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的欢呼声久久不息,手机屏幕的光点汇聚成星海,照亮了陆宸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陈浩早已在众人的嘲笑和“陆神”的呼喊声中,灰溜溜地带着他那帮跟班和无人机残骸狼狈逃窜。
苏晚晴走了过来,递给陆宸一瓶水和毛巾。
她的眼神很复杂,有惊讶,有赞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你这次,玩得太大了。”她轻声说,指的是陆宸那近乎挑衅的宣言和对陈浩的无情嘲讽。
陆宸接过水,猛灌了几口,擦了擦汗:“有些人,你不把他一次打服,他总会像苍蝇一样嗡嗡叫。”
他看着苏晚晴,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而且,我的‘行者一号’,值得这样的荣光。”
苏晚晴不置可否,只是帮他检查了一下外骨骼的连接处。
“钛合金关节表现完美,缓冲系统也经受住了考验。不过,你那个三级跳,太冒险了。”
“理论计算和虚拟测试都表明可行。”陆宸说得轻描淡写,但苏晚晴知道,这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精密计算和反复推演。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合体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穿过尚未散去的人群,径直向陆宸走来。
他身后还跟着两位神情肃然的年轻人。
“陆宸同学,你好。”中年人伸出手,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我是王院士的助理,我姓李。”
陆宸心中一动,王院士?他想起人群后方那位气质不凡的老者。
礼貌地伸出手:“李助理,你好。”
“王院士对你的‘行者一号’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和你深入交流一下。不知道你明天是否有时间?”
李助理的语气很客气,但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陆宸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交流邀请。
军方的橄榄枝,沉甸甸的。
“有时间。”
“很好。这是我的名片,明天上午九点,学校南门,会有车来接你。”李
助理递过一张设计简洁但质感十足的名片。
待李助理一行人离开,苏晚晴才低声问:“王院士,是那位负责军工新材料和特种装备的王德明院士?”
陆宸点点头。他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库中,看到过这位泰斗级人物的简介。
苏晚晴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军方介入,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陆宸当然明白。
这意味着他的技术可能会被用于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但也意味着他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尤其是那个“蜂鸟”追踪器,让他意识到,他的研究成果,早已被某些未知的势力盯上。
“我知道。”陆宸的目光投向远方深邃的夜空。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我更快实现目标的机会。”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造出更强的外骨骼,更是要通过“启明”,解锁更高级的科技,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
第二天上午,陆宸婉拒了苏晚晴陪同的好意,独自一人来到学校南门。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准时停在他面前,车牌号并不起眼,但那种独特的厚重感和低调的威严,却昭示着它的不凡。
车内很宽敞,除了司机,副驾驶上坐着一位面容冷峻的青年,应该是安保人员。
车辆驶出市区,一路向西,进入了一片被高墙和铁丝网圈起来的区域。
门口有荷枪实弹的卫兵站岗,检查极其严格。
最终,车子在一栋外表朴素,但内部戒备森严的科研大楼前停下。
李助理早已等候在那里。
“陆宸同学,这边请。”
陆宸跟着李助理走进大楼,内部装修简洁实用,走廊里不时有穿着研究服或军装的人员匆匆走过,每个人都神情专注,气氛显得有些严肃。
王德明院士的办公室在一间采光极好的大套间里,没有奢华的装饰,四周墙壁几乎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占满。
王院士正伏案阅读一份文件,听到动静,他抬起头,摘下老花镜,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小陆来了,坐。”
“王院士好。”陆宸微微躬身。
“昨晚你的表现,很精彩。”王院士示意他坐下,李助理端来了两杯清茶。
“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尝试。”陆宸谦虚道。
“微不足道?呵呵,”王院士笑了笑,眼神却很锐利。
“年轻人,不用过谦。你的‘行者一号’,在结构仿生、动力传递和材料应用上,都有不少亮点。”
“尤其是那个模块化的钛合金关节,设计非常巧妙,如果能量产,对于单兵负重系统会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陆宸心中了然,对方果然是冲着技术来的。
“王院士过奖了。目前还只是实验室原型,很多地方尚不完善。”
“我们看中的,正是它巨大的潜力。”王院士身体微微前倾。
“小陆,我也不跟你绕圈子。国家现在非常需要你这样的创新型人才,也需要‘行者一号’这样的先进技术。”
“我们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团队,或者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这个项目。”
“我们会为你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包括资金、设备、实验室,以及一个顶尖的辅助团队。”
“你的任务,就是心无旁骛地把‘行者一号’做得更强,更完善,满足我们的一些特殊需求。”
陆宸沉默了片刻。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院士,感谢您的信任和赏识。”陆宸开口道,“我原则上同意合作。但我有两个条件。”
“哦?你说。”王院士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第一,我需要项目的核心主导权。我可以接受军方的需求和指导,但我希望在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上,能有足够的自主性。”
陆宸深知,“启明”才是他最大的依仗,不能失去对研发节奏的掌控。
王院士微微颔首:“合理。技术主导,军方提需求,这是我们一贯的合作模式。”
“第二,”陆宸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
“我希望军方能帮我调查一件事。我的‘行者一号’核心部件,在制造过程中,被人悄无声息地安装了军用级别的追踪器。”
他将那个用铅盒装着的“蜂鸟-3型”追踪器放在了王院士面前的桌上。
王院士和李助理的脸色同时微微一变。
李助理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铅盒,看清里面的东西后,瞳孔骤然收缩:“蜂鸟-3!这是境外‘夜枭’情报组织常用的微型追踪器!”
王院士的脸色沉了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芒:“他们竟然把手伸到清北校园里来了!看来,有些人对我们的动向,盯得很紧啊。”
看向陆宸,眼神中多了一丝赞赏和凝重:
“小陆,你很警觉,也很冷静。这件事,我们会彻查。不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国家的技术安全。”
拿起那个小小的追踪器,语气变得严肃:
“你提供的这个线索非常重要。看来,你的‘行者一号’,比我们预想中还要更早地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它的价值。”
王院士沉吟片刻:“你的两个条件,我原则上都同意。具体细节,小李会和你对接。”
“我们会为你专门成立一个项目组,挂靠在总装备部下属的‘前沿技术研究所’。”
“办公地点和实验室,初步可以设在清北大学内部,我们会协调校方提供支持,并加强安保。你看如何?”
“可以。”陆宸点头。
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好!那就这么定了!”王院士站起身,再次向陆宸伸出手。
“小陆,欢迎加入!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共同为国家的科技强军事业,添砖加瓦!”
陆宸用力握住王院士的手:“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