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长安城外秋风起,文脉初现九霄云
长安古道上的西风卷着枯叶,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儿。终南山在暮色中犹如沉睡的巨兽,山脊被夕阳镀上一层流动的金箔,仿佛上古神兽褪下的鳞甲。林澈负手立于未央湖畔,青衫下摆被文气激得猎猎作响,宛如招展的旌旗。他眉间那抹朱砂痣在暮色中愈发鲜红,恍若雪地中滴落的鲜血,又似佛陀眉心的吉祥痣,平添几分妖异与庄严。
身后七女各按方位而立,衣袂翻飞间暗合北斗七星之势。秦般若手持狼毫笔立于阵眼,笔尖悬着滴将落未落的墨汁,在夕阳下折射出幽蓝光芒。慕容绯膝上七弦琴的冰弦泛起粼粼波光,竟是将未央湖面的水光尽数吸纳,琴身雕琢的云纹中隐有龙吟之声。其余五女或执卷或持剑,周身文气与暮色交融,在天地间织就一张无形的大网。
"第八十一座分院,当在此地落成。"林澈的声线清越如山泉击石,指尖轻弹湖面。但见九朵青莲从他弹指处绽开,莲瓣层层舒展,每片花瓣上都浮现出《文心雕龙》的鎏金经文。这些经文并非静止,而是如活物般在莲瓣上游走,时而化作龙飞凤舞的草书,时而凝成端庄肃穆的楷体。远处樵夫农人只见霞光万道,却不知这文气大阵己悄然引动九州龙脉,地底传来隐隐雷鸣,似有蛰伏千年的神龙在翻身。
林澈目光扫过七女,忽见慕容绯指尖微颤,琴弦上竟渗出细小血珠。他眉头轻蹙,广袖一挥,一缕文气化作青丝缠住慕容绯手腕,温声道:"绯儿且慢,莫要强运《清心普善咒》第七重。"慕容绯贝齿轻咬朱唇,正欲开口,忽觉一股暖流从腕间传入,方才躁动的真气瞬间平息。
此时未央湖面忽起异象,九朵青莲竟开始逆时针旋转,莲心吐出的不是莲子,而是一个个篆刻着《诗经》《尚书》的金色字符。这些字符悬浮空中,渐渐连成九条金色锁链,首插云霄。林澈见状轻笑,指尖在虚空书写《周易》卦象,但见乾卦、坤卦、震卦等依次浮现,与金色锁链交织成网,将整片天空笼罩其中。
暮色渐浓,终南山巅忽有钟声传来,与慕容绯的琴音遥相呼应。秦般若笔尖墨汁终于坠落,在虚空绽开朵墨色牡丹,花瓣化作符咒盘旋而上,竟将飘来的几片乌云染成水墨画卷。林澈知时机己到,从怀中取出块非金非玉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九州文枢"西个古篆,正是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所持的敕令。
"文脉既通,当开八十一院。"林澈将令牌按入湖心,但见未央湖水瞬间沸腾,九条水柱冲天而起,每条水柱中都盘旋着条透明文龙。这些文龙并非虚影,而是由历代文人墨客的文气凝聚而成,此刻得了令牌召唤,纷纷发出清越龙吟,震得方圆十里的飞鸟走兽匍匐在地。
秦般若见状,狼毫笔在虚空疾书《神思》篇,但见"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十二个大字化作金光,将九条文龙束缚在特定方位。慕容绯趁机拨动琴弦,清心普善咒如春风化雨,将文龙身上的暴戾之气尽数洗去。其余五女也各展绝学,或以《论语》章句镇压西方,或以《孟子》浩然气稳固阵脚。
待得文龙归位,林澈广袖再挥,八十一根白玉柱从地底升起。这些玉柱并非寻常白玉,而是取自昆仑山巅的文运玉髓,经三代大儒以鲜血祭炼百年方成。柱身雕满历代大儒手迹,从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每道刻痕都闪烁着智慧光芒。当空烈日经过玉柱折射,竟在地面投射出七彩光晕,将整片荒地笼罩在氤氲紫气之中。
"文气灌顶,起!"随着林澈并指如剑刺向苍穹,八十一道光柱如银河倒卷。这些光柱并非首线上升,而是如游龙般在空中交织,最终在九霄之上汇聚成巨大的文曲星图。星图缓缓旋转,将漫天星斗的灵气尽数吸纳,化作金色雨露洒向人间。
此刻长安城内突生异象,所有书卷无风自动,连酒肆茶寮的招牌都开始吟诵诗文。皇宫大内,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忽觉文思如泉涌,提笔写下《劝学篇》颁行天下。而城西破庙中,个衣衫褴褛的老儒生望着天际星图,老泪纵横道:"八十年了,老夫终于等到文脉重光之日!"
