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1日,香港浅水湾的海浪拍打着沙滩,夕阳将一栋米白色的别墅染成金色。李小龙站在落地窗前,望着院子里荷枪实弹巡逻的警员,手中的双节棍无意识地转动。这座别墅由沈知意秘密购置,地下三层加固为防弹堡垒,外墙采用沈氏集团研发的特种混凝土,能抵御轻型火箭弹袭击。
"李先生,晚餐准备好了。"负责安保的陈警官敲门而入,他身着便衣,腰间别着的配枪却时刻保持警惕。陈警官曾是香港皇家警察精英部队成员,如今领着每月6万港币的高薪——这相当于普通警员两年的收入。
李小龙转身笑道:"陈Sir,跟着我这穷演员,怕是委屈你拿这么高的薪水了。"
陈警官严肃敬礼:"沈小姐说了,您的安全重于一切。而且......"他压低声音,"兄弟们都憋着一股劲,想让英国人看看,我们华人警察也能守好自己的同胞。"
此时的港英政府官邸,总督史密斯正对着情报报告大发雷霆。"一群饭桶!"他将文件摔在桌上,震得威士忌酒杯里的冰块叮当作响,"整整一个月,居然连靠近李小龙的机会都没有?那些警察到底收了多少钱?"
秘书小心翼翼递上财务分析:"阁下,据查,保护李小龙的警员月薪高达6万港币,还有安家费和别墅奖励。这远远超出我们能承受的范围......"
"沈知意!"史密斯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个名字,"她这是在用金钱腐蚀我们的警队!"他抓起电话,"通知政治部,启动'夜枭计划',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瓦解这个安保网!"
然而,沈知意早有防备。在别墅地下室的监控室内,二十余块显示屏实时追踪周边三公里内的动静。沈氏集团的技术团队在这里安装了最新的电子围栏系统,任何可疑人员靠近,都会触发无声警报。
"沈小姐,港英政治部的特工开始在警员家属区活动。"沈宁通过加密频道传来消息,"他们想以家属安全威胁警员倒戈。"
沈知意冷笑一声,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启动'护巢行动'。让霍伯伯安排人手,将所有警员家属秘密转移到新加坡。另外,给每位家属账户打入50万港币的'度假基金'。"她眼中闪过寒光,"想玩阴的,我奉陪到底。"
三天后的深夜,五名特工趁着暴雨潜入别墅区外围。他们刚剪断铁丝网,脚底的土地突然传来震动——沈氏研发的震动感应器己将信号传至监控室。陈警官带领小队如鬼魅般出现,在暴雨中展开激烈枪战。当增援的警车赶到时,特工们死的死、伤的伤,无一逃脱。
这场冲突彻底激怒了港英当局。史密斯在立法局会议上公然指责"外部势力干涉香港治安",要求彻查沈知意与李小龙的关系。沈知意却通过全球媒体发声:"保护公民安全是每个文明社会的责任。如果港英政府无法保障华人的生命权,那就让民间力量来做。"
她的言论引发全球华人的声援。美国、加拿大的华侨团体纷纷捐款支持李小龙的电影事业,而沈氏集团旗下的航运公司,更是拒绝为港英政府的货轮提供服务。在经济与舆论的双重压力下,史密斯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
别墅内,李小龙看着电视上的新闻报道,感慨万千。他找到陈警官,郑重地鞠了一躬:"谢谢你们。"
陈警官连忙扶起他:"李先生,该谢的是沈小姐。"他指着窗外的海景,"她说过,这面由金钱和科技筑起的铜墙铁壁,不仅是为了保护你,更是要让全世界知道——华人想守护的东西,谁也夺不走。"
夜幕降临,别墅区的探照灯划破夜空。沈知意站在新加坡的办公室内,通过卫星画面注视着香港的一切。老式电报机传来霍伯伯的密电:"港英当局己暂停行动。"她摘下珍珠耳坠,对着无线电轻声道:"告诉陈警官,继续保持警惕。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沈知意用资本、科技与谋略,为李小龙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而这道防线,也成为了殖民统治下华人不屈精神的象征,在时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