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时光像被施了魔法,缓缓流淌。
白天,杨密在片场忙碌,陈子锐或处理工作,或去探班。他看着她在镜头前展现各种情绪,时而刁蛮任性,时而深情款款。
那是属于演员杨密的光芒。
休息时,两人便紧密相依。
有时去逛逛横店复刻的古代街景,假装穿越时光。
有时找个安静角落,分享彼此工作中的趣事或烦恼。他给她讲后期制作的挑战,她给他讲剧组的人际。
明清宫苑的红墙下,他们留下并肩的身影。秦王宫的广场上,回荡着他们的笑声。
夜晚,则完全属于彼此。房间里灯光调暗,只余窃窃私语和无声的亲昵。
他喜欢看她卸下防备后慵懒的模样,喜欢她偶尔流露的小女儿情态。这份独属于他的柔软,格外珍贵。
第三天下午,杨密没有戏份。两人决定去逛逛当地的市场,体验更真实的烟火气。
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新鲜蔬菜带着泥土气息,活鱼在盆里蹦跳。
杨密戴着口罩和帽子,兴致勃勃地挑选水果。陈子锐跟在旁边,拎着购物袋。
“这个李子看起来不错。”杨密拿起一个,凑近闻闻,“很甜的样子。”
摊主热情招呼:“美女真有眼光,自家种的,保证甜!”
陈子锐付了钱,接过袋子。看着杨密认真挑选的样子,心底一片柔软。
这种平凡的日常,对他们而言,反而显得奢侈。聚少离多是常态,相处的每分每秒都值得珍惜。
离开市场时,天色渐晚。陈子锐明天一早就要返回北京,开始电影的密集宣传。
分别在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离愁。两人走得很慢,似乎想让这条路变得更长一些。
“回去后,宣传会很忙吧?”杨密声音低低的。
“嗯,路演、发布会、各种采访,估计要连轴转。”陈子锐握着她的手,“但我会抽空给你打电话。”
“好。”杨密应着,脚步停下,抬头望着他,“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
路灯下,她眼中有微光闪动。陈子锐心中一紧,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他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温柔,“等电影上映,我来接你。”
短暂的拥抱,蕴含着无尽的不舍与牵挂。周围人来人往,他们的世界却只剩下彼此。
回到酒店,最后的夜晚显得格外安静。两人没有过多交谈,只是静静依偎着。
窗外夜色如墨,房间内灯光昏黄。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第二天清晨,陈子锐悄然起身。杨密还在熟睡,呼吸均匀,嘴角带着浅浅笑意。
他俯身,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带着眷恋,带着承诺。
拉着行李箱,他最后望了一眼房间。然后轻轻带上门,将这份温存妥帖收藏在心底。
机场,晨曦微露。陈子锐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引擎轰鸣,飞机滑行起飞。
透过舷窗,横店的轮廓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云层之中。短暂的相聚结束,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杨密的笑脸,以及《人在囧途》的每一个画面。
飞机平稳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轮胎摩擦跑道的轻微震动将陈子锐从短暂的休憩中唤醒。机舱里响起空乘人员柔和的提示音,提醒旅客北京己经抵达。
窗外的天空是北方特有的灰蓝色调,带着清晨的凉意。相比于横店温和的空气,北京的风似乎更首接,更有力道。陈子锐解开安全带,随着人流缓缓走出机舱。
告别杨密时的温存和不舍仿佛还萦绕在指尖,心头那份柔软尚未完全散去,但踏上北京土地的瞬间,另一种熟悉的感觉——属于这座城市的快节奏和无处不在的机遇感,便开始重新占据他的感官。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些微尘味道的空气,脚步加快了几分。行李转盘旁,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箱子。没有停留,首接走向出口,打车前往他开办的“锐意无限”影视公司。
推开玻璃门,一股热气混合着烟味扑面而来。刘伯山,人称老刘,正叼着烟,对着电脑屏幕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眼眶下有着明显的黑眼圈,显然又是一个通宵。
听到门响,老刘头也没抬:“外卖放桌上就行……嗯?”他猛地抬头,看到是陈子锐,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手里的烟也忘了弹灰:“哟!子锐,你可算回来了!怎么样,蜜蜜那边探班顺利?”
陈子锐把行李箱靠在墙边,走过去拍了拍老刘的肩膀,笑着调侃:“顺利得很。倒是你,老刘,又熬大夜?注意身体啊,咱们公司可就你一个‘老’将了。”
老刘嘿嘿一笑,掐灭了烟头,起身给他倒了杯热水:“少贫嘴。你不在,这边一堆事儿。不过好消息是,《人在囧途》前期的宣传预热反响相当不错,几个平台的预告片点击量都爆了,不少院线经理都在打听咱们这部片子。”
“意料之中。”陈子锐接过水杯,抿了一口,温热的水流过喉咙,驱散了些旅途的疲惫。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徐哥和宝强哥的组合,加上咱们这个本子,不火都难。”
老刘点点头,脸上的兴奋劲儿还没过,但很快又转为严肃:“子锐,说正事。现在电影马上要进入密集宣传期,等上映后,如果票房真能爆,咱们公司……就得好好规划一下了。”
陈子锐放下水杯,看向老刘,眼神也变得认真起来:“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次回来,除了跑宣传,最重要的就是和你商量这个。”
老刘拉过一把椅子,坐到陈子锐对面,神情感慨:“想想真跟做梦一样。当初为了拍《夜·店》,你小子把自己公寓都押上了,又找叔叔阿姨借了五十万,总共凑那两百万投资,我当时都替你捏把汗。”
陈子锐笑了笑,那段日子记忆犹新。为了筹钱,他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父母虽然都是通情达理的教师,但拿出半辈子的积蓄支持他这个看似不靠谱的电影梦,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抵押父母帮忙付了首付的公寓时,他心里沉甸甸的。
“当时不是没得选嘛。”陈子锐语气轻松,但眼底闪过一丝复杂,“不搏一把,永远不知道结果。好在《夜·店》争气,不仅回本,还小赚了一笔,不然我真没脸见咱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