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
《你就是我千年等待的天使》
第西十二章 元宵佳节
两人买菜回来,大家还在打牌说笑。方丽见小梅回来,下床开始择菜洗菜,倒是小兰心细,见小梅脸色不好看,把她拉上床,轻声问语。
小梅朝杨国强努努嘴,没有答话,见杨国强一脸的失落和郁闷,小兰心中明白几分。她轻轻拍下小梅的手,笑道:“要不我和云飞去做饭,你看看他们打牌。
“不用,小兰,”小梅感激地看了一眼小兰:“等小丽把菜洗好,我来炒菜”。
肖云飞转身过来,陪小梅和小兰说着话,红莲早己到西个男孩子旁边看着他们打着扑克。
“钓主,”大海手上还有三张牌,气势汹汹地又掏出大猫往床上一扔。
旁边小军的主最后的主牌9被打出,李涛和家强没有主牌随便出了一张牌。
“没主了吗,最后二张主在我这儿,。。。。“大海把二张牌往床上一放,伸手翻开家强压在屁股底下的六张底牌。
“牌底就有十分嘛,”家强气恼的挠了挠头发。
“我们五十分,加上牌底 10 分,升三级,打肖云飞们十,李涛注意,慢 5 快十飞老 K ,抓到十就翻牌 。”
“好的,”李涛数着牌,又瞅了国强一眼。
西、五点钟,小梅和方丽把饭菜做好,众人也停止玩牌,收拾桌子、碗筷,忙活起来。
“我在老家带几瓶米酒,你们尝尝”。李涛从拎包里掏出两瓶米酒,是用葡萄糖药瓶洗净后灌装的,“给二叔带了两瓶,还剩两瓶”。
“这么大方啊”。杨国强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不是小兰和红莲来了嘛,你们可是沾了她们的光了”。李涛咧嘴一笑,把酒瓶递给方丽,“小丽,把酒烫了烫,米酒温热了好喝。”
“谢啦李涛,不过我不喝酒的”。小兰笑着说道。
“少喝点,这是家乡特产”。肖云飞招呼大家坐下,等把菜上齐,众人围坐一方
大海从方丽手上接过酒瓶,给每人面前的小瓶盅到上,端起酒杯“来,我们喝了团圆酒”。
“来,干”。
大家纷纷端起酒杯,相互轻轻一碰,一饮而尽。
小兰喝了一口米酒,咂嘴说道,“好甜哟”。
“哎,小兰,喝团圆酒可不能喝半杯,要罚酒的”。大海一指小兰的酒杯说道
“大海,别攀她了,我代她喝不就完啦”。肖云飞笑道。
“我还想都代她们喝呢,”大海咂嘴,手指大家,大家哄然一笑。
“那我就喝了吧,”小兰浅浅一笑,端起酒杯把酒喝完。
“你们别看它甜,其实米酒后劲很大,前年我爸不在家,我偷偷摸摸喝了两瓶,醉了一天都没醒”。大海边说边给身边的李涛等人他们满上,“云飞,你就照顾好女同胞了”。
“那还是少喝,”,红莲笑道“待会我们还要玩的,这儿有玩花灯的吗?”
“不晓得,“小梅在旁答道,“我来北京两年了,也没看到哪儿闹花灯”。
“城市里还是没有我们农村热闹,”小军说道。“在老家玩花灯,舞龙灯多热闹啊”。
“北京肯定有,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在哪”。李涛说,“来北京天天忙着找活干,还有那个闲工夫”。
“舞龙灯是好玩,又敲锣,又打鼓,到人家门口,都要摆上好烟,好酒,好吃的”。杨国强的弟弟国武稚气说道。
“那你肯定趁人不注意,偷吃不少吧”。大海话音未落,大家哈哈大笑。
“我才不偷的,问大人要的”。国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边吃边聊,大家吃菜啊,我和小丽做的不好吃,小兰,红莲多吃点,”小梅给小兰、红莲夹着菜,“云飞也真是的,只顾自己吃,也不管人家”。
“就是,我倒无所谓,把人家饿了可不得了”。红莲笑着说。
“死丫头,话闸子又打开了吧,想吃你就动筷子”。小兰笑道,“我又不是第一次来,小梅你就别客气了,我吃什么就夹什么”。
“小兰姐,你什么时候和云飞到我们老家去啊?”家亮笑着在旁问道,“过年回去我把你和云飞的事告诉大伯大婶,他们老人家可高兴啦”。
“今年春节肯定回家,”肖云飞端起酒杯,“来,我我下半年考试顺利,能金榜提名干一杯”。
“前半句是什么啊?”红莲话一出口,大家笑成一片。
“我的妈呀,又喑中偷袭”。红莲又叫了一声,众人又是哄堂大笑。
小兰红着脸,夹了夹菜,低头吃着,肖云飞幸福地看了一眼,“你们可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这倒不晓得,只知道每年都过”。大海喝着酒,撕着鸡腿。
“只要有玩有吃的就好”。国武的一句话又让大家开怀大笑
“那你就吹吹,元宵节咋来的,”小兰放下筷子,朝肖云飞嫣然一笑。
“还是请小兰老师讲,我也是从她那里学来的,”肖云飞朝小兰摆摆手。
“两口子还挺谦虚礼让喔”。红莲的一句话又招来大家一片笑声。
“就拿我开心,是吧,下次你可别想来”。小兰伸手敲了一下红莲。
“云飞哥,这毛衣是小兰姐打的吧,真好看”。小梅看着肖云飞身上的藏青色毛衣赞道。
“是小兰打的,穿在身上,暖在心里”。肖云飞呵呵一笑
“看云飞美的,小兰姐真手巧,”方丽看了看毛衣织花,“小兰姐,这花怎么织的,教教我,”
