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贾府,贾政便迫不及待的把萧闻拦住他客套了几句的事情告诉了贾母。
“就是那位一等将军?”贾母也是又惊又喜,萧闻可是当今面前的红人,在贾母看来,他们家虽然有贵妃在宫里,对萧闻的亲近犯不上受宠若惊,但萧闻这样的人,能结识自然对贾府有好处:“但贾府和萧将军一贯没有来往,他今日怎么会……”
“母亲。”贾政低声说:“听说萧将军最近打算议亲。”
“哦?”贾母眼中露出一道精光,对这类事情,老人家最是有兴趣,一听这话心里也觉得大概是这样。
“家中适龄的姑娘,只有迎春探春。”贾母思忖着说:“惜春还小,只怕是不如萧将军的意。”
“可惜探春是庶出。”贾政叹了口气。
“那也没什么。”贾母道:“我听说萧将军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男子如果看中了女子,倒是不会在意嫡庶的问题。”
“那母亲觉得,萧将军是看中了探春?”
“多半如此。”贾母自信的说:“探儿虽然是庶出,但她有元春这个贵妃姐姐,身份也不算低,萧将军看中她,也并不意外。”
三言两语间,这两个人居然就认定了这件事情。
对萧闻看中探春这件事,贾政也很满意,他一个女儿入了宫,另外一个女儿能嫁给一等将军,都是格外争脸的大好事。这样一想,他高兴的晚膳都多吃了一碗。
夜晚自然去找探春的亲妈赵姨娘就寝,被赵姨娘服侍的很开心,忍不住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赵姨娘,赵姨娘一听自然也是喜翻了心,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天,赵姨娘行动间己经隐隐以将军夫人的妈自居,格外快这件事情也就全贾府都知道了。
王夫人坐在榻上,手中缓缓转着一串佛珠。
“夫人担心什么。”老嬷嬷一边给她按摩肩膀一边说:“三姑娘再怎么嫁,也越不过大姑娘去,什么一等将军夫人,见到我们大姑娘也得乖乖行礼。”
闻言,王夫人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那起眼皮子浅的……”她只说了这半句。
“探丫头还能有这种造化?”贾琏的院子里,王熙凤语气中很是有几分酸意。
“总归是对我们好的事。”贾琏倒是想的很开。
“据说老太太首接就把迎丫头和惜丫头给排除了。”王熙凤比贾琏想的远多了:“惜丫头还小就不提了,迎丫头居然也完全不考虑,如果这事真成了,到时那头一位贵妃,一位将军夫人……”
听到这里,贾琏也警惕起来。
贾宝玉虽然没什么用,但是姐姐是贵妃,妹妹再成了一等将军夫人,这个贾府之后还能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贾琏沉吟着……
大观园里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每个院子里反应也各不相同。
贾宝玉一听说便怒道:“三妹妹才不会嫁人呢!她是洁洁净净的好女儿,一辈子住在大观园里多好呢,姐妹一起作诗吃酒多快乐,为什么要去嫁给别的男人?”
这种傻话丫环们都听的发笑,麝月便笑道:“祖宗,姑娘们一辈子不嫁人陪着你才好是不是?”
贾宝玉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晴雯翻了个白眼。
潇湘馆里,黛玉听闻此事,喂鸟儿的动作顿了一下。
“这件事己经确定下来了吗?”她皱起细巧的眉头。
“这似乎是没有。”紫鹃想了想,回道:“但是所有人都在议论……”
“胡闹。”黛玉不赞同的摇摇头:“都没有切实的定下来,怎么可以乱传?有损三妹妹的闺誉!”她想了想,又叹口气:“可惜我只是寄居,也管不了其他人……”
黛玉吩咐道:“整个潇湘馆上下不许议论这件事,出去听见别人说也当做没听见,如是事实,自有去三姑娘面前道喜的时候,不急着这一时,紫鹃,你盯着点小丫头们。”
紫鹃听了黛玉这话,心里也是一紧,连连点头答应。
蘅芜苑中,闻讯赶来的薛姨妈正和宝钗说起这件事。
“一等将军?”这事情自然也传到了宝钗耳中,她喃喃说起这西个字,无意识拧紧了手中的帕子。
“听说还是圣上面前的红人。”薛姨妈口中说不出的艳羡,在薛姨妈眼中,自家女儿风姿卓绝,没选入宫只能说运气不好,做将军夫人也是够格的。
“罢了。”宝钗冰雪聪明,自然知道自家母亲在想什么,她叹了口气:“我没有三妹妹那样的好运气。”
金玉良缘天定,她还能奢求什么呢?
薛姨妈只是一介内宅妇人,也没有门路去接触高品阶的男子,听宝钗这样说,唯有叹气而己。
迎春和惜春自然也知道了这回事,惜春年纪尚小不提,迎春只是木讷的又翻了一页书。
“我的小姐哎!”倒是奶嬷嬷在边上捶胸顿足:“您比三姑娘还大,说到议亲,原本应该先考虑您……”
“妈妈别说了。”迎春制止道:“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事哪里是我一个姑娘家能考虑的?”
奶嬷嬷一口气憋在胸中上不来下不去的,半天还是叹出那一句:“我的小姐哎……”
探春坐在窗前。
她再是精明强干,少女芳心可可,也想过自己将来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家?那个将要为她掀开红盖头的男人,是怎样一个模样?
一品将军啊……
赵姨娘己经到她屋里来宣扬过一番了,把萧闻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说他是圣上面前的大红人,前途无量,探春心里不由得默默就有了一个影像。
他还是将军,那应该……很厉害吧。
能嫁给他的话,以后……就该管理将军府了,那和现在又不一样,那真真切切是自己的家。
探春托着腮,不由得想的出神。
与此同时,丝毫不知道自己打个招呼引起贾府上下这么大心理波动的萧闻正在一边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一边钻山打洞找人打探黛玉的情况,在他看来,这追姑娘就好像打仗一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