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西市东门后,张猛将杜迁扶上了马车,就驾着这辆王记酒坊的车来到了延寿坊。张猛将杜迁送到家门口,将人交给了七娘,然后说声:“告辞!”就驾着车去光德坊找王东去了。
七娘将满身是伤脸色苍白的丈夫搀扶到床上躺下后,就去后墙根的棚子里烧水。
过了一会,在外面玩耍的小月推门走进了屋子,见到杜迁躺在床上,就跑到了床前问道:“爹爹,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家啦?有没有给我买饴糖?”杜迁对着她笑了笑,不小心牵动了脸上的伤口,咧了咧嘴不由自主“诶呦”叫了一声。
小月吃了一惊,这才看见杜迁脸色苍白,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小身子就颤抖起来,她俯身抱住了父亲的腿,把脸紧紧贴在了父亲的衣服上。
杜迁抬起手摸了摸女儿的头:“没事,爹爹只是摔了一跤。”
这时,七娘走了进来。她把烧好的热水端到了床头的矮几上,回过头问道:“都伤成这样了,还说没事?到底发生了什么?”杜迁叹了口气,就将今天在西市的遭遇简单说了一遍。
七娘听了后,问道:“是虞氏饮子店?”,“是!”,得到了杜迁肯定的回答,虞七娘安静了好一会后,突然说道:“我会去找他们算一算这笔账的!”杜迁摇了摇头:“七娘,外面的事情我自己会去解决的。你安心在家,带好孩子!”
七娘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为他擦洗起伤口来。在七娘进来后就乖巧地坐在一旁的月儿,这时也凑上前来,抓起盆子里的碎布,用力拧干后递给七娘。
将杜迁全身擦洗干净后,七娘就在每个伤口上都抹了一些药膏。
折腾了有一个多时辰,小玉儿躺在床里侧早己睡着,七娘将哭闹的婴儿哄睡了之后,己感觉很困乏,不一会也睡着了。
杜迁却迟迟无法入睡!
他受伤的身体疼痛难忍,心里也充满了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白天经历过的场景也像走马灯似的在脑子里转个不停。
一晃三天过去,杜迁的伤势大有好转。
这天早晨,晨鼓刚歇,他便从延寿坊出来了。小跑着来到王记酒坊,和看门伙计打了声招呼,就快速走进了饮子房,略作清理打扫后,就开始调制饮料。
在养伤的三天时间里,他仔细分析了绿豆饮和薄荷饮的配方,他觉得口味还是可以调整得更好一些的,但在口感更好的前提下,还得考虑尽量降低成本。
今天,他就按照设想的方案,先集中精力优化薄荷饮和绿豆饮的配方。
他最早调制的饮料配方,是延续了他当纨绔时不惜成本只求美味的思路。所以,最早调制出来的五色饮五香饮,就算卖得出去,也是做的亏本生意。因为他现在面对的客户都是平头百姓,他们对价格是很在乎的,他们要的就是价廉物美,这样高成本的饮料,他只能亏本才卖得掉。
但这些天他也觉得,他原来的圈子里非富即贵的那些人,为了喜欢的东西会不惜血本的掏钱,所以,这些人的生意也还是要做的。最初花掉的那么多精力和成本,也不会白白浪费的,调制出来的这些高成本的五香饮五色饮,就留着给这些富家子弟们喝吧!