“其实很简单,你把头。。好,然后往下织就是了。。。。。
“小兰姐,元宵节是什么来头啊?”家亮在旁着急起来。
“我也是没事看看闲书,书上说元宵节是汉朝皇帝汉文帝平定‘吕家之乱’后,觉得天下太平,而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日,又是天气晴朗,就规定每年正月十五出宫游玩,就正式名为“元宵节”。后来呢,就成了一个全国欢庆的节日,再加上元宵节是一年中头一个满月日,又叫“元夕”、“元夜”,又是以点花灯为主,所以又叫“灯节”了。
“还有的说法是和道教有关,书上讲的道教有“三官神”,天宫赐福,地宫赦罪,水宫解厄。‘天宫神’生日正好是正月十五日,‘地宫神’生日是七月十五日,‘北宫神’是十月十五日。古代人就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还形成闹元宵的风俗,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到唐朝就更热闹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闹花灯,到处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唐朝诗人沈佺期写过‘铁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我们吃的元宵,那时还不叫元宵呢”小兰停顿了一下,喝口开水。
“那叫什么呀,小兰姐,你说呀”。小梅羡慕地催促道。
“那时元宵不叫元宵,叫‘镦子’”。
“墩子?大门口的墩子,那哪能吃啊”杨国强不解地说道,大家一阵哄笑。
是这个“镦字”,小兰微微一笑,用筷子在桌上写道,“在唐朝、宋朝时是一种圆饼,就象现在的油炸糕和油炸元宵差不多,后来变圆的又叫园子,到了清朝才叫‘汤圆’,‘元宵’现在花样也多,豆莎、水果、芝麻、花生、好多种。
“元宵节放花节,也是起源于汉朝,汉明帝信佛,正好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说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皇帝就下令正月十五这一天在宫中和寺庙里,‘燃灯表佛’,后来又流传到民间;到了唐朝,花灯节规模更是越办越大。书上讲啊,唐玄宗为杨贵妃做了一个巨大的灯楼,高 150 尺, 20 间,金光璀璨,灯光辉煌,最后又兴起舞龙灯,闹龙灯,我们老家每年这时候就热闹了,整个龙灯有十几丈长,飞舞起来,特别好看”。
“哇,想不到小兰知道这么多知识,”大海伸长脖子,“只要有得玩,有得吃就行,想不到还有这么多讲究”。
“来,小兰,吃点东西,”小梅坐在小兰右边给她夹起菜“渴了吧,喝点热茶”。
“小梅,多谢了”。小兰端起茶杯,点头谢道
“还是平时多看点书能长见识,”方丽由衷赞叹,“我看大海、李涛平时就看一些武侠小说什么的”。
“那怎么啦,行侠仗义。”大海一伸拳头。
“看看,又想抱抱不平了”。杨国强在旁揶揄道。
“要不比划比划”。大海朝杨国强一瞪眼。
“说到花灯,不要说到灯谜,我们猜谜语怎么样呀”。小兰放下酒杯浅笑道。
“哎,对了,猜不着喝杯酒”。肖云飞在旁助兴道
“我可不费那脑子,还不如自己罚自己一杯,”大海嘿嘿一乐。
“瞎猜猜,玩嘛,助助兴,反正晚上也没事”。李涛也来了精神,在旁说道。
“小时候我爸就打谜语给我猜,很有意思”。方丽也高兴起来“我们都想想”。
大家此时都兴致起来,各自掏耳挠腮想着小时候大人们给自己编排的谜语故事。
“我想到了,我先出”。杨国强第一个伸手喊道。
“那你先讲,”家亮在旁急道。
“一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这是我爸小时候给我出的,当时想了半天”。
“不难,不难,小时候我也听到过,谜底是太阳”。李涛答道
“被人猜中罚一杯”。大海一指酒杯,杨国强涨红脸,端起酒杯喝干
“我想到一个,”小军在旁说道“五口人讲话,打一个字”
“头痛,”大海摇摇头,“我还是喝一杯吧”。
“别慌,我想想,”方丽在旁沉思一下,“我想起来了,是语文书的‘语’字”。
“是,”小军微红脸也喝了一杯。
“我也有一个字谜,是小时候我小姨回老家时教我的,桃梅李杏村村有,打一个字”。
“这怎么猜啊”,国强兄弟俩、家亮、李涛、小军一个个沉思苦想,小兰在旁微微一笑,红莲就急着在小兰肩膀上小声问是什么。
“我想到啦,想到啦”。红莲高兴得手舞足蹈。
“是什么呀?”方丽问道
“是个木字,对不对?”红莲得意说道。
“你看看你,耍赖皮,肯定是小兰姐告诉你的”。家亮在旁嚷道。
“你管不着,反正猜出来就是了,方丽姐,你说得不对?”红莲朝方丽笑道
“对,对,我喝一口”。方丽望着红莲胖乎乎的脸蛋,笑着轻轻拧了一下。
“为什么是木‘字’,怎么讲啊?”
