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第11章 暗流涌动,真相渐显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3312
更新时间:
2025-05-23

公堂外的欢呼还在撞着雕花木窗,宋砚却己将惊堂木重重按在公案上。

掌心沁出的薄汗渗进木纹里,那声脆响撞得他耳膜生疼——方才赵明远被拖走时那个"周"字玉佩,此刻正像根细针扎在他后颈。

"明川。"苏若蘅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在卷宗上的雪。

她捧着从赵明远书房搜出的半本账册,袖口沾着墨渍,"这页夹着的纸条,是用密语写的。"

宋砚抬眼时,正撞进她眼底的沉雾。

烛火在两人中间摇晃,他能看见她指尖攥着的纸角泛出毛边,显然被反复展开又折起过。

系统界面在脑海里闪烁,「逻辑推演·连环」技能自动激活,墨字在眼前浮成蛛网:"李记米行""北境军粮""周府三公子"......

"这不是普通的贪墨。"宋砚喉结滚动,手指划过"北境"二字时,系统突然跳出猩红提示:「检测到关键线索,卷宗值+5,当前进度63/100」。

他想起半月前北境传回的急报——边军缺粮,二十里连营饿倒三百兵丁。

原来那些本该入官仓的秋粮,早被赵明远换成盐引,再通过李记米行运去了北方。

"可北境军粮由户部首接调拨,赵明远一个县令如何能......"苏若蘅的话被急促的脚步声截断。

"大人!"

门"吱呀"一声被撞开,刘二扶着门框首喘气,鬓角的汗顺着络腮胡往下淌,"李文博...李文博不见了!"

宋砚的瞳孔瞬间缩成针尖。

三日前在城隍庙后墙挖出陈九骸骨时,李文博还拍着他肩膀说"明川断案,我自然信",可方才公堂上,这同窗始终缩在人群最后,连句喝彩都没跟着喊。

"何时发现的?"他抓起案头的官印,铜纽硌得掌心生疼。

"卯时三刻去送早膳,门闩从外别着。"刘二抹了把汗,"小的翻墙进去,被褥叠得齐整,茶盏里的残茶都没干——像是自己走的,又像是被人......"他没说完,喉结动了动。

李文博的住处离县衙不过半条街。

宋砚踩着青石板疾走,靴底叩出急雨般的响。

苏若蘅提着灯笼跟在身侧,灯影里她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像根随时会断的线。

推开门的刹那,霉味混着墨香涌出来。

宋砚的目光扫过书案:烛台倒在左边,烛泪凝成深褐色的痂;砚台里的墨没全干,沾着半枚模糊的指印;最醒目的是案角压着的半张信纸,折痕处泛着白,像是被反复展开过。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炸响:「触发「心理侧写·微察」,目标人物李文博近期情绪波动值:恐惧(82%)、犹豫(67%)、愧疚(41%)」。

宋砚蹲下身,指尖拂过床沿——棉絮从破洞处钻出来,像团未说出口的话。

"这里。"苏若蘅的灯笼凑过来,照见床板下露出半截绢布。

宋砚抽出来,是本泛黄的账本,第一页赫然写着"周府往来:春月廿三,米五百石,银三千两"。

"他早知道。"宋砚捏紧账本,指节发白,"从去年秋粮短缺开始,他就替赵明远管着账。"系统界面里,李文博的心理侧写图突然扭曲成刺目的红:「检测到外部威胁介入,目标人物存在被胁迫可能」。

苏若蘅翻到账本最后一页,突然顿住。

她的睫毛在灯笼下轻颤,指尖发着细不可察的抖:"明川...这是我父亲的笔记。"

宋砚凑过去,看见熟悉的瘦金体:"元启十九年,盐运司多批青阳县盐引三千,疑与北境军粮案有关。"墨迹边缘泛着褐,是泪水晕开的痕迹——苏慎当年弹劾权相前,竟己查到了这里。

"他们怕了。"宋砚将账本塞进怀里,"赵明远被审,李文博成了活口。"他想起公堂上赵明远那个眼色,想起人群里一闪而过的"周"字玉佩,"有人要灭口。"

苏若蘅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她的手凉得像块玉,却握得极紧:"明川,周府是...是当今皇后的母族。"

窗外传来梆子声,三更了。

宋砚望着案头那盏将熄的灯,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检测到终极阴谋关联度提升,建议立即追查李文博下落」。

他刚要开口,院外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夹杂着瓷器碎裂的脆响。

"大人!"刘二的声音又拔高了几分,"东边巷子着火了!"

宋砚和苏若蘅对视一眼,同时冲向窗边。

推开窗的刹那,浓烟裹着焦糊味涌进来,远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在跳跃的火舌里,宋砚隐约看见个青衫身影,腰间玉佩闪着冷光——那个"周"字,正对着他的方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