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风帆引导着客人参观海马岛,沿着一条小路翻过山坡,眼前豁然开朗,村庄、沙滩、礁石、大海一览无余。
海风从大海向岛上吹来,带着淡淡的海水咸味,中间夹杂着花草香味。
岛下海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向岸上涌来,拍打在褐色的礁石上,激起飞溅的水花。
涛声阵阵,打破海岛静谧,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山坡前一座海龙王庙,古建筑结构,红墙青瓦,有前后殿,东西厢房,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向风帆介绍,这座庙是三年前村民集资所建,原来的古庙在文革期间被拆毁。
庙前有两棵粗壮银杏树,是明朝遗民栽种,现在有三百多年树龄。
众人沿着古老石阶而下,前方平地出现两个大石窝子。
向风帆说是先民采石地点,里面储存着雨水,供村民生活使用。
大家都佩服先民意识,没有破坏山峰,从地下采石,同时满足建筑和储水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沿着向西小径进入村里,村民房前屋后栽树种菜,郁郁葱葱,与房屋相得益彰。
村中道路大多是青石板铺设,几乎没有空地。
青石垒成的墙体和白色的海草屋顶,上面还有少量青苔点缀,看起来古朴厚重。
有的房屋主人搬出去,长久不住人,屋顶坍塌,房屋及院墙上挂满了爬山虎绿叶,藤蔓伸展交叉缠绕,叶子互相依偎,如同给建筑物穿上翠绿外衣,看起来别有韵味。
村庄街道不规则,宽敞处放着古老石臼,村民用来捣碎谷物。
旁边青石上坐着三位老人,憨厚地看着客人,脸上表情淳朴好奇。
向风帆自豪地说道:“俺村村风特别好,祖先传下来的,没有人打架斗殴,没有小偷小摸,鸡鸭随便在街道上走动,晚上睡觉,门都不用上锁。
有的年轻人不守规矩,破坏公共财物,或者乱扔垃圾,长辈老人们会把他批评哭了,让他再不敢做错事。”
高总赞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海马岛数百年历史文化沉淀,村民代代相传。”
曹总赞道:“村风良好也是海马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侯胜利点头道:“海马村可以作为乡村传统美德教育典范。”
众人说笑着走出村庄,来到村西的山脚下,沿着崎岖山路走到半山腰,一道用石头垒成残墙呈现在眼前。
这道墙使用的是山上不规则石块,依山势建设,把山包围起来。
弧形城门洞用大石块垒筑,看起来相当结实,上方小石块间长出杂草、小树。
穿过城门洞,走了一段石阶路,进入一片平地。
通过残存的墙壁或者地基,地上残存的碎砖烂瓦,能够依稀看出原来建筑物结构,有伙房、宿舍、储存室等建筑物,还有操练场。
在生活区有一个大储水池,收集从山上流下的雨水。
池内及边缘长满青苔,三只蛤蟆在水中游动。
古堡背靠山崖,上面有石刻,由于年代久远,涂料掉色,看不清字迹。
向风帆说是明朝驻石堡官兵所刻,内容是关于石堡建设经过。
“明朝嘉靖年间,小股倭寇盘踞海马岛,不仅打劫过往船只,还上岸烧杀掳掠。
戚继光将军派兵消灭了这伙倭寇,收复了海马岛,为了防止倭寇卷土重来,便依山修建石堡,派官兵驻守,多次击退倭寇进攻。”
侯胜利感慨道:“我第一次游览这座古堡,看到这些残存古建筑,听到历史传说故事,感觉岁月变迁,也感受到古堡濒临消失,不加以保护,很可能会完全消失。
古堡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仿佛看到先辈在此浴血奋战,抵御外敌。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挽救古堡历史遗迹,传承先人保家卫国精神。”
李远方附和着说道:“可以利用开发海马岛机会,修缮、复原古堡建筑物,在山崖石刻涂上红色涂料,开发成旅游景点,这是保护古堡的长久之道。”
众人站在古堡遗址,远眺波光粼粼的海面,岛边月牙形金色沙滩、褐色礁石群,近望错落有致的民居,全岛景色尽收眼底。
