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抖音,万界观看

第32章 三,二,一,点火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刷抖音,万界观看
作者:
侠盗牛仔
本章字数:
4406
更新时间:
2025-05-08

“五,西,三,两,幺,点火”伴随着一阵倒计时,一个白色的巨大火箭发射的视频,出现在天幕上。

.........

“这是什么,看着比上次阅兵看见的东风41还大,是龙国新式武器吗?”秦始皇问道。

...........

“这个巨大的白色物体,比前几次出现的物体还要大,恐怕威力也不容小觑啊。”朱元璋此时在御花园里马皇后一起看天幕。

..........

视频经常,

“天舟”一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为范南伯寿》,原句为“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词中的“灵槎”指往来天地的星汉之舟,与天舟货运飞船寓意天地间往来的星汉之舟相契合。”

近期天舟六号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点准时点火发射。

...........

南宋位面,

此时辛弃疾还在田里辛勤劳作,忽然抬头看向天幕,里面居然有自己的词,有一瞬间的恍惚。

旁边农忙的人和他聊天,“你年少如此英姿,如今在家中复闲,难道不遗憾吗?”

”哎,人生在情,当以利田为先,只有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这个国家才能谈发展。”

..........

视频继续,

神舟,天舟载物,神舟载人,神舟既有舟同舟的含义,也有着神舟腾飞的意义。

从1999年的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航天,21小时的太空之旅,地面监测室气氛凝重。当飞船成功着陆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开始激动。

因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中国航天人叩响星辰大海的第一声,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随着“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再到即将返回的地球的神舟十五号,这艘神奇的大船一首在摆渡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把我们龙国人的航天梦抵运至灿烂星河,

............

大秦位面,

“我嘞个骚刚啊,现在居然能送人上天了,是真正的上天啊!”始皇帝揉了揉眼睛,看见杨利伟所坐航天器安全抵达太空,然后又安全回来的视频。

“真是感慨莫名啊!,咱们路上还没玩明白,后世就上天了?”李斯此时也是震惊的不能自己啊。

...........

回到视频这边,接下来介绍天和,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基地一飞冲天,龙国航天又取得巨大进步。

天和一词最早出自《庄子.知北游》

“若正汝形-汝视,天和将至。”

核心舱取名天和,寓意着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龙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理念。

.........

大唐位面,

“好,好啊,这才是一个大国的风范啊,绝不恃强凌弱,但是也不能怕事,如果谁敢犯我领土,看咱怎么灭了他。”李世民紧握拳头。

“后世之人果然有些本事,这都能被他们给造出来,真是厉害!”房玄龄紧盯天幕发出感慨。

.........

回到天幕这边,视频继续。

我国的航天史可以说是非常艰辛。

1956年的燕京早春,寒风中还带着刺骨的凉意。

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钱老摊开泛黄的图纸,眉头紧锁。

他刚刚从漂亮国归来,怀揣着振兴龙国航天事业的梦想。

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国内几乎没有任何航天工业基础,连最基本的精密仪器都难以制造。

“钱教授,苏联专家发来的资料,很多关键数据都缺失了。”

年轻的技术员小张抱着一摞文件,神色焦虑。钱老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靠别人永远不行,咱们自己算!”

就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研人员,在缺乏计算机的情况下,用算盘和计算尺开始了艰难的运算。

纸张在笔尖沙沙作响,演算的公式铺满了整个房间。

为了验证一个数据,他们常常要反复计算十几遍,手指被磨出了血泡,眼睛布满血丝。

............

大明位面

“看看,让那些文武大臣都特娘的好好看看,什么才是为国为民,咱不要求学习人家的水平,你学学人家那工作态度也行啊!”

老朱此时歇斯底里的在那吼。

“一天天的,心思只会用来对付我!哼!!”很显然,杨宪的事把老朱伤的很深。

..........

回归正题,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全部撤走,还留下嘲讽:“没有我们,龙国人20年也搞不出导弹!”

面对巨大的压力,科研团队反而更加坚定。那年冬天,在西北的荒漠中,寒风如刀,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下,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我们的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脊梁!”钱学森的话,激励着每一个人。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成功发射。

当导弹拖着尾焰划破长空时,在场的科研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枚导弹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更点燃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希望之火。

.........

“果然,求人不如求己啊!”朱棣在那感慨莫名。

朱高炽上前“是啊,只有自己努力了,得到的结果才是自己想要的,求爷爷告奶奶的,得到的是人家不要。”

...........

时间来到1970年,科研人员经历了重重险阻,终于造出“东方红一号”。

发射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发射场。卫星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科研人员却在雨中坚守,检查每一个设备,确保万无一失。

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悠扬的《东方红》乐曲通过卫星传遍世界。那一刻,龙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龙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大明位面

“牛掰啊,咱这些华夏子孙,当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啊,咱感到骄傲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