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陈子锐能想象到刘千帆此刻复杂的心情。
“杨老师……他太抬举我们了。”刘千帆的声音低沉了一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苦笑和疲惫,“不瞒你说,子锐,我们俩现在……确实挺需要一个机会的。
科班出身,谁不想拍点好东西?可在横店这边,拍的东西……唉,”他重重叹了口气,像压抑许久的闷雷,“你也懂,这滋味,太熬人了。”
“我懂。”陈子锐的声音充满了理解,“所以我才想邀请两位师兄加盟。锐意无限虽然是新公司,但我可以保证,我们只做有内容、有质量、能打动观众的好电影。我需要你们这样有专业素养、有想法的导演,来一起把这个平台做大做强。”
他没有画什么空泛的大饼,而是首接切中要害——平台、质量、机会。
“我们目前计划是先从副导演做起,熟悉公司的运作和项目流程。当然,薪资待遇肯定会匹配你们的能力和经验。后续如果有合适的项目,独立执导的机会也绝对会有。”陈子锐补充道,给出了明确的职业路径。
刘千帆显然被说动了:“子锐,你……你说的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陈子锐语气笃定,“这样吧,师兄,你和杨师兄什么时候方便回京城一趟?我们当面聊一次,你看怎么样?所有差旅费用,公司报销。”
“这……”刘千帆似乎有些犹豫,“我得跟斯年商量一下。我们这边……戏可能还有一阵子才杀青。”
“没关系,我不急。你们先商量,看看能不能请几天假。如果实在不行,我飞去横店找你们也行。”陈子锐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和灵活性。
“别别别!那太麻烦你了!”刘千帆连忙道,“我跟斯年说说,我们尽快协调一下时间。这样,我晚点再给你回个准信?”
“好,随时等你好消息。”陈子锐挂了电话,嘴角忍不住上扬。
成了!至少开局非常顺利。刘千帆的态度己经表明,他们对这个机会非常心动。
果然,没过多久,刘千帆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这次的语气明显轻快了不少,甚至带着点如释重负:“子锐,我跟斯年碰了个头,仔细商量了!
他说他也听杨老师提起过你,对你和你的《人在囧途》都挺好奇的,觉得你敢冲贺岁档不简单。
我们合计了一下,现在这戏确实熬人,你的机会听起来靠谱多了。
我们俩这周末正好能跟剧组协调出两天假,我们回京城找你,当面聊聊!”
“太好了!”陈子锐也难掩兴奋,“那你们把航班信息发给我,我安排人去接机。”
“不用不用,我们自己过去就行,你把时间和地点告诉我们就成。”
“行,那我把公司地址和我的联系方式再发你一遍。周六上午十点,在我公司楼下的咖啡馆,怎么样?”
“没问题!周六见!”
“周六见!”
挂掉电话,陈子锐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挖墙脚的第一步,成功!
接下来的两天,陈子锐一边处理《人在囧途》的宣传事宜,一边为周六的会面做准备。
周六上午九点半,陈子锐提前来到了公司楼下的咖啡馆,选了一个安静的角落位置。
九点五十分左右,两个穿着休闲、略带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走进了咖啡馆,西处张望着。其中一个身材稍高,戴着眼镜,气质显得沉稳一些,应该就是杨斯年。另一个稍微矮点,眼神灵动,正是电话里聊过的刘千帆。
陈子锐站起身,笑着朝他们招了招手:“刘师兄,杨师兄,这边!”
两人看到陈子锐,快步走了过来。离近了看,他们眉宇间是藏不住的风尘与疲惫,但眼神里却同样闪烁着压抑不住的期待与探寻。
“子锐,你好你好!”刘千帆热情地伸出手。
“久仰大名,陈总。”杨斯年也伸出手,握手时打量了陈子锐一眼,似乎有些惊讶于他的年轻。
“两位师兄快坐,一路辛苦了。”陈子锐招呼他们坐下,叫来服务员点了咖啡。
“真不好意思,还让你破费。”刘千帆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些许客套,但眼神里的热切却藏不住。
“应该的。”陈子锐笑了笑,开门见山,“两位师兄,咱们电话里也简单沟通过了。我再正式介绍一下,我叫陈子锐,锐意无限的创始人。公司目前的核心目标,就是做观众喜欢、有口碑、能赚钱的好电影。”
他没有谈情怀,首接谈目标,这反而让杨斯年和刘千帆觉得更实在。
“《人在囧途》我们有所耳闻,年底贺岁档,那可是硬仗。”杨斯年推了推眼镜,语气比较首接,“说实话,子锐,你这么年轻,就敢自己拉盘子做电影,还敢冲贺岁档,我们挺佩服的。”
“主要是对这个故事和我们团队的执行力有信心。”陈子锐自信地笑了笑,坦诚道,“当然,市场反馈如何,也需要一点运气。不过,”
他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向两人,“一部电影的成败只是开始。锐意无限的目标是持续产出好作品,这就需要一个稳定、专业、且充满创造力的核心创作团队。
光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所以我才迫切希望能邀请到像两位师兄这样有才华、有经验的导演加盟,一起把事情做大。”
他将公司的基本情况、未来的项目规划方向(主要是现实题材、喜剧、都市情感等贴近生活的类型)简单介绍了一下。
“杨老师说,你们在学校的时候就是尖子生,基本功非常扎实。毕业这几年虽然可能遇到些波折,但能力绝对是有的。”陈子锐诚恳地看着他们,“我需要你们的专业能力,来帮我一起把控项目的质量,把好的想法落实到影像上。锐意无限能提供的,是一个让你们安心创作、施展才华的平台。”
刘千帆和杨斯年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意动。
在横店的日子,他们确实受够了。每天和粗糙的剧本、不专业的团队打交道,眼看着自己的才华和热情被一点点消磨,那种感觉太憋屈了。他们做梦都想拍点“正经”的东西。
“子锐,我们……”刘千帆刚想说什么,杨斯年抬手示意了一下,然后看向陈子锐,问道:“子锐,我们能问几个具体点的问题吗?”
“当然,杨师兄请说。”
“首先,薪资待遇方面?”杨斯年问得很首接。梦想固然重要,但面包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