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咱的这个心啊,被你们伤的够够的了,你们说,咱给你们多少次机会了?”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下面的人,眉毛横飞,唾沫满天飞。
“咱记得,咱说过,淮西勋贵这西个字是会杀人的,可是你们呢,不知廉耻,变本加厉,
是不是一个个都觉着,这个天下是你们打下的,就该你们享受啊!!!”
“你们是不是忘了,你们为什么造得反,你们是不是也想别人造你们的反才甘心,现在好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甘心了吧!”
众人己经紧趴在地面上,就一个人在那腰板子挺的邦邦硬,那就是刘伯温。
朱元璋见此,连忙转过来“小友啊,这个刘伯温最后结局怎么样了?他对咱应该是忠心耿耿的吧?”
“他不仅仅忠心耿耿,你们老朱家还对不起人家呢!”林逸开始为刘伯温打抱不平。
“这,这怎么会,咱怎么会对不起人家啊?”老朱也纳闷了
“哎,多说无益,看天幕吧。”
...........
此时天幕突然出现一个标题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他,是可以与诸葛亮张良比肩的一代明臣,辅佐朱元璋扫平天下,一统江山,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天文地理阴阳风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
大秦位面,
“这个刘伯温评价居然这么高,但是这个诸葛亮和张良是谁啊,不认识。”
秦始皇疑惑道。
..........
大唐位面,
“哦?,这么多头衔,看来是一位奇人啊,看来这个朱元璋运气蛮不错的,能得到这样的人才,难得。”
李世民显然是酸了。
...........
大明位面,朱元璋时期,
“伯温啊,看来后世挺喜欢你的啊,评价居然比咱都高。”朱元璋玩味的说。
“可是咱哪里对不起他啊?”
“不急,慢慢看。”
........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1311年出生于浙江青田(今浙江省文成县),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帝师”“王佐之才”。
刘伯温自幼天赋异禀,12岁考中秀才,14岁入府学读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兵法、术数。23岁考中进士。
踏入仕途,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但因不满元末官场腐败,他多次辞官归隐,潜心著述,期间创作了《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社会弊端,展现其治国理念。
在1360年,刘伯温受朱元璋邀请出山,成为其核心谋士。
他献上《时务十八策》,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后图元廷”的战略方针,为朱元璋统一天下提供了战略指导。
...........
大明位面,朱元璋时期,
“不错,刘伯温确实做到了上面的事。”
朱元璋没有否认。
“可是.......”
朱元璋还想说什么,突然被林逸打断了。
“继续看。”
说完一众人开始看着天幕。
.........
视频继续,
在鄱阳湖大战中,刘伯温提出“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策略,利用地形优势设伏,助朱元璋以少胜多击溃陈友谅。
他还参与策划平定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以及制定“先取山东,再攻大都”的北伐方略,为明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政治贡献: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定《大明律》,整顿吏治,主张严惩贪腐。
他还提出“德政为主,刑法为辅”的治国理念,强调法律需服务于德治,并协助朱元璋审理大量冤案,推动司法公正。
同时,他参与制定《军卫法》,推行“寓兵于农”政策,成为明朝军事体系的核心。
在朱元璋称帝后,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
大秦位面,
“这个刘伯温,原来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啊,可以可以,这个朱元璋,走狗屎运了吧?”
始皇帝也有些羡慕了。
..........
继续,
然而,因性格刚首、执法严明,他得罪了不少权贵,如丞相胡惟庸,逐渐被朱元璋猜忌。
1371年,刘伯温告老还乡,隐居青田。但即便归隐,他仍遭监视。
1375年,胡惟庸借朱元璋旨意赐药,却被胡惟庸下药,刘伯温逝世,享年64岁,但正史记载为病逝。
而且可恶的是当刘伯温的儿子刘涟用人力把他父亲灵柩送回青田老家埋葬时,竟然没有人敢去吊唁。
可是淮西勋贵们还在其灵柩上燃放爆竹表示庆贺。
也就宋濂吕昶两位大臣前去相送。
...........
大明位面,朱元璋时期,
刘伯温看着自己的结局,一阵唏嘘。
“皇后,臣只答应你相助皇上五年,如今也快了啊。”
刘伯温对自己的遭遇,其实也料到了,所谓伴君如伴虎。
马皇后看着这个天幕,也是眼边挂着两行热泪。
“皇上,你就恩典刘伯温,让他回归青田吧!!”
“好吧,那剥夺其爵位,俸禄降一半,刘伯温,你就回你的青田吧。”朱元璋大袖一挥。
“另外,你们这些淮西勋贵最好不要有什么动作,要不然,咱的屠刀会来找你们的!!”
众淮西勋贵被吓的紧紧的趴在地上。“皇上,臣等不敢。”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
“好了,还有一段没有看完呢,接着看。”
众人听着林逸的话,连忙抬头看天幕。
..........
视频继续,
刘伯温生前地位并不显赫,明正德年间,他被追封太师,谥“文成”。
嘉靖时更配享太庙,成为文臣典范。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被神化为“半仙”,能呼风唤雨、预知未来。
《烧饼歌》被誉为其预言奇书,不过其真实性存疑。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政治理念和军事才能对明朝开国影响深远,成为中华文化中智慧与谋略的代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