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16日,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的军港内,17艘银灰色战舰整齐列阵,舰首飘扬的星月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甲板上,身着新式军装的士兵正在进行实弹演练,远处一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舰载机轰鸣着腾空而起,在两万米的高空划出白色航迹。
沈知意戴着墨镜站在观礼台上,身旁的三叔沈振武身着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金色将星熠熠生辉。作为新加坡国防军司令,他此刻望着眼前的钢铁洪流,眼中满是骄傲:“知意,这些战舰的电子系统和舰载武器,多亏了你从沈氏实验室调派的技术团队。”
“三叔,军队强则国家安。”沈知意望着海面,语气坚定,“沈氏集团投入的那30亿新币研发经费,总算是开花结果了。”她心中清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再繁荣的经济也如空中楼阁。
在地下军事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沙盘实时显示着周边海域的动态。这里是新加坡的“神经中枢”,由沈氏集团旗下的星宁科技负责建设,融合了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加密通讯系统。当值班军官报告发现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靠近领海时,沈知意轻点触控屏,几艘战舰立刻改变航向,形成合围之势。
“打开主动声呐,用英语和马来语发出警告。”三叔沉着下令。几分钟后,那艘潜艇缓缓上浮,悬挂起白旗。当得知这是A国的一艘侦察潜艇时,沈知意冷笑一声:“通知外交部,就说我们在进行正常的海上演习,误将其当作假想敌了。”
而在航空工业领域,新加坡也迎来了重大突破。沈氏航空最新研制的“星耀”民航客机正在进行试飞。这款客机采用了沈氏电子研发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和智能飞控系统,巡航速度比A国和欧洲的同类机型快12%,安全性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沈市长,首飞成功了!”研发总监通过无线电激动地报告,“航程测试显示,‘星耀’可以不经停首飞纽约!”
消息传开,全球航空市场为之震动。A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紧急召开会议,分析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而沈知意早己布局下一步:“立刻启动量产计划,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售后服务网络。告诉各大航空公司,我们提供十年免费维护。”
在这场军事与科技的双重博弈中,政府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沈氏集团的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国防实力,而军队的需求又推动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这种良性循环,让新加坡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依赖外国保护的小国,蜕变为拥有独立国防体系和尖端科技的区域强国。
深夜,沈知意来到地下军事基地的武器陈列室。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从冷兵器到现代枪械的各种武器,最显眼的位置,是一把仿制的唐代陌刀。三叔跟了进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还记得小时候,你总喜欢摆弄我的配枪吗?”
“那时就觉得,军人手中的武器,是守护和平的力量。”沈知意轻抚刀柄,“现在,我们有了更强大的‘武器’——科技、经济,还有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此时,无线电传来紧急报告:棒子国海军在争议海域进行实弹演习,意图挑衅。沈知意和三叔对视一眼,同时下达命令:“让‘狮城号’航母战斗群进入一级战备,我们倒要看看,谁才是这片海域的主人。”
月光洒在海面上,17艘战舰组成的编队破浪前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新加坡以军事为盾,以科技为剑,在沈知意和三叔的带领下,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强国传奇。而那艘翱翔天际的“星耀”客机,也将载着东方的骄傲,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