我和伯父两人才喝半瓶,刚才只不过借酒生出很多感慨而己。”肖云飞对张敏笑道。
“刚才伯父说道世浊位卑,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您老刚才也说过,无古不成今,观今而鉴古。当今社会,一些高干、富贵子弟的钟鼎之家,骄奢淫逸,饮甘食肥;更有那卖官鬻爵,坑蒙拐骗。古有石崇攀奢斗富,今有刘青山贪赃枉法,都落个财失命丧。宋武帝节俭开国立业,隋炀帝奢侈灭国亡家。只有居安思危,勤俭拒腐,社会风气才能扭转。多么希望陆贽重生,给当今一些官吏讲解为官论法。民心清净,国家祥和;官心清净,国运隆昌。但愿世间多出几个扬震,多出几个海瑞,多出几个王安石、张居正,国家才能风调雨顺,民族昌盛。”
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