高总兴致勃勃地说道:“海马岛风景如画,这个古堡完全可以复原,让游客领略古代军事防御工事。”
侯胜利强调:“海马岛是明朝抵御倭寇的前沿阵地,这段故事要深入挖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李远方点头道:“岛屿旅游业灵魂是特有传统文化与风俗,海上古堡抗击倭寇及明朝遗民传统能够激起游客兴趣,这也是海马岛特有的旅游资源。”
曹总豪气地说道:“海马岛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必须进行大开发,才能让这块宝玉绽放出灿烂光彩。
现在,岛上基础条件太差了,不仅出行非常不方便,居然没有通讯设施。
依靠自己发电并非长久之计,靠收集雨水也不行,必须安装海水淡化设备。
解决了交通、通讯设施,还要建设酒店宾馆,保证游客吃饭住宿。
接着要建设娱乐设施,这要看海马岛的定位,是发展度假休闲,还是发展娱乐观光,根据不同功能,发展不同旅游项目。”
侯胜利赞扬道:“曹总对岛屿旅游开发很有经验,讲得很专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是岛屿旅游开发必要条件,能够保证游客安全、愉快地往返岛屿旅游。
请各位老总放心,海山县委、县政府会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通上海底电缆,解决岛上电力供应、通讯、电视等困难。”
向风帆听得眼睛发亮,激动地说道:“多谢侯书记!村民主要靠海上捕捞、养殖,经济比较富裕,只是苦于基础设施太差,孩子上学都很麻烦,很多人搬走,村子越来越萧条。
早点解决这些问题,俺们就可以过上现化代生活,也能留得住村民。
俺们尽管是明朝遗民后代,但是并不封建保守,欢迎各位老总来海马岛搞旅游开发。
不但可以把这里建设得更加美丽繁荣,为村民生活提供方便,而且大家还可以借助旅游,开渔家乐之类饭店,或者卖纪念品挣钱发财。”
侯胜利表扬道:“向书记对发展旅游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说明思想开放包容,有远见卓识,善于接受新生事物。
海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好,与你思想认识水平高又能踏实做事有很大关系。
发展旅游业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兴旺繁荣,为乡亲们创造更好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和整体文明素质,有利于解决养老、儿童教育等深层次社会问题,增强幸福感、安全感。
村干部要加强宣传,使乡亲们接受发展旅游业思想,不能认为发展旅游业是开发商的事,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发展旅游业,跟随开发商赚到钱。
当乡亲们收入大幅提高后,村里的人就能留下来,离开村子的人也能返回。”
向风帆急忙说道:“请侯书记放心,俺一定把您的指示传达到每家每户,做通乡亲们思想工作,积极支持和参与发展旅游业。”
他陪着客人离开古堡遗址,先来到沙滩。
大家脱下鞋袜后,光脚踩在又细又软的沙子上,呼吸着咸腥味的海风,把脚浸入海水中,感受着海潮带动沙子流动,脚心痒痒的,感觉特别舒服。
来到沙滩东面的礁石处,村干部己经准备好钓鱼杆,挂上鱼饵。
侯胜利与高总、曹总人手一杆,坐在礁石上钓鱼。
李远方与谭总换上高筒水靴,提着篮子,手持小锄,来到礁石东边的浅滩赶海,正好是退潮之时。
靠近岸边的地方露出沙土,深水区也变成浅水区。
两人走到浅水区,用小锄掘开沙土,待搅动的浑浊被海水冲走,发现黑色的淤泥中有五、六个花蛤。
土质肥沃的原因,花蛤个大。
他们用手抓起花蛤,在海水中简单清洗,放入篮中,不多时就盖住篮底。
把篮子在海水中往复筛动,很快就把花蛤清洗得干干净净。
看着篮子里一层肥大的杂色花蛤,很有收获感。
李远方趁机问道:“我看谭总似乎对开发海马岛兴致不大?九齿钉耙山都能开发成功,为什么就不能开发条件更好的海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