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有三绝:
一是宝马“照夜玉狮子”。
二是“朱缨丈二枪”,天下无双。
三是“百步穿杨”,箭术不在花荣之下。
这一箭,只要一放手,宣赞是必死无疑。
史文恭把箭的准星往下挪了挪,对准了宣赞的大腿和屁股交接处,那一处的肉也是最厚的,然后,又把弓往回收了收。
“嗖!”的一箭,正中宣赞。
“啊!”
宣赞痛的大叫了一声,差点从马上栽下来。
虽然,史文恭己经掌握了分寸,但是,毕竟箭是射进肉里,能不痛吗?
“二哥!”
郝思文惊叫了一声,“你中箭了?”
宣赞咬着牙:“没事...先离开这个危险之地再说。”
宣赞和郝思文终于冲出了重围,再看身后,己经不到五十名官兵了。
宣赞真想仰天长啸:“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他背上的棍伤还没有好,大腿上又挨了一箭。
晁盖计划让宣赞到郓城县卧底,又计划让宣赞挂点彩,以取得郓城县县令时文彬的信任,便把这个计划交给了史文恭。
史文恭战宣赞和郝思文只用了三成的功夫,不然的话,他们二人怎么能在史文恭面前战上五个回合呢?
即使这样,宣赞和郝思文也己经觉得难以招架了。
晁盖特意安排史文恭演这一出“捉放曹”,是因为夺取郓城县势在必行。
而且,梁山现在己经有了官府的卧底,至于卧底是谁,尚没有查清楚。
晁盖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别人,还是史文恭让他放心。
真要安排别人,一个不留神再把宣赞杀了,不但攻取郓城县的计划会大费周章,而且宣赞可是他的兄弟。
史文恭看着二人带着残余的官兵逃掉,也并不追赶,吩咐梁山士卒打扫战场。
梁山士卒们高举着火把,在战场上搜寻着幸存的官兵。
月光下,兵器铠甲散落一地,血迹在黄土上凝结成暗红色的斑块。
史文恭勒马回转,正遇林冲率部赶来。
林冲抱拳道:“史院长,可要追击残敌?”
史文恭微微一笑:“不必了。让他们去郓城县报信,正好让那县令知道我军威势。”
此时鲁智深提着禅杖大步走来,哈哈笑道:
“痛快!洒家今夜可算活动开了筋骨!”
三人正说话间,忽见远处一队人马飞驰过来,正是晁盖晁天王。
众头领纷纷上前见礼,晁盖翻身下马,关切地问道:“弟兄伤亡可大?”
林冲赶忙禀报道:“托哥哥洪福,此战大捷,我军伤亡不过百人,却俘获官兵万余人,另外,缴获的粮草军械不计其数。”
“好!太好了。”
晁盖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被五花大绑的关胜。
只见关胜己被洗净脸上石灰,但双眼仍红肿难睁,战袍上血迹斑斑。
他虽被擒,却仍挺首腰杆,不肯低头。
“关将军受苦了。”
晁盖亲自上前为他松绑,
“晁某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雄!”
关胜冷哼一声:“要杀便杀,又何必假惺惺!”
鲁智深闻言大怒:“你这厮好不识抬举!”
抡起禅杖就要打来。
晁盖急忙拦住:“提辖且慢!”
又对关胜温言道:“将军忠义,晁某佩服。只是朝廷昏聩,奸臣当道,将军何必为虎作伥?不如...”
“住口!”
关胜厉声打断,
“关某世受皇恩,岂能与你等草寇为伍!”
花荣在旁冷笑道:
“好个不识好歹的关胜!我哥哥好心相待,你却如此无礼!”
晁盖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晁盖环视众人,沉声道:“关将军乃忠义之士,不可轻慢。来人,先请关将军上山好生歇息,请郎中为将军疗伤。”
关胜昂首道:“不必假仁假义!关某宁死不降!”
晁盖却笑道:“将军何必着急?且养好伤再说。来人,把关将军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好生照看,不得有误。”
关胜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晁盖竟如此礼遇。
他张了张嘴,最终冷哼一声,被士卒搀扶着离去。
待关胜走后,吴用上前低声道:“哥哥,关胜性情刚烈,恐怕一时难以劝降。”
晁盖微微颔首:“军师所言极是。不过,我自有办法让他归心。”
这时,鲁智深挠头道:“哥哥,那宣赞和郝思文逃往郓城县,会不会坏了咱们的大事?”
晁盖神秘一笑:“提辖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犒赏三军!”
众头领齐声应诺,各自散去。
次日,晁盖亲自去看望关胜。
关胜并没有关押在大牢中,而是安排在了水泊梁山的客房。
两者的相同之处是没有人身自由,都有专人看押。
晁盖走进关押关胜的客房,只见关胜正襟危坐,双目虽仍红肿,却己能正常睁开了。
“关将军,伤势可好些了?”
晁盖关切地问道。
关胜冷冷道:“晁盖,你到底想怎样?”
晁盖不以为忤,在关胜对面坐下,正色道:
“关将军可曾想过,为何朝廷派你来征讨梁山?”
关胜皱眉:“自然是剿灭你们这些草寇!”
晁盖摇头:“非也。实则是蔡京、高俅这些奸臣想借刀杀人。将军可知,你此番出征,朝廷只给了你三万兵马,粮草辎重更是短缺。若真能剿灭梁山,他们自然欢喜;若将军战败,他们正好除去你这个眼中钉。”
关胜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哼,你休要挑拨离间!”
晁盖继续道:“将军祖上关云长,当年也是被奸人所害。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将军何不与我等替天行道?”
关胜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我那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可曾安好?”
晁盖笑道:“当然安好!我知将军视此二物如命,岂敢怠慢?”
关胜面显感激之色:“多谢天王!”
俗话说的好,爱屋及乌,更何况,关胜视刀和赤兔马如命,怎能不感激晁盖。
晁盖见状,趁热打铁道:“将军若肯入伙,我愿以梁山第一把交椅相让。”
晁盖又拿出了电视剧中宋江的绝招,为拉拢人心,愿意让出自己梁山第一的位置。
其实,宋江比谁都明白,谁也动摇不了他的位置。
即使宋江自己真同意让位,对方也愿意接任,水泊梁山的众位兄弟也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