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从步卒开始捡词条变强

第327章 327 户口簿?生死簿!

加入书架
书名:
神话三国:从步卒开始捡词条变强
作者:
迷路的麋鹿
本章字数:
61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327章 327 户口簿?生死簿!

雁门关战役落幕,李玄机回许昌镇守,曹老板难得给自己放了几天假。

本打算邀几位好友一同把酒言欢,却被门外传来的一声呼喊打断了兴致。

“禀丞相,公子植求见。”

曹老板揉了揉眉心,随后抬手示意让曹植进来。

曹植步伐匆匆地走进来,在曹老板身旁跪坐好,“父亲,孩儿听闻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特地前来向父亲举荐一位人才。”

曹老板带着将信将疑的目光打量了曹植一番,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孩儿有位好友,是昔日太尉杨彪之子,名叫杨修,曾担任主簿一职。”

“孩儿不敢夸口说此人有张子房、姜子牙那般经天纬地之才能,但也绝对是一等一的大才。”

听到这话,曹老板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杨修的相关信息。

其实,不只是杨修。

实际上,但凡在曹老板统治区域内,所有世家嫡系以及有才能之人,荀彧和陈群那里都有详细的资料备份。

这些资料涵盖了他们的性格、能力、出身以及各方评价,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至于杨修,虽然他能力尚可,但为人颇为自负,仗着杨家出身,行事张狂,还多次顶撞上级。

曹老板早就知晓杨修此人,却没打算重用他。

要是放在以前,曹老板或许会出于政 治交换的考量,重用一部分世家嫡系。

可今时不同往日,杨家再厉害也无济于事,世家独大的时代即将终结。

虽说上层的话语权目前还在世家手中,但底层的话语权早就悄然改变。

自十多年前起,曹老板就依照李玄机的建议开始布局,从各处角落里挖掘出一批说书人,专门为曹营众将编写正面故事,并在民间广泛传播。

这些故事不追求辞藻华丽,越通俗易懂越好,目的就是要让普通百姓都能听得明白。

历经十多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故事,已然在百姓心中悄然种下“丞相就是正义化身”“丞相是百姓的青天”这样的观念。

而且在这些故事里,皇帝以及反对曹老板的世家、朝臣,都被或明或暗地塑造成迫害忠良的反面角色。

再加上曹老板多年来推行轻税政策、鼓励垦荒、重视生育、收复疆土、清缴匪患、百姓虽不能家家富足,但起码能保证不饿肚子。

并且在曹老板的治理下,时间越久,百姓的生活就越好。

在这样的基础上,世家若还想兴风作浪,就得好好考虑一下,还有没有人愿意跟着他们冒险了。

所以曹老板行事越发硬气,几年前面对世家的逼迫还不得不做出让步。

现在呢?

全看他心情!

要是对方态度诚恳,所求不过分,恰好碰上曹老板心情又不错,那还好说。

否则,就只有一个“滚”字!

曹老板看了眼曹植,突然笑出声来,“嗯……此人我略有耳闻,你觉得,他适合担任什么职位?”

要是换做以前,曹植肯定会想尽办法为杨修争取一个好职位。

但自从在李玄机那里历练过后,他也明白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思索片刻后,曹植开口道:“孩儿只是觉得此人有可用之处,所以向父亲举荐,至于他具体适合什么职位,孩儿不敢妄言。”

曹老板满意地点点头。

不错,去李玄机那待了段时间,没白去,脑子总算开窍了。

能不长记性吗?

曹植在李玄机手下吃的苦头,比他前半生加起来都多!

人教人很难学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行了,此事我自有打算,你若是没别的事,就退下吧。”

“是,父亲。”

曹植起身往门外走去,刚出正厅,一道身影便笼罩过来。

刹那间,曹植身体一僵,强忍着拔腿就跑的冲动,机械地打了声招呼:

“姐…姐夫好。”

这股威压,不用看也知道是谁!

“是子建啊,主公可在府中?”

“父亲在正厅,可需植为姐夫带路?”

“不用了,你去忙你的吧。”

话音刚落,曹植如蒙大赦,也顾不上什么仪态,朝着李玄机和他身后的贾诩行了一礼,然后撒腿就跑。

这一幕,让李玄机和贾诩面面相觑。

贾诩打趣道:“毅卿啊,你老实说,你对植公子做了什么?他怎么这么怕你?”

李玄机咂咂嘴,“我觉得他不算是怕我,顶多也就是有点恐惧我。”

贾诩一愣,“这不是一个意思吗?算了,不管了,先去找主公吧。”

刚送走曹植,此时曹老板正趴在桌案前,提笔构思一篇长赋,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站住!毅卿,你要是再敢踹门,老夫就把你嵌在这当门板!”

哗啦……

门被猛地推开,李玄机尴尬地笑了笑,“抱歉主公,最近踹门踹习惯了,都成肌肉记忆了。”

贾诩无奈地白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故事,然后便没好气的挤开李玄机,捧着一摞名册走了进来。

看到有名册,曹老板放下手中毛笔,起身看了看地上那堆名册,“这是什么?”

李玄机咧嘴坏笑,“没什么,生死簿而已。”

曹老板下意识点了点头,“生死簿……你说这是什么玩意儿?”

贾诩踢了一下李玄机的小腿,示意他别乱说,“回主公,这是兖、豫、司隶、冀、并、徐七州的世家名册。”

“雍、凉两地的世家,要么迁走要么消亡,所以没有单独成册,而是编入了司隶那一摞里。”

“名册是按照各世家势力大小排序的,上面记录着他们家族的户籍人口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把这东西称作生死簿也不为过。

唐朝的黄巢,曾因出身低微,在科举时被世家淘汰,因此与世家结下仇怨。

后来黄巢发现,打进长安远比考进长安容易得多,于是他就拿着世家名册,一家一家,从上到下挨个清算!

所以李玄机说这花名册是生死簿,确实有一定道理,毕竟要是这些世家真把他惹恼了,说不定就会有“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举动。

也正是因为黄巢拿着“生死簿”,将大部分世家势力打压下去,到了宋朝,科举制度这颗种子才能开花结果。

不然的话,累世公卿的局面恐怕依旧会延续,科举制度也只会沦为一个笑话和摆设,宋朝也就不可能涌现出那么多文人墨客。

所以说,宋朝文化的繁荣,黄巢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