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跟着老张来到位于开发区的一家电子厂。厂区很大,几栋灰色厂房整齐排列,门口保安严格检查进出人员。
"张主任,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孩子。"老张把邵小伟引荐给一个西十多岁的男人。
张主任上下打量邵小伟:"多大了?"
"十六...不,十七了。"邵小伟紧张地撒谎,声音有些发抖。
张主任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拆穿:"跟我来吧,先体检,合格了今天就能上岗。"
体检很简单,主要是检查有没有传染病和明显残疾。通过后,邵小伟领到了工装和工牌,被分到了组装车间。
"你的工位在这里,负责检查电路板上的元件是否齐全。"车间组长是个严肃的中年女人,语速很快,"每小时必须完成定额,质检不合格要返工。"
邵小伟懵懂地点点头,看着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传送过来的电路板,感到一阵眩晕。
"中午十二点到一点休息,下午五点下班,加班另算。"组长说完就走了,留下邵小伟一个人站在工位前手足无措。
旁边的老工人看他一眼,小声提醒:"快动手啊,板子都堆起来了。"
邵小伟慌忙开始工作,按照培训的要求检查每一块电路板上的电容、电阻是否齐全。动作慢了几拍,流水线上的半成品就堆积起来,引来组长严厉的目光。
"新来的,手脚麻利点!"
中午吃饭时,邵小伟端着餐盘坐在角落,食不知味。食堂嘈杂拥挤,饭菜油腻,和家里妈妈做的完全没法比。
下午的工作更加难熬。长时间盯着细小的电子元件,邵小伟的眼睛又酸又涩;保持同一个姿势,腰背僵硬疼痛;车间的噪音和电子产品的气味让他头痛欲裂。
五点钟,组长宣布今天要加班两小时。邵小伟几乎要哭出来,但还是咬牙坚持。晚上七点半,他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厂区,看到父母早己等在门口。
"怎么样?累不累?"依依妈妈急切地问,伸手想接过儿子手里的包。
邵小伟躲开了:"还行,不累。"他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抖的手和苍白的脸色。
回到出租屋,依依妈妈热-好了留的饭菜。邵小伟狼吞虎咽地吃着,突然说:"我住厂里宿舍吧,包吃住,还能省交通费。"
依依妈妈手一抖,筷子掉在桌上:"宿舍条件怎么样?几个人住?"
"八人间,有空调。"邵小伟低头扒饭,不敢看母亲的眼睛,"明天我就搬过去。"
夜里,依依妈妈翻来覆去睡不着,听着丈夫均匀的呼吸声,眼泪悄悄滑落。她轻手轻脚地起床,借着窗外路灯的光亮,看着儿子熟睡的脸庞。才十六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明天就要开始独立生活了。
第二天一早,邵小伟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跟着父母再次来到电子厂。宿舍楼在厂区后面,八人间,上下铺,虽然简陋但还算干净。
"妈,你们回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邵小伟把包放在指定的床位上,强作轻松地说。
依依妈妈红着眼眶,把一袋煮鸡蛋和苹果塞进儿子包里:"饿了就吃,别省钱。"
依依爸爸拍拍儿子肩膀:"好好干,但也别太勉强。有事就给家里打电话。"
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邵小伟终于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他赶紧用袖子擦掉,深吸一口气,走向车间。今天,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与此同时,依依妈妈和依依爸爸也回到了早餐店,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忙碌。和面、炸油条、包包子、招呼客人...工作枯燥而繁重,但想到远在老家的女儿依依和己经开始工作的儿子,他们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晚上收工后,夫妻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