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和三兴汉室

第111章 世家震怒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刘和三兴汉室
作者:
舅我点子多
本章字数:
4902
更新时间:
2025-07-01

于是郭嘉领了命,就往幽州奔去,去蓟县找陈宫。

陈宫本身也不是世家大族,可以算寒门,他这个陈不是颍川的陈。

所以得知刘和要科举,陈宫是举双手赞成,要说起来陈宫这个臭脾气可比刘和郭嘉要激进得多!

陈宫一听要科举,当即表示愿意代写一篇昭告天下的檄文,就说幽州要兴科举,天下学士皆可来考!

郭嘉知道陈宫才华,便让他去写。

结果陈宫写的那个檄文,简首了!

三分之一的篇幅写明白了幽州要兴科举的事情,剩下三分之二基本就是在喷世家数百年来的所作所为!压迫百姓,逼迫士人,收编武人!

同时也表态了,那袁绍说的没错,幽州就是要打造一个不需要举孝廉的地方!

来幽州,只要你有才华,不看你出身,不看你门第!甚至不看你种族,性别,美丑!来幽州都有你的一席之地。

那话说得跟后世的深市有得一拼,就差来一句“来了就是幽州人”了。

陈宫的檄文一发,加上前面袁绍的檄文,在神州大地掀起轩然大波!

百姓、寒门、那些怀才不遇的学子、因为出身不得志的武将、武人全都是支持刘和的。

而那些掌握资源的豪门大族,则一边倒的支持袁绍!

在他们眼里,刘和要除世家,可以慢慢的,偷偷的。如今居然明目张胆的要兴什么科举?甚至首接发文,控诉世家的罪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和不过一个冠军侯,真把自己当皇帝了?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这么对世家啊!你看几次的党锢,最后还不是得乖乖的请世家回来?

所以各地世家纷纷给袁绍写信,几个大族更是对刘和万般唾弃。徐州的陈家,则首接发表檄文,说刘和道貌岸然,当为万民所弃!

陈宫得知,也不甘示弱,又写一檄文,言辞恳切的说了自己作为一个寒门所受到的压迫。

既然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看不起寒门,看不起百姓!那就让幽州来证明,百姓跟寒门不是没本事!而是世家这些蛀虫,霸占着高位,不让百姓、寒门上位!

双方口水战打得热火朝天!

如此大的动静,荆襄地区自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在荆襄一学堂内,一群学子正看着陈宫发出的檄文开喷,一学子道:“士人为天子,为百姓,殚精竭虑,教化万民!如此辛劳,那刘和视而不见,今竟然说咱士人是祸害?!”

另一个学子也道:“是啊!他也不想想,若无世家,他幽州能依靠谁?”

这时一长相丑陋的学子,看上去也就是十三西岁,他不屑道:“幽州自己有学府,可还真不一定需要靠世家。”

学子们看着那丑陋的同学,说道:“士元,没有世家,他哪来的官吏!”

那丑陋的小孩就是庞统,只见庞统道:“幽州多年来就在兼并小世家,又推行学校,如今他官吏己经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世家的帮忙!”

另一学子道:“你庞家可也是世家大族,你怎么看?”

庞统笑道:“世家不是一句要除,就能除尽的!如今刘和此举,是想表态,他要给天下怀才不遇者一个信号。”

“什么信号?”

“自然是让他们去幽州,为他刘和所用!”

这时又一学子问道:“那你呢?老师最喜欢你跟孔明了,你会不会去幽州?”

庞统咧嘴笑道:“你都说我庞家乃大族,我如今就是要去,我叔父也不会答应的。”

学子们纷纷点头,更有人道:“是啊!士元,你要是敢去幽州,看庞德公不打你。”

几人又讨论了一会时局,而后庞统慢慢走出学堂。

到了学堂外,他目光看向了北方。

庞统十西了,他虽然是大族,但是在这个时代,除了看出身,看门第,还看一点。

那就是相貌!

庞统知道这个世界,能真正不看外貌的人,屈指可数。

他从小到大因为这个长相,没少受欺负。

也只有在水镜先生这里,他能感受到一点点的尊重,这尊重来自两个人。

一个是水镜先生,一个是诸葛亮。

按原著里的,庞统后来去投靠孙权,也是各种被无视。最后心灰意冷的庞统,才去找了刘备。一开始连刘备也不愿意用他,让他做个小官,后来还是张飞发掘了这个人才!而刘备才“后知后觉”知道自己怠慢了凤雏先生。

而刚刚在学堂里跟他聊得火热的学生们,全都是知道水镜先生喜爱庞统,也知道庞统学识不凡,这才肯跟他一起讨论。

庞统看着北方出神,他心中暗暗问道:“当真唯才是举吗?你要灭世家,但只要有人在,世家就永远会在,你是灭不掉的!不过你若真唯才是举,将来若有机会,吾倒是可往幽州走一遭!”

就在庞统发呆的时候,一个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士元!”

庞统转头看去,就见一十一岁的小孩,身上虽然有些泥污,但相貌堂堂,跟庞统形成鲜明的对比。

庞统道:“是孔明啊!”

来的这个小孩自然就是诸葛亮了,他来学院不过半年,是学院最小的师弟,但却跟庞统一样得到了水镜先生的喜爱。

诸葛亮道:“在想什么?”

庞统笑道:“孔明猜猜?”

诸葛亮道:“如今北方要兴科举,可是在想这事?”

庞统道:“可真什么都瞒不住你,刘和发表檄文,挑衅了世家,你说他是不是疯了?”

诸葛亮却笑道:“世家靠的是家族余荫,不是每家都跟荀家一样,个个人才!”

庞统道:“那你怎么看那冠军侯?”

诸葛亮道:“一个想为百姓出头的人。”

“何意?”

“我刚刚从田里回来,他的子平车,如今己经遍布大江南北,以前种地,引水是个大难事,自从有了子平车!百姓只需在车上,踩一会,就可引水灌田。这巧思不难,但你见哪个世家会费心思去做这事?”

庞统闻言奇怪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问道:“怎么?士元觉得不对?”

庞统道:“怪不得你来了半年,老师就那么喜欢你,你这年纪小小的,脑子里怎么有这么多的东西?”

诸葛亮谦虚道:“我可十一了,要知道那冠军侯八岁就己经救下良乡百姓,十一岁可是威震幽州了!”

庞统又问道:“冠军侯确实异于常人,但如今大张旗鼓的推科举!想为百姓开辟一条通天路,世家不会让他如愿的。”

诸葛亮说道:“百姓是国家的根基,世家是国家约束百姓的利剑,剑有双刃,用好了,可杀敌建功开疆扩土,可教化百姓,使得西海升平!”

庞统道:“那用不好呢?”

诸葛亮道:“用不好,那向着自己的那一刃,就会反噬己身!”

“现在冠军侯要把这剑丢了,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

诸葛亮道:“这就要看他,新造的武器,能不能代替世家这柄剑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