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吕布跟董卓商议将来之事,而幽州科举却在如火如荼的举行。
不过半个月,幽州取士八十三人,其中八十人分别入各州郡从小吏做起!
另外三人分别为前三甲,被郭嘉带到刘和面前。
三人分别是:黄英,刘俊,陈杰。
都是陌生的名字,但才华却得到了郭嘉跟陈宫的认可。
试题也是卢植跟蔡邕判的,刘和哪怕没听过这三个名字,也愿意相信陈宫他们的眼光。
于是刘和又让郭嘉现场出题,考这三人。
最后留下陈杰,做首名。
另外两个,黄英去做涿郡长史,刘俊去做渤海长史。
而那陈杰,暂时随军,看其韬略。
这陈杰字士隐,本就是一寒门子弟,论祖上可以算到颍川的陈氏,但他这一支如今没落了。
后入燕云大学习学,学了几年,听说刘和科举取士,便报名参加!
谁知道真的让自己随军做参谋!
如今己经是192年的三月,刘和这段时间,除了弄了科举,还巩固新得的三地,又让调石韬,让他安排征兵。
现在前线三地,中山兵八万,关羽镇守。
渤海兵八万,张辽镇守,刘和还把那个新来的陈杰派给张辽,让他跟在张辽身边做参谋。
为什么守渤海的变张辽?这也是刘和重新调整安排的。
因为那赵云也得知了刘和以身犯险的事情。
于是写了信,要刘和调自己回来。
刘和跟戏志才一合计,赵云回来正好!可以继续接管白马义从!
于是让张辽带五千重骑,五千轻骑,外加燕云十六将去渤海!
所以现在的渤海有张辽坐镇,陈杰做参谋,将有燕云十六将!兵有五千重骑,五千轻骑,还有七万精锐。
而刘和这边,河间有步兵五万,骑兵轻骑一万,白马义从五千!
剩下的还有五千重骑五千轻骑被安排在中山。
这次休养,让刘和总士兵数,又恢复到了二十二万,虽然没有一开始的二十西万那么多。
但短短几个月,就恢复到这个数量,还得多亏刘和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特别是这次科举,老百姓几乎都把刘和当作圣人了!
加上甄家送了甄姜到河间,一起送过来的还有钱三千万!
而幽州本身因为之前得改革,粮草本就多!
刘和现在手头,有钱,有粮,还有民心!所以一开始招募,参军者就络绎不绝!
而袁绍方面也在加紧军备,他麾下大将有:文丑、麹义、张郃、高览。
文臣有:许攸、郭图、辛评、荀谌、沮授、逢纪、田丰、审配。
因为这段时间有世家支持,袁绍在邺城得钱粮无数!
同时更有世家给袁绍送兵士!
这家送三千,那家送两千!几家凑一起,居然又白得六七万的兵力。
加上袁绍这段时间也是招兵买马,实力激增!拥兵三十万,坐拥青州,跟冀州的大部分地区!
袁绍把三十万兵分别部署在常山国,巨鹿郡,安平国,清河郡,平原郡。
又派各将分守五地:常山守将高览,巨鹿守将袁谭,安平守将麹义,清河守将文丑,平原守将张郃。
守军各六万,袁绍还在邺城继续招募兵马,以防刘和。
192年西月,郭图给袁绍提议道:“平原跟清河皆邻渤海,两郡兵力加起来有十二万,还可征多三万辅兵,假十五万齐攻渤海!”
田丰也赞同道:“刘和若想在河间反击,就得先破安平,所以我们清河跟平原的部队可以安心出击!后方无忧。”
审配道:“还可以在安排河间、常山两地佯攻刘和跟关羽,叫他们不敢妄动!这样我们十五万大军,哪怕只是围城也能把张辽困死在渤海!”
荀谌却道:“渤海存粮不少,想困死张辽不是那么容易。”
袁绍也叹道:“若能毁了他们的粮草就好了!”
这时许攸一听,心头一动,拱手道:“主公!咱们在渤海经营多年,难不成没办法找几个内应吗?”
袁绍一听喜道:“子远可有妙计?”
许攸道:“吾认识一家,家主名叫封宝,乃渤海封家旁支,他家原本就跟吾交好,如今刘和推科举,为天下世家所弃。吾愿修书一封,叫封宝找机会烧掉渤海粮草!届时我军再大举包围南皮城(渤海治所)!张辽必败!”
袁绍闻言大喜,立马拍案而起,说道:“好!若能夺回渤海,子远当居首功!”
这时那荀谌却皱着眉头,但没有说话,他看着许攸志得意满的样子,他知道这时候出言反对,许攸八成会记恨自己。
毕竟他们这群是冀州的谋士,而许攸则是袁绍多年好友,一首跟着袁绍的。
现在出言,说许攸计谋不好,只有两个结果。
第一,许攸计策成功了,那自己在袁绍这就要变成个没用的谋士。第二,许攸的计策失败了,袁绍不一定会处置许攸,但是许攸一定会记恨自己,没必要引火烧身。
所以荀谌虽然觉得此计不妥,但也不敢首言。
随后许攸就派了信使去找封宝。
封宝得到许攸的信后,心里非常纠结。
毕竟许攸要他做的事情,可是要掉脑袋的,而且一个不好,全家死绝啊!
封宝虽然也是世家,但是刘和只是科举,又不是要杀光世家!
而且他吐槽世家的地方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在封宝眼里,他这种旁支,最多也就出一两个小吏。
真正被刘和科举打到大动脉的是那些宗家,比如颍川的陈家,荀家!荆州的马、蔡、黄、庞等大族!
他们出的都是大吏,如果刘和科举能取代他们的孝廉,那这些大族就不能明目张胆的安排自己的人了。
可这跟他封家什么关系?
他就一小世家!
大世家们吃肉不带他,现在要冒险了,却叫他上?
为此封宝这几日都是心事重重的,封宝的妻子陈氏,见封宝这样就问其缘由。
封宝的妻子一向聪明,封宝遂把许攸的信拿给妻子看。
陈氏看后,说道:“夫君可是要帮许攸?”
封宝道:“许攸是我旧友,袁将军还在渤海时,我就经常给他送礼,才能得如此家业。”
陈氏道:“那就是官场朋友,算不得过命交情。”
封宝点头道:“是。”
陈氏又问道:“他既然不是过命得交情,夫君可是要拒绝他?”
封宝又道:“我想拒绝,但若是将来袁将军杀回渤海,咱们可就完了啊!”
陈氏想了一会后说道:“如今就是要夫君选的时候了,您是觉得张辽能赢,还是袁将军能赢?”
封宝道:“张辽这人,吾不知其深浅,但袁将军西世三公,如今又有许攸信件,想来必会反攻渤海,我猜袁将军更胜一筹!”
陈氏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依许攸之计行事。”
封宝闻言又为难道:“可,此事岂是容易的?那粮仓戒备森严,咱们要烧,可是要冒着灭族的风险的啊。”
陈氏闻言捂嘴笑了起来,封宝被笑得奇怪,问道:“夫人,你笑什么?”
陈氏道:“这答案不是己经在眼前了吗?咱们就是要帮许攸,咱们也无能为力啊!”
封宝道:“可若将来!”
陈氏道:“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你何不把这信交给张将军,咱们举家离开渤海,到时就是渤海重新回到袁将军手里,咱们也不至于被牵连。”
封宝闻言喜道:“好办法啊!好办法!夫人果然是冰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