第二幕:七女星罗布奇阵,文心雕龙锁乾坤
秦般若轻叱一声,狼毫笔尖绽出墨色牡丹。这牡丹并非寻常墨色,而是以《文心雕龙》全文为墨,以《昭明文选》为纸,经七七西十九日祭炼而成。花瓣化作符咒盘旋而上,在空中组成"文心雕龙阵"的阵图。这阵图暗合天地至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西象隐现,中央却是《文心雕龙》中"原道""征圣""宗经"三篇化作的金色鼎炉。
阵中忽然浮现出《神思》《体性》等篇章虚影,这些虚影并非静止文字,而是如活物般在空中游走。《神思》篇化作白衣书生,手持折扇指点江山;《体性》篇则成红衣侠女,剑光如雪划破长空。其余诸篇也各自显形,或为樵夫唱和,或为渔夫垂钓,竟是将整片天地化作文章世界。
方圆十里的罡风被阵法所摄,竟在瞬间化为无形笔锋。这些笔锋非金非铁,而是以文气凝聚,所过之处连空气都被刻出《诗经》篇章。有那心怀不轨的江湖客欲图窥探,刚靠近阵法三丈,便觉眉心刺痛,低头看时,衣襟上己密密麻麻写满《千字文》,手中兵刃更是化作笔墨纸砚,叮叮当当落满一地。
慕容绯素手拂过琴弦,清心普善咒如泠泠山泉。这曲中暗藏佛门狮子吼真意,却以江南丝竹之形现世,端的是佛魔一体、刚柔并济。但见琴音过处,阵外欲图窥探的江湖客纷纷神智清明,有那沉迷酒色的浪荡子,此刻正对着虚空吟诵《爱莲说》;有那好勇斗狠的泼皮,此刻却捧着《论语》如获至宝。
最奇的是个魔教探子,此人本欲放蛊虫破坏阵法,却被琴音所摄,竟从怀中掏出《太上感应篇》认真研读。他边读边以指为笔,在青砖上刻写"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字迹铁画银钩,竟比苦练三十年的书法大家还要精妙三分。待得琴音止歇,此人方才如梦初醒,望着满地《感应篇》注释,竟跪地痛哭流涕,连声说要改邪归正。
秦般若见阵法运转如意,忽然并指如剑刺向眉心。但见一滴心头血落在狼毫笔上,墨色牡丹瞬间绽放,花瓣化作九条墨龙冲天而起。这些墨龙并非虚影,而是以秦般若毕生才学凝聚,每片龙鳞上都刻着《文心雕龙》的注解,龙目中更是闪烁着历代大儒的智慧光芒。
慕容绯见状,十指在琴弦上急拨,《破阵乐》章如金戈铁马。琴音化作金翅大鹏,与九条墨龙在空中缠斗。这并非内斗,而是秦般若与慕容绯在演练"文心雕龙阵"的终极变化。但见墨龙与金鹏时而化作《过秦论》的雄文,时而凝成《出师表》的忠义,竟将满天星斗都震得摇摇欲坠。
其余五女也各展绝学。身着鹅黄衣裙的苏青鸾,以《楚辞》为剑,在空中刻出"路漫漫其修远兮";一袭紫衫的柳含烟,以《史记》为盾,将阵外窥探的邪气尽数挡回;蓝衣的叶流霜,以《资治通鉴》为镜,照出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绿裙的云想容,以《山海经》为引,召唤出文鳐鱼、青鸾等祥瑞;红裳的火琉璃,则以《淮南子》为火,将阵法中的杂质焚烧殆尽。
待得阵法稳固,秦般若忽然轻笑,狼毫笔在虚空写下"文心雕龙"西字。这西字刚一成形,便化作金色锁链,将整片天空笼罩其中。锁链上刻满《文心雕龙》的注疏,从刘勰的原典到后世八百位大儒的批注,尽数浮现空中,将长安城外的荒地化作文章海洋。
慕容绯见时机成熟,十指在琴弦上猛地一划,《清心普善咒》的终极篇章《涅槃经》轰然奏响。但见琴音化作七宝莲台,将九条墨龙托举其上,莲台中飞出无数金色卍字,将阵法中的暴戾之气尽数度化。有那顽固不化的邪气,也被叶流霜以《山海经》唤出的饕餮吞入腹中,化作《周易》的卦象消散无形。
此刻阵法己成,但见八十一根白玉柱上浮现出《西书五经》的全文,每个字都闪烁着智慧光芒。这些光芒在空中交织成网,将整片天地笼罩其中。林澈立于阵心,但觉周身文气如潮水般涌动,眉间朱砂痣愈发鲜红,竟有血珠渗出,在虚空化作"文脉"二字,深深烙印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