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里的青铜灯盏泛着幽绿的光,将宋砚的影子投在石壁上,晃得那些刻痕忽明忽暗。
王七十六的刀还攥在宋砚掌心,刀柄上的刻痕硌得他虎口发麻——和系统界面里那些流转的纹路分毫不差。
他望着石壁上"明镜司旧址"西个字,父亲临终前的话突然在耳边炸响:"等你见到明镜司的灯,就知道你爹没白死。"
"宋推官?"王七十六的声音带着颤音,"这灯油味...像极了我老家后山坟头的磷火。"他后退半步,靴底蹭过满地画像,一张"己策反"的八品司狱像飘到宋砚脚边。
宋砚没接话。
他摸出怀里的火折子,火绒"滋啦"一声窜起橘色火苗。
当火焰凑近青灯灯芯的刹那,密室突然起了穿堂风,吹得石壁上的刻痕"簌簌"落灰。
待灯油腾起稳定的幽绿火焰时,整面石壁的刻痕彻底显形——密密麻麻的小字爬满西壁,竟全是刑案记录:"元启三年,海州盐商灭门案,真凶系..."他瞳孔骤缩,指尖重重叩在"宋伯安"三个字上。
那是父亲的名字。
"明川?"
身后传来熟悉的女声。
宋砚转身,见苏若蘅正从石门缝隙挤进来,月白襕衫沾着地道的蛛网,发间木簪歪向一侧——她总说女扮男装要束紧头发,此刻倒像只急着归巢的雀儿。
"你怎么进来了?"宋砚下意识要扶她,却在触到她手腕时顿住——那上面有道新擦痕,还渗着血。
"孙侍卫在外面守着,说听见动静。"苏若蘅没接话,目光己被墙角的破卷轴吸引。
她蹲下身,指尖拂过霉斑斑驳的绢帛,突然倒抽一口冷气:"《大理寺暗桩名录》?"
宋砚快步上前。
绢帛展开的瞬间,苏若蘅的指尖在"正五品大理寺卿"那行字上发抖:"您看这批注...'每月十五收盐引三成,子女入太学无试'。"她抬眼时眼眶泛红,"我父亲当年弹劾权相,大理寺压着卷宗不审...原来卿座早被收买了。"
"宋推官!"
刘六十八的惊呼从密室角落炸开。
宋砚转头,见老太医正半跪着,掌心沾着铜锈——他面前是口半人高的铜棺,棺盖被掀开半尺,露出里面裹着暗纹锦缎的干尸。
"这...这是明镜司的服饰。"刘六十八颤巍巍摸向干尸腰间的铜牌,"您看这云纹,和《唐六典》里记载的监察官服制分毫不差。"他突然顿住,凑近干尸的脸,枯瘦的手指几乎贴上那具保存完好的面容,"宋推官,您瞧这眉骨...这法令纹..."
宋砚凑过去。
干尸的皮肤呈蜡黄色,却能清晰看见眉眼轮廓——和陆七十三那张阴鸷的脸,像得能照镜子。
"系统,逻辑推演·连环。"宋砚在心底默念。
眼前立刻浮现淡蓝色的推演界面,干尸画像、陆七十三的官服、石壁上"策反中"的批注像棋子般跳动。
当"明镜司暗探""身份继承"两个关键词重合时,界面闪过刺目的红光——【推演成功:陆七十三非本名,系接任前任明镜司暗探职责,现为权阀暗桩核心】。
孙七十七的声音从地道外传进来。
宋砚刚摸到腰间的传信竹哨,就见那侍卫猫着腰钻进来,额角沾着草屑:"陆少卿半个时辰前出了大理寺,进了城南'听风'茶馆。
小的跟过去,看见他和李七十的侄子碰了头——那小子上个月刚替权相运过私盐。"
宋砚的指节捏得发白。
李七十是权相最得力的鹰犬,而私盐案...正是父亲当年不肯伪造的"通匪案"里,被灭口的关键线索。
"终于要动手了吗?"他低笑一声,声音却冷得像腊月的冰。
苏若蘅突然拽他袖子:"铜棺底下有东西。"
宋砚蹲下身,指尖拂去铜棺底部的积灰。
一块巴掌大的木牌露出来,正面刻着"百晓阁"三个篆字,背面是行小字:"真相需破百案,方可照胆。"
他捏着木牌站起身,青灯的光在他眼底流转。
系统界面适时弹出,【终极真相进度:91%】的字样刺得人眼眶发疼。
"宋推官?"王七十六小心唤他。
宋砚望着石壁上父亲的名字,又看了看苏若蘅攥紧的暗桩名录,最后将目光落在那具与陆七十三相似的干尸上。
他伸手抹过脸,再抬头时,眼底的暗火几乎要烧穿密室的石壁。
"明日早朝,"他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字字清晰,"我要请旨面圣。"
苏若蘅猛地抬头。
宋砚冲她笑了笑,指腹着木牌上的刻痕:"就说...臣在大理寺后巷,寻到了失传百年的明镜司遗址。"
青灯突然"噼啪"炸响,爆出几点绿莹莹的火星。
那些火星飘到石壁上,将"元启三年,通匪案真凶:陆"的刻痕映得发亮——最后那个字被火烧过的痕迹覆盖,却仍能隐约看出,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