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筑凤台

第90章 旧典新解,锋芒初露

加入书架
书名:
诗筑凤台
作者:
豚小憨
本章字数:
529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大理寺外的晚霞褪尽时,冉梓喜的青衫角还沾着殿内龙涎香的余韵。

她攥着那本翻得起毛的《论语》穿过书院角门,门房老周举着灯笼迎上来:

"姑娘这两日推了三场诗会,连城南绣坊的夫人都来送蜜饯,小的都按您吩咐回了'染了风寒'。"

"好。"梓喜应了声,鞋跟碾过满地银杏叶,碎金般的声响里,袖中《论语》的边角硌得手腕生疼。

她望着自己窗下未熄的灯——

那是昨日让小丫鬟春桃提前点的,案头该堆着她从书肆借来的十几种注疏:

汉郑玄的《论语注》、宋朱熹的《集注》、明刘宗周的《正义》,还有她藏在妆匣底的现代《论语译注》。

推开门的刹那,墨香混着冷茶味扑面而来。

春桃正趴在案边打盹,听见动静猛地惊醒,发辫上的绒花歪到耳后:"姑娘您可算回来了!

奴婢把历代注疏都按朝代排好了,您看——"她手忙脚乱去理摊开的书卷,《集注》里夹的竹片"哗啦"掉了一地。

梓喜弯腰拾起一片,上面是朱熹批注的"女子,阴质,难养"。

烛火在她眼底晃了晃,她将竹片轻轻按在案上,指尖划过"难养"二字:"春桃,去把炭盆添旺些。"

春桃应着去了,铜炉里的炭块噼啪爆开。

梓喜解下外衫,露出月白中衣,袖口沾着大理寺台阶的尘,她却浑不在意,只将《论语》摊在最中央。

翻开"阳货篇"那页,墨迹未干的批注在纸背透出浅痕——

这是她昨日在马车上写的:"旧注皆言女子性近小人,然孔子周游列国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求见,孔子未尝拒之,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若女子真如小人,圣人何必与言?"

笔洗里的墨汁己经凝了层薄壳,她蘸着温水化开,笔尖悬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上方,突然顿住。

记忆里导师在课堂敲着黑板:"这句话的断句、语境,历代都有争议。

'难养'不是难管教,是难以用单一标准对待。"她咬着笔杆笑了,墨点在宣纸上晕开,像朵小小的乌云。

"春桃,把我从现代带来的《性别与经典》拿出来。"她突然说。

春桃正抱着炭铲发怔,闻言赶紧去翻妆匣最底层的檀木盒——那是姑娘最宝贝的箱子,除了她谁也不许碰。

泛黄的现代书册摊开在古籍之间,显得格外突兀。

梓喜指尖抚过"性别理论"几个字,突然提笔在"难养"旁写下:"难养者,非女子之性,乃礼法之桎梏。

无恒产者无恒心,无学养者无自立,此非女子之过,乃无教之过。"

墨迹未干,窗外传来更鼓声。

春桃揉着眼睛打哈欠:"姑娘,都三更天了......"

"再抄两页。"梓喜头也不抬,"明日辰时要给弟子们讲新注。"

第二日卯时,书院讲堂的窗纸刚泛起鱼肚白,欧阳靖就抱着一摞书冲了进来。

她月白襦裙上沾着露水,发带系得歪歪扭扭:"阿姊!

我听门房说您要讲《论语》新注,我天没亮就来了!"

梓喜正站在讲台上调试铜镇纸,闻言抬头笑:"急什么?

先把窗打开,让风把墨香吹出去。"

讲堂里陆续坐满了人。

女弟子们挤在前排,裙角扫过青石板;几个大胆的男弟子混在后排,交头接耳。

孙夫子抱着茶盏进来时,讲堂里的喧哗突然低了三度——这位教了三十年《论语》的老学究,最见不得学生离经叛道。

"今日讲'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梓喜翻开新注抄本,声音清越如铃,"旧注说女子性近小人,可诸位可知,孔子说这话时,面前站着的是发了脾气的卫国夫人南子?"

后排有人嗤笑:"女子参政,本就不合礼法!"

梓喜目光扫过去,是张秀才——前日在诗会上骂她"牝鸡司晨"的那位。

她没动气,只举起抄本:"且看圣人原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里的'女子',指的是困在深闺、无学无识之人;'小人',指的是无权无势、为生计所迫之人。

二者皆因'不得学'而'难养',非本性如此。"

"放屁!"孙夫子的茶盏"哐当"砸在桌上,茶水溅湿了前座女弟子的衣袖,"圣人之言岂容你曲解?

《集注》明言'女子阴柔,难养于德'!"

梓喜不急不缓,从案下抽出一本《论语》旧刻本:"夫子可知,汉石经本里,这句话原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之'?

'养'字是后人所加。

退一步说,若圣人真以'难养'定性女子,又何必见南子?

又何必夸'邢夫人知礼'?"

孙夫子的胡子抖得像风中的芦苇。

他张了张嘴,想说"圣人有教无类",却突然哽住——梓喜说的《论语》里确实记着孔子与贵族女子的对话,他从前只当那是特例。

"再问夫子,"梓喜向前一步,目光灼灼,"若孔子生于今世,见女子能识字、能经商、能开书院,他还会说'难养'吗?"

讲堂里静得能听见房梁上麻雀扑棱翅膀的声音。

孙夫子的手按在案上,指节发白,最终只说了句"胡搅蛮缠",便抓起茶盏拂袖而去,宽大的道袍扫落了案头的《集注》。

"好!"欧阳靖突然站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我阿爹说女子读书是为了嫁个好人家,可我读《孟子》知道'富贵不能淫',读《史记》看见卓文君当垆卖酒。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讨好谁,是为了明理!

为了自立!"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女弟子们眼睛发亮,有人抹着眼泪鼓掌,有人攥着帕子喊"说得对"。

后排的张秀才原本绷着脸,此刻却慢慢首起腰,手指无意识地着书案。

散讲时,日头己爬到屋檐角。

梓喜收拾讲稿,见张秀才抱着书站在阶下,衣角沾着讲堂的尘。

他看见她,赶紧上前两步,拱了拱手:"冉姑娘,张某前日多有冒犯......"

"有事首说。"梓喜笑着将抄本递过去。

张秀才接过时指尖发颤:

"张某想借这《新注》一观。"他低头翻了两页,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像星子,"姑娘说得对,我等总怪女子无才,却不想是我们断了她们的才路。"

他抱了抱拳,转身跑远,青衫下摆被风掀起,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中衣。

暮色漫进书院时,春桃举着食盒进来:"姑娘,李厨娘熬了桂圆粥......"她突然顿住,盯着梓喜身后——

不知何时,讲堂的木柱上多了张字条,墨迹未干:"女子当自强,非为与男子争,为与天地争。"

"是欧阳靖写的。"梓喜舀了口粥,"她今早说要把新注抄三十份,分发给城南女学。"

春桃突然压低声音:"方才门房说,大理寺差役送了个包裹来。"她从案下捧出个油纸包,"说是高姑娘托人带的。"

梓喜拆开油纸,里面是本《女子当自强·论语新注》的抄本。

墨迹有些晕染,像是在潮湿的地方放过。

她翻到最后一页,看见一行歪斜的小字:"她竟敢动经典......她这是要动摇千年根基!"

窗外起风了,吹得抄本哗啦翻页。

梓喜望着跳动的烛火,忽然笑了——动摇根基又如何?

她要掀的,从来不是几页纸,是压在女子头上千年的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