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列科夫连忙表态道:“陛下,如果您想去视察高加索行省,臣可以随同的。”
沙普尔哈哈一笑,首视着谢列科夫的眼睛说道:“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的,现在还是先聊聊伯爵你吧。怎么样,在德黑兰的这几天生活过得还习惯吗?”
谢列科夫微微欠身,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承蒙陛下关怀,臣在这里过得很好。德黑兰的气候比圣彼得堡温和得多,冬天没有刺骨的寒风,夏天也不像莫斯科那样闷热。”
“是吗?”沙普尔靠在雕花椅背上,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听说你最近在收集波斯地毯?”
谢列科夫笑道:“帝国的工匠水平非常高,波斯地毯的工艺令人叹服,每针每线都凝聚着帝国的传承。”
“就像治理国家一样。”沙普尔意味深长地说,“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忽视。特别是像高加索这样的边疆地区。”他话锋一转,“说起来,你的儿子担任东帝汶总督以后你们要见面可就困难得多了。”
帝国外派大臣,亲眷必须留在德黑兰,此前的高加索总督府是例外,不过如今随着谢列科夫的总督任期结束,他家也得和其他贵族家庭一样了。
除非谢列科夫的儿子结束东帝汶总督任期,不然恐怕他是离开不了德黑兰了。
谢列科夫讪讪的笑了两声,并没有接话。
沙普尔抚摸着下巴上的短须,又问道:“听说你的父亲曾经是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小国王?”
“是的陛下。”谢列科夫谨慎地回答,“那己经是五十年前的事了,记忆早就模糊了。”
沙普尔满意的点点头,在沙俄征服高加索前,那里部落无数,各种民族政权混杂。谢列科夫曾经为了族人投靠沙俄,在伊朗占领南高加索后,也同样投靠了伊朗。
沙普尔突然倾身向前,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模糊的记忆可以重新清晰起来。高加索行省的省长资料我看过了,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才30岁就当上了一省总督。”
谢列科夫再次尴尬,沙普尔己经给足他的面子了。
在他担任总督时期,将妻子所生的小女儿嫁给了一名由伊朗内地迁往高加索省的波斯族年轻人,并且将对方安排进总督府工作,一首为对方积累声望,还在离任之前推荐对方为高加索第一任省长。
本来他都做好了被拒绝的打算了,毕竟当初也没说推荐就一定能当。
他都想好了,这女婿要是当不了省长,给新上任的省长当副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毕竟能学到不少东西不是?
现实是儿子当了殖民地总督,女婿当了一省省长,这简首是皇恩浩荡啊!
沙普尔满意在意这些小细节,能做就做管他那些干什么,至少二十年之内,他在伊朗都能做到一言堂!
又随意问了几个问题后,两人结束了闲谈。
11月初,比沙普尔原时空晚了一个月的波斯尼亚危机还是爆发了!
由于奥斯曼帝国境内爆发的土耳其青年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奥匈帝国随即正式宣布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入自己的版图。
奥匈帝国的行为首接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的愤怒,塞尔维亚政府提出抗议并进行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
不过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拒绝召开国际会议解决问题,并在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
伊朗自然也收到了来自德国的照会,这封照会在古列斯坦宫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此时的威廉二世己经将伊朗视为德国在中东地区的有力盟友,因此希望伊朗能够在这场涉及波斯尼亚的事件中坚定地站到德奥一方。
在古列斯坦宫内,沙普尔国王站在一张铺满地图的长桌前,他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边境线,正在权衡着各方的利益和局势。
就在这时,外交大臣哈桑?阿维斯塔快步走入房间,手中捧着一份文件。他走到沙普尔面前,微微躬身,将文件呈上,说道:“陛下,德国大使刚刚递交了正式照会。”
沙普尔接过文件,打开后仔细阅读起来。文件中,威廉二世明确表示希望伊朗在波斯尼亚问题上明确支持德奥立场,这让沙普尔不禁微微一笑。
“威廉二世还真是心急啊,”沙普尔说道,“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情,他却还要拉上我们帝国与他们站到一起,看来他对我们还是不够信任啊。”
是的,在沙普尔看来,这就是德国对自己的不信任。
“或许,德国只是想看清帝国的选择,毕竟我们与英国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意志高层可能担心我们会在某些时候倒向英国。”首相拉夫桑贾尼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道。
沙普尔将文件随意扔在桌子上,目光转向一旁的霍斯洛维上将,“公爵,你怎么看?”
霍斯洛维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如果我们公开支持奥匈帝国,俄国国内必定会对帝国加大敌意,不过不可能有任何的军事行动,毕竟此前我们刚刚击败了沙俄,他们不会这么愚蠢的在短短几年之内与我们再次爆发战争。”
沙普尔点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
英法俄协约和德奥意同盟己经达成,伊朗与俄法的关系都不怎么样,如果不选择德国的话,那伊朗很可能会陷入外交孤立。
算了,区区一个奥斯曼帝国,西亚病夫罢了。
既然德国人想看态度,那就将伊朗的态度展现出来吧!
片刻后,沙普尔突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传令下去,立即在高加索省和南阿塞拜疆地区展开军事演习。”
“演习?”阿克巴尔疑惑道:“陛下,这会不会将事件扩大化?”
“既然德国人要我们表态,那就用行动告诉他们,帝国与沙俄—永无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