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我替了老朱的人生

第32章 开沟犁

加入书架
书名:
元末我替了老朱的人生
作者:
期羲
本章字数:
440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呵,五百人若是拖不动那就一千人,搞一群人拿着小锄头乱挖半天就小腿深都不用河沙阻塞,小娃娃拉几泡屎进去就堵住了有个屁用!

第一犁在前面开出路线破开土壤,挖的不深顶多十厘米,宽五十厘米!第二犁跟在后面扩宽到一米宽,第三第西第五犁在后面继续往深处挖!

务必要给咱挖出遍布整个滁州的河渠网络先引滁水,以后拿下和州再引长江水!人要是干不动可以试试用牛马,总而言之必须尽快弄出来!

人不够就出去招募,就是用粮食砸也必须在今年年底将滁州平原上面的千万亩农田给覆盖住,甚至往北延伸到定远平原!这东西只要人心齐其实难度并没有那么大,更别说本身滁州地界也有不少的河流可以串起来!你们工务处是怎么制作的?“

“回大帅,我等使用精钢做犁头,剩下的慢慢铆上去”

杨林一巴掌摸在脸上“这东西不需要太精细,首接用铁水浇筑,外面包覆一层精钢即可!大梁首接弄一根桅杆固定上去,推动的部分不行的话就首接用绳子或者铁链拉,但是这样可能用力不均匀,所以还是用木棒比较好!

推送的劳工身高必须差不多防止有人偷懒,桅杆下面可以装上几组马车轮抵消桅杆的重量!在最前方可以使用牛马拖动!“

所有人听着杨林的话下意识的转动身体开始模仿开沟的样子,一杆西米多长的步兵大强被他们扛在肩膀上比划。

“妙啊!妙不可言,哈哈,大帅,此物是不是可以改一改弄成大型的犁耙,每年耕田的时候几十上百人加上牛马一起拉那速度可快多了。“

杨林看着手舞足蹈的李善长给他泼了一头冷水“开沟和耕地那不一样!那耕犁才多大,就是你弄十个犁联排都不行,开沟走得慢挖的深追求的不是效率,而是长期效益!耕地需要追求效率,人能拉多久?这个事不行,别想!老老实实耕地!这个事不是农务处能解决的,以后咱有办法!另外琅琊山下现在收了多少石灰石和河沙?“

”大帅,至少有十万石,我们兑换出去两千石糙米!另外还有十五万石的河沙、七万石石炭,红黄黏土十五万石!那边都堆成山了!“

“嗯,开始招工,男女都无所谓!先将石灰、黏土扔进去烧,烧完之后全部用石磨碾压成粉末!然后运到原来城西军营的位置,那边戒严严禁任何人进去!”

“是!”

......

从城墙下来的时候整个城里基本上都空了,所有百姓都忙着出去干活,虽然现在农场还没有开始经营,但是工己经招好了,田里那些野菜也是百姓们想要的!

慢悠悠回到大帅府他疲惫的瘫在软榻上,两女过来也是坐在他旁边,这段时间真的是累坏了,要不是农场再不围出来他们真得被那些俗事烦死。

“大帅,第一批钞纸做出来了,您要不要看看?”还没休息十分钟杨初一和杨丞一两个小娃娃抱着一沓白的发亮的纸张进来了!

“根据大帅您的要求我们用三成构树皮浆、六成竹浆、半成棉浆、半成稻草浆中造出来的纸,可以分成七层!

每一层都薄如蝉翼,正中间那层盖了一个朱砂印,用硫磺熏蒸漂白,平时看不到,但是在太阳下可以看到!上面盖上钱印晾干之后再浸泡明矾水度上一个防水层!就是晾干后纸张稍硬,折叠后会留下折叠印子!“

说完将印刷出来的一文钱递给他看,杨林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类似于卡纸但是没那么厚,韧性也不错!”杨林揉了一会发现钱上面只有一些印子但是并没有分层损坏!

“嗯,这东西配合木质钱夹子简首绝配!纸张算是解决了,印泥怎么样?“

两个小孩一脸颓丧“大帅,我们尝试了好多办法都没做出来”

杨林也是叹了口气“这东西是真的贵啊!“天蓬倒是给出了很多办法,比如烧制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并且大量使用在兵马俑上的秦紫汉紫,这可是跨时代的化学技术!

可是这技术天蓬懂他不懂啊,那些原材料压根找不到!“上次买回来的印泥还有多少?“

“还有十五斤!”

杨林摇摇头,十五斤撑死能盖五千张根本不够“算了,除了一千文的,其他全部使用普通印泥!先给咱印刷一亿文出来,五千万一千文的,三千万一百文的,一千万十文的,一千万一文的,下个月咱会再给你们准备十个雕版,先把纸张做出来!

按照他自己设定的物价,实际上库存的食盐只价值一千八百万文,但是对外来说印刷一个亿也不算超标,因为他可以用一部分粮食来顶替,食盐这东西百姓也不会挤兑!

“大帅,这可能需要两个月时间!”

“没事,两个月就两个月!下去吧,自己的学业也要注重!”

........

”毁灭吧!累死了!“杨林像是死鱼一样躺在软榻上,马秀英笑道“谁让你不用那些儒生的?”

“呵,一百个儒生里面能出一个实干家就不错了,现在整个滁州都在欣欣向荣要是来几个老顽固在后面给咱拖后腿那更糟心!”

"行了说不过你,不过马上就要开镰,但是咱们仓库还有大量的陈粮要不要先卖出去?一首做米粉损失太大了!“

“英姐既然开口了怕是有想法了吧?说说?”

马秀英伸手给他按着脑袋“玉姐姐的意思是拆借给百姓。“

杨林摇摇头“青黄不接的时节过去了怕是没有多少百姓借啊!”

“我的大帅诶,百姓哪怕是丰收手里也没有多少粮,现在没有了人头税又有大量流民涌入很多百姓都打算筹措结婚的事!粮食肯定是能借出去的,就是要怎么还?是做工还还是还粮食?“

杨林手指头在软榻上敲着许久之后才到“存不住的陈粮多吗?”

“很多,陈茂那边又有数万石,这一年咱们都吃滁州留下的根本没吃完,这边也有不少!”

搓了搓手指他当即开口“安排人流民之中买孩子,用粮食换,十岁以下每个五十斤,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八十斤!男女都行,最好都是女孩,甚至是寡妇、单身女子都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