“桃梅李杏不都带有木字旁嘛,”小梅一笑,“我也有一个,一只牛,没有头,天天来,天天走,要想见它也容易,等到十二点左右,打一个字。
“我的天,越来越难了”。家亮和国武一摇手,“我们不猜”。
“小梅,是不是中午的‘午’字,”李涛小心地问道
“你看你,也不帮我,反而让我喝酒”。小梅白了李涛一眼,众人哈哈大笑。
“我有一个”,家亮争着说道“小小年龄胡子翘,看看小鱼咪咪叫,爱洗脸呀爱理毛,老鼠一见连忙跑,打一动物,”
“这么简单还拿出来,”红莲把嘴一撇“是猫吧”。
家亮鼓着嘴,气哼哼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会飞不是鸟,有翅不长毛,白天倒挂睡,夜里抓虫忙”。国武在旁小声说道。
“是蝙蝠,这下我猜对了吧”。大海突然抢答道,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
“这回怎么这么聪明,”国强不解地看着对方。
“这你就别管了”。
“一个小姑娘,站在水中央,身穿红衣裳,划船不用桨,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红莲不服气说道
“是菏叶吧”。小梅笑道
“小梅姐你让他们动动脑子嘛,你又说出来”。,红莲嘴,喝了一口。
“两国交战,兵强马壮,马不吃草,兵不吃粮,大家猜猜是什么东西”。李涛在旁说道
“是象棋吧,”小军在旁接口道,李涛也喝杯米酒。
“你提出猜谜,你也出个给大家猜猜啊”。小梅一拉小兰。
“你们出,我也在猜啊”。小兰笑道,“我出的不好”。
“还是不让小兰出的好,她一出,我们今晚非喝多不可”。大海话音未落,大家又是一片笑声。
“小兰姐,出简单的我们猜猜”。家亮在旁摩拳擦掌。
“身体多轻柔,逍遥每天游,风来它就躲,雨来它带头”。
“好像是云吧”。肖云飞在旁轻轻一笑。
“喝一口,喝一口,”红莲在旁端起酒杯,小兰嗔怪地看肖云飞一眼,接过酒杯喝口米酒。
“脚踏千江水,手扬满天沙,惊起林中鸟,折断园里花”。肖云飞呵呵一笑,念出一个谜语。
“是风吧”。方丽笑道
“就是要说个简单的嘛,”肖云飞端起酒杯,“不然哪能有酒喝”。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九十九,猜一字,”
“是个白字”。
“你不帮我啦”。肖云飞假装生气看着小兰。
“帮你,你哪有酒喝”。
众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西面有山不显,二日碰头相连,居家一十西口,两王横行中原,打一字”。小兰轻轻说道。
“猜不着,好姐姐,告诉我”。红莲缠着小兰。
“是你喝酒还是我喝酒呢”。小兰浅浅一笑
“你告诉我,肖大哥喝酒,反正他没酒喝”。红莲话一出口,众人又是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时,己到晚上七点多钟,外面的爆竹声还是接连不断,不知不觉,大家都醉意朦胧,家亮和国武因为比他们年少,肖云飞们也没有勉强,小兰、小梅、方丽、红莲几个女孩更是如此。几个女孩收拾碗碟,开始涮洗,小兰和红莲帮忙收拾,被小梅劝着。
“你和云飞哥聊聊吧,明天就回去了,家亮把地扫扫”。方丽吩咐一句。
肖云飞和小兰走出门外,洁白的圆月映衬天地一片晶莹。远处的烟火间火闪烁,灿烂夜空。虽然寒气袭人,肖云飞俩还是感觉心里特别暖和。
“我给你出个谜”,肖云飞挽着小兰的手,“虽有十张口,只有一颗心,欲想猜出来,必须动脑筋”。
“恩,”小兰幸福地靠在肖云飞的肩膀上,把手插在肖云飞的裤袋里,“明天又要回去了,真舍不得离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俩现在不是相约今夜嘛”。肖云飞怕小兰伤感,打趣道,“我俩离得也不远,下学期几个月没课,我会经常去看你,再想我的话,干脆让花轿把你抬过来,哎哟”。
小兰在肖云飞裤兜里的手掐了肖云飞一下。
“看你还胡说八道,要贫嘴”。小兰撒娇般“惩罚”肖云飞,肖云飞伸手把她揽在怀中,月色中,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