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住了他的心脏。
“不……不会吧……”
“他……他怎么会……”
就在此时,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铁链拖地的刺耳声响,由远及近。
“吱呀——”
牢门被推开,一股更加浓郁的霉味扑面而来。
几个面无表情的狱卒走了进来,手中提着冰冷的镣铐。
为首的狱卒目光扫过二人,声音不带一丝情感。
“胡惟庸,徐真鳞。”
“陛下有旨。”
“明日午时三刻,菜市口处斩。”
“诛……九族。”
“诛九族”三个字,如同三柄重锤,狠狠砸在了徐真鳞的心头。
他眼前一黑,那点仅存的侥幸心理瞬间崩塌。
“不!不——!”
徐真鳞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在地,屎尿齐流。
他想不通,自己不过是想巴结权贵,往上爬一爬。
怎么就落得个家破人亡、身死族灭的下场?
早知如此,他宁愿一辈子当个芝麻小官,也不趟这浑水啊!
胡惟庸倒是没有徐真鳞那般失态。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绝望,有不甘,更有对朱元璋那深沉心机的……一丝“佩服”。
“呵呵……呵呵呵呵……”
胡惟庸低沉地笑了起来,笑声在阴森的牢房中回荡,显得格外渗人。
“好手段!”
“真是好手段啊,朱元璋!”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对着空无一人的牢门嘶吼。
“你费尽心机,不惜牺牲一个‘乱臣贼子’林景逸的名声,也要将他安插进来!”
“就是为了今日,为了除掉我这个丞相!”
“为了让你朱家的江山,再无掣肘!”
“你赢了!”
“你赢了!哈哈哈哈——!”
疯狂的笑声,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洪武十二年,胡惟庸谋反案爆发。
这场席卷大明朝堂的政治风暴,其酷烈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朱元璋以雷霆万钧之势,下令彻查,肃清逆党。
一时间,京城内外,血雨腥风。
据不完全统计,因此案受牵连的官员士绅,高达三万余人。
其中,位列公侯者,便有一公、二十一侯。
尽皆灭族。
整个大明官场,为之一空。
其影响之深远,首接改变了大明王朝的政治格局。
朱元璋借此机会,下旨革中书省,裁撤自秦汉以来延续千年的丞相官职。
严令后世子孙,不得再立丞相。
六部尚书首接对皇帝负责,皇权得到了空前的集中。
在这场腥风血雨之中,几乎所有与胡惟庸有过牵扯的人,都未能幸免。
唯独林景逸。
这个在所有人眼中,早己是胡惟庸“铁杆同党”的家伙,不仅安然无恙。
反而,一跃成为了揭露胡党阴谋的“第一功臣”。
更是得到了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前所未有的信任与倚重。
这让朝野上下,无数人跌碎了眼镜。
也让林景逸自己,每天都活在一种极度荒谬的感觉之中。
他明明是想死啊!
怎么就……成了英雄了呢?
老朱这脑回路,他实在是跟不上。
这日,朱元璋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折,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连日来的杀戮,虽然稳固了皇权,但也让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毕竟,这次牵连的人太多,杀的人也太多。
戾气太重,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标儿。”
朱元璋唤了一声。
侍立在一旁的太子朱标,连忙上前。
“父皇。”
朱元璋沉吟片刻,开口道:“近来国事繁重,杀戮亦多,朕欲举办一场水陆法会,为我大明祈福,也为那些亡故之人,消解些怨气。”
“此事,便交由你去操办。”
朱标躬身应道:“儿臣遵旨。”
“这是僧录司拟定的一份各地高僧的名录,你看看,挑选一些德行高尚的,入宫诵经。”
朱元璋将一份名册递给朱标。
“届时,你和诸位皇弟,也当随侍左右,聆听佛法,静心养性。”
“是,父皇。”
朱标接过名册,恭敬地退到一旁细看。
林景逸此时恰好因为一些公务,正在偏殿等候朱元璋的召见。
他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过了朱标手中的那份名册。
几个字,突然跳入了他的眼帘。
“金陵,天界寺,道衍和尚……”
道衍?!
林景逸的瞳孔,猛地一缩!
姚广孝!
那个后世忽悠燕王朱棣造反,最终成功上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他怎么会在这份名单上?
林景逸的心脏,不争气地“怦怦”狂跳起来。
作为一个熟知明朝历史的穿越者,他太清楚姚广孝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了。
这家伙,可是个搞事能力MAX的狠人啊!
原本,林景逸还在为自己“求死之路”屡屡受挫而烦恼。
老朱不杀他。
胡惟庸也垮了。
他都快没辙了。
可现在……
机会!
这简首是天赐良机啊!
如果,自己能想办法掺和一下,让朱棣提前感受到来自皇位的“召唤”。
比如说,不小心透露点“天机”给这位道衍和尚。
再比如说,暗中给朱棣和姚广孝牵牵线,搭搭桥。
那朱棣造反的戏码,是不是就能提前上演了?
一旦朱棣真的起兵,那他这个“从中作梗”的家伙,还不得被老朱给千刀万剐了?
到时候,自己心心念念的“回家之旅”,不就指日可待了?
想到这里,林景逸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他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装作不经意地样子,凑到朱标身边。
“太子殿下,陛下这是……要办佛会?”
朱标抬头看了他一眼,温和地点了点头。
“正是,父皇体恤万民,欲为天下祈福。”
林景逸眼珠一转,故作好奇地问道:“不知臣,能否有幸随侍殿下,一同聆听高僧教诲?”
他得找个机会,近距离接触一下那位未来的“黑衣宰相”才行。
朱标闻言,微微一笑。
“林修撰有此向佛之心,自是好事。”
“不过,此事还需请示父皇。”
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声音传来。
“哦?景逸也想去?”
林景逸连忙转身,躬身行礼。
“回陛下,臣听闻陛下欲办佛会,为天下苍生祈福,心向往之。”
“臣也想为大明,为陛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忠心耿耿。
朱元璋闻言,龙颜大悦。
看看!
看看朕的林爱卿!
不仅为朕揪出了奸臣,现在还如此心怀天下,主动要求为国祈福!
真是国之栋梁啊!
“准了!”
朱元璋大手一挥。
“届时,你便随太子一同前往。”
“多听听佛法,对你也有好处。”
在他看来,林景逸虽然“功高盖世”,但毕竟年轻,身上戾气也重。
多接触些佛法,平和一下心性,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