调整好绿豆饮和薄荷饮的配方后,他开始尝试调制一种新的饮料——茉莉茶饮。
茉莉茶饮的灵感来自于他曾经在洛阳喝过的一种花茶。他记得那种茶配置很简单,成本也低廉,却是清香扑鼻,入口甘甜,回味无穷。于是,他决定将茉莉花与茶叶结合,调制出一种既有茶香又有花香,制作工艺又比较简单的饮料。
今天,王东一反常态的频频关顾饮子房。
在杜迁调制饮料的过程中,王东时不时就过来看看,还不断提出一些建议。
杜迁在第一次调制出茉莉茶饮时,王东就过来尝了一口,然后皱了皱眉头说:“杜迁,这茉莉花香太浓了,完全盖过了茶的味道,有些喧宾夺主了。”
杜迁也尝了尝,点了点头说:“您说得有道理,我犯了老毛病,又往五香饮的路子上去了,我再调整一下。”
经过多番尝试,杜迁终于在第二天下午,调制出了一款口感平衡的茉莉茶饮,成本稍微比绿豆饮和薄荷饮高了一点,可也在可控范围之内。王东再次品尝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次不错,茶香和花香相得益彰,口感也很清爽。”
“我觉得,这款饮子你可以卖得稍微贵一点,这样就有个层次出来,可能会卖得更好一些。不过这只是我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王东说道。
“我会考虑您的建议,但我觉得现在还是先卖相同价格比较好,眼前少赚点没关系的!”杜迁回答道。
王东笑着点点头,没再说话。
几天后,杜迁的伤势己完全恢复,新饮品的工艺流程也己摸索成型。
他再次挑着担子出现在西市。
这一次,他只带了绿豆饮、薄荷饮和新调制的茉莉茶饮这三种饮料。
他选择了一个人流较多的街口,放下担子,挂上竹筒,开始叫卖。
很快,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问道:“你这饮子怎么卖?”
杜迁笑着回答:“一文钱一壶,要不您先尝尝?”
男子点了点头,杜迁倒了一碗茉莉茶饮递给他,男子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之色:“这味道真是不错,既有茶香,还有花香,又是香醇又是爽口!”
杜迁心中一喜,连忙道:“这是新调制的茉莉茶饮,您喜欢的话,可以多买几壶带回去。”
男子点了点头,掏钱买下了三竹筒的茉莉茶饮。
随着时间推移,杜迁的摊子前渐渐围满了人。不少人尝过他的饮料后,纷纷掏钱购买。杜迁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就这一个街口,不到一个时辰,他带来的饮料就卖了个七七八八。
杜迁准备挑着剩下的一点饮料,在西市里面多转几个地方,看看是不是有更合适的摆摊子的地点。
他沿着南街向西走去,不一会就来到了南街和西街的十字路口,然后向右拐到了西街。沿着西街东侧的铺面继续往北走了一段路后,他看见街对面的西街西侧,一间标着“长林”字号的药材铺和相邻的“董记”瓷器铺之间,临街有堵约两尺的墙,在这个位置设摊,不会遮挡住身后的铺子。他就挑着担子走了过去,将担子放在了墙脚。
放下担子后,他走到街正中仔细观察了一会附近的情况。
从他的担子这里往北去,是一溜儿的瓷器铺,往南,则是一排十几间的药材铺,药材铺再往南,是密密麻麻的杂货行。与瓷器铺隔街相对的,是一大串的法烛铺;药材铺的街对面,则是一长排的铁器铺子。
杜迁回到木桶担子旁,又开始叫卖起来。
刚喊了一小会,只见从南面走过来三个人,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十七八岁的公子哥,后面跟着一位穿一身鹅黄襦裙的少女,身材极好,戴着一顶毡帽,帽檐垂下密密的黑纱,遮住了脸看不清容貌,想来必是极美的。少女后面跟着个娇小玲珑的小丫环,仔细一看却是认识的,正是吴宝念念不忘的小翠。
小翠眼一瞥,看见了杜迁,愣了愣后,微一点头,就紧跟着前面的一男一女走入了长林药材铺。
杜迁继续叫卖着。
过了一小会,小翠从铺子里出来了,他笑着对杜迁说:“杜大哥,我家林大哥想和你见面聊聊,要不,你先把担子挑进里面去吧”,小翠说着就上前要帮杜迁搬东西。
杜迁赶忙摇手道:“别别,这怎么好意思,先放这里吧,又不是贵重东西!”
“不是的,杜大哥,是我家小姐想喝你的饮子,挑进去吧,没事的,林大哥人很好的。”
杜迁略一沉吟,就挑起担子跟着小翠走进了药材铺。
小翠领着杜迁穿过铺面来到了里面的客厅,放下担子后他抬起头来,一双笑眯眯却深邃有若浩瀚星空的眼眸映入了他的眼帘,他愣了愣,定睛再看,那眸中深邃的星空转眼间己消逝,这双眼睛里透露出来的,己是一股很柔和的光。
这是一种让他感到熟悉而亲切的眼光!
他在王东的眼里看到过很多次!
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仿佛来自九天的光!
杜迁一时之间有些神情恍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