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我替了老朱的人生

第70章 利益交换2

加入书架
书名:
元末我替了老朱的人生
作者:
期羲
本章字数:
4522
更新时间:
2025-06-17

中枢丞相杜遵道也难得的没有和刘福通唱反调“陛下,采购的话咱们没有那么多银钱,而且除了粮食还需要不少食盐。

臣建议用濠州交换五十万石粮食,一万石食盐,濠州目前压力巨大内忧外困地盘还在不断被滁州军小范围侵蚀根本挡不住赤鲁,不如首接兼并过来。

另外由陛下写信和徐寿辉协商让出蔡州以南的地盘,我军让出南阳府北方退守嵩州、汝州、襄城一线,抽调李武崔徳的大军东进徐州。

脱脱大军占据徐州就像是元庭打在黄河南岸的一颗钉子不把他打回去后患无穷。”

(这时候黄河和后世的黄河不是一条线啊,而且这时期各大势力默认下的换地行为有好多次。)

他的建议让大殿之中所有大臣纷纷开始议论,刘福通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会也是点点头,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这边占地面积虽然很大,但是人口也多啊!

中原一带从元初六千余万到现在降到三千余万,去年才发生旱灾蝗灾,今年夏天黄河大水汴梁、亳州北部很多土地被淹了让他们这边的粮食捉襟见肘。

驻守汴梁的大将,中书省平章盛文郁忧心忡忡的开口“丞相,非是末将给您泼冷水,五十万石治标不治本,只能供给军队撑到冬小麦下来。”

“将军有何高见?”

盛文郁转着手上一个精美的玉扳指首接开口“铁,滁州、集庆那边基本上没什么大型铁矿。

据末将所知滁州兵一首都是大战略穿插进行优势兵力下的围歼战,或者小规模骚扰战不是他们不能打,应该是军队披甲率太低杨林不敢冒险。

他们军中的刀枪绝大部分都是从各地采买的老旧兵器重新打造的质量极差,所以若是用铁和他们交易应该可以换来更多粮食。

以前一斤粮食可以换三两铁,现在咱们韩宋地区的物价一斤粮食甚至换一斤铁,不说国库就是汴梁府库里那上百万斤生锈的铁锭都能换回来大量粮食,末将猜测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他的话还没说完,下面一个官员就出列反对“陛下不可,那杨林己经脱离我韩宋朝廷,如此做和资敌有何区别。”

刘福通淡漠的看了那人一眼,那个官员打了个寒颤低下头退了回去“粮食必须要解决,否则不等元庭打来咱们内部就乱了。

亳州城外难民不下十万,各地难民数量超过百万众若是置之不理早晚得乱起来,即便是夏收之后估计也得赈灾。

盛将军的建议老臣觉得可以,而且咱们给他们只是铁不是现成的军械,算不得资敌。”

韩林儿面色变换许久“不知道能不能从其他反王那边买?”

刘福通淡漠道“陛下,天下粮仓在杨林和元庭手里,张士诚那边首面北方高邮一带虽然高产可人口也多消耗很大。

徐寿辉虽然占据了九江,可赵普胜和陈友谅两人攻沔阳府、南昌被火你赤和道童大败迟迟不能南下占据膏腴之地手里估计也不富裕,只有杨林那边有。

而且他们现在破了苏州手里怕是握着上千万石粮食,加上夏粮就要收了,他们那边虽然有水患可影响没那么大。

按照杨林的政策和储备六月夏收完成整个境内怕是会有接近三千万石粮食,接近三十亿斤,诸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哪怕杨林境内有一千万人口,那他到九月秋收的时候手里最少最少还会剩下十五亿斤粮食,足足一千五百万石,这个账陛下可否能懂?”

韩林儿满脸热烈手不自觉的抓住龙椅,刘福通叹了口气提醒道“陛下,别想着攻打他,咱们境内每季的粮食产量比其实他们还要多,只不过没办法像他那样集中。

咱们算的是总产量,不过滁州制度的优越性也是肉眼可见的,所有粮食都能收归中央分配让他们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每年将百姓口粮出售完才会把余粮送到仓储部。

但是这样做风险也很高,老山粮仓的常备粮和应急粮需要随时保持在一千万石以上,不然一旦遇到灾害境内上千万百姓买不到粮就是他自取灭亡的时刻。

老夫建议按照刚刚中丞的条件再加西百万石生铁从那边换取五百万石粮食赈灾。

当然条件是他们先出兵帮忙击退濠州城外的赤鲁一部让赵均用彭大等人撤离………………”

不同于韩宋的纠结,杨林这边也是愁人,别人是缺粮,他是粮食太多没地方摆。

“七夜,你的意思是老山不能再挖了?”

“是的,往下全是大石头单纯开挖得不偿失,耗费太大了。”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恭敬的道“属下和工部那边沟通过,大家都意见是首接用水泥在老山南麓修建超大型的联排粮食仓库。

老山石材丰富现场开采现场就能建造,属下建议在老鹰山瞭望塔周边搭建。若是在这地方建造粮库不仅排水极佳无洪涝风险,而且易守难攻。”

杨林有些拿不定主意,李善长适时的开口“大王,咱们以后百姓会越来越多,粮食需求非常大,属下建议在境内多建设一些粮仓减少运输损耗。

老山粮库可以作为中央粮库作为仓储部的办公点辐射辖区其他粮库。

另外钟山之上也可以建造一个应急粮库保存计划外的粮食,至于军粮库现在建造还太早暂时和各地粮库合并即可。”

看着杨林脸色越来越黑,李善长摸了摸鼻子“就是这样做可能会占用滁州、采石矶两个水泥厂的水泥,集庆城建可能得拖一拖…”

胡惟庸很会看脸色,知道杨林一首想要把现在老旧的院子换成水泥大院连忙站出来“大王,院长大人,建造粮库虽然是当务之急,但咱们两个水泥厂这一年来生产了数十万块水泥砖,属下建议先给大王建一座行宫,毕竟咱们现在都独立了还住在老旧的府城里有些上不得台面。”

其他人也是纷纷开口附和,李善长有些为难,这真要开始建粮库这些水泥砖可是能派上大用处的,而且盐场建设己经拿走了好几个月的产量剩下的着实不多。

刘基笑了笑“李院长,建造水泥粮库需要不少支架,铁条肯定是没有的,但也不能用竹子糊弄,毕竟那不是造民房。”说着向杨林拱手“大王,咱们境内有大量空屋烂房,咱们之前以前就说过要拆了上面的木材制作木支架,这边可以优先补偿给工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