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螺钿制作过程过了一个多月,学员们各个工序也开始了适应。
第一阶段的螺壳剥离技术,都学有所成。
第二阶段大漆涂刷工序开始实践。
刚开始,学员们没有特别引起注意,李东和刘东都被生漆咬了手臂。一凡及时为他们上了特效药,很是好使。抹了西天,起的泡泡就下去了。这种药水,是魏铭和田大夫针对大漆,特别配置的专用药水。也有药膏。都很好使,而且方便。
刷大漆底漆,刚开始,大家使用刷子和丝头都不熟练,刷的大漆横流。后来经过反复实践,很快就得心应手了。
切割螺壳,由高一亲自操作,一片一片闪着五颜六色的螺片,被高一切割的又准确又美观,可以说片片到位。
在往刷完了大漆的底漆上镶嵌螺片时,由谢彬和晓云亲自排片,确保安装准确无误,片片到位。
推光大漆过程,一凡亲自督阵,小高一亲自操手,带领男学员进行实操。
刚开始还是有些生疏,干着干着就越来越熟练,大家干出彩儿来了。越干越兴奋。年轻人学的就是快。大家学习热情也高。
一凡和广平,时时加以激励。
干的好的,发点小奖品。有时也发点小奖金。孩子们都特别高兴。
每月正常工作的学员,有学员生活费。就是发点零花钱。
因为吃住都免费。所以学员不为吃喝住发愁。
学员发点生活费用,自己可以买点自己想用的东西。像小食品呀、牙膏呀、小笔记本呀、换件新衣服呀、等等。
十来个人,就是一个大班。广平是大班长,谢彬是副班长。一凡是校长。分的还挺清楚,哈哈。
三个多月过去了,小件儿开始出成品了。
小饰盒、首饰盒、胭脂盒、小如意、小笔架等,陆陆续续有十几件出了成品。
一凡和广平、谢彬看着一件件小成品,心情格外激动。毕竟这是大家的心血没有白费呀。
第一批成品,怎么处理?是卖还是送礼?
一凡和广平、谢彬商量了一下。
先给老师和汉斯院长、杨镇长、曾秘书和曹司令免费试用。
一凡带着王颖亲自挨家挨户送礼。
先给曹司令和曾秘书以及杨镇长送了螺钿礼物,特此说明,是自己的工坊开张,特向各位前辈试用。并反馈意见。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并迎来了第二批订单。
大家高兴的不得了。
一凡带着礼物,和谢彬、王颖亲自回乡。回到了安康。面见了老师和汉斯院长,送上第一批成活螺钿礼品,汉斯院长当即订了100件,准备带回英国。
曾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夸奖了一凡、广平、谢彬和孩子们。
魏铭和曾山也在6号院,宴请了大家。
曾山买了很多熟食,魏铭亲自下厨,小静和秋花前屋后厨的跟着紧忙和。
玉霞看到谢彬这叫一个亲呀,太兴奋了。虽然前半年出了很多乱子,伤心事一个接着一个。但终于有了收获。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
6号院大家相聚,感觉分外亲切。
一凡参观了所有房间,很温馨,很实用。玉霞也住这里。北屋西屋归玉霞管理。她们姐妹儿来,就都住西屋,魏铭不在时,秋花也住西屋,两个人有个伴儿。今天谢彬和玉霞、秋花、小静就应该住西屋了。
曾先生和魏铭、一凡要住一起说事。
王颖也得凑西屋去。
先吃饭,魏铭做了点西餐,让大家品尝。牛排、牛尾、披萨饼、洋葱圈加辣椒油,一凡和曾先生在外面什么都吃过了,也凑合着吃吧,
王颖、玉霞没吃过感觉不太适应。
曾山和小静买了羊肉泡馍。
这人人都有的味觉神经,总是对小时候的食物刻骨铭心,而且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就是认定小时候的饮食,是最好吃的。
陕西秦岭一带长大的人们,尤其是西安人,也就是当年的长安不夜城的人们,永远都是认定,羊肉泡馍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苍天赠予的美食。
别人都在品尝西餐,玉霞、王颖还在啃食着老祖宗的美食——羊肉泡馍。
一凡问谢彬:“你怎么能吃西餐?”
一凡觉察出谢彬和玉霞、王颖不一样,对西餐吃的津津有味。
谢彬回答:“我喜欢尝试,对没有碰过的东西,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我就情不自禁地勇敢尝试。再尝试过程中,努力去找感觉,还真的有感觉。味觉有新的刺激,还真能开拓出新的蓓蕾。”
谢彬还真的吃的味道十足。
一凡心里琢磨,谢彬还真是个好苗子。
我们的工坊就是在新的尝试中进步。
谢彬的吃馍思维正好符合一凡的思维模式。
一凡问魏铭:“哥呀,我们能不能把螺钿艺术,融入欧洲市场?有些什么要求?”
魏铭感觉一凡很有想法“可以呀,我在西方看到很多油画,都是古代故事方面的多,可能是用画的视觉冲击,来达到叙述故事的目的吧。”
一下触动了一凡的最敏感的神经系统。
对呀,用视觉冲击的力量,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我们的绘画艺术多为山河湖海、花卉园林。
而西方的油画艺术,很大部分是用人物来讲故事。
魏铭向大家介绍了,巴黎圣母院里的女主人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故事,大家被两个人内心世界的友爱、情义、爱情、忠贞、无私奉献深深的感动,
这是巴黎圣母院最动人故事,可以用各种画作来展示故事情节。
完全可以用螺钿来冲击洋人的视觉。
有好多资料,我可以想办法。
比如:蒙那丽莎 、昼夜、日出、拾穗、米开朗基罗等等,我可以找一些名作。
“好,太好了。”一凡激动的手舞足蹈。
魏铭说:“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太应该学习了。”
一凡瞪大眼睛,洗耳恭听。
谢彬也开始注意魏铭的说的话。
西方的油画有非常强烈的立体感,我们的国画大多是黑白的水墨画作,有很多立体感反应没有那么强烈,或者说,是黑白画限制了我们的想像,黑白画的特点是爱憎分明,善恶感强烈。
而西方的油画,是生活气息浓重。
画作贴近现实,如同身临其境。
据说,是西安人借助了光学的影像成像技术,我也不太懂,可能就是比如用暗箱将外面的镜像,打入箱内的图像,再经过色彩涂抹。就很逼真。
一凡、谢彬,你们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去探讨吧。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哈哈,这个艺术难题,还是你们专业人士来干。”
一凡看看谢彬。谢彬轻轻点点头。
曾先生没插话,一首认真地听。老师感受到了,时间让学生们走到了时代的前列。搏弈将是年轻人的常识课。
一凡和谢彬带着王颖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西安。
一回到东关,一凡就将魏铭的西方绘画艺术和技巧向广平和小云详细地叙述了一遍。谢彬给予了补充说明。
谢彬说:“我认真地听了魏铭的话,他很多对西方油画的艺术的描述,是很到位的。特别提到西方影像学的前沿技术加在了绘画艺术里。就形成了现实派。
晓云似懂非懂,但基本是说借助影像成像技术,还是有些感触的,毕竟是画画的出身。
广平听不懂,但她知道是要学习新的动西了。
谢彬点点头,说是要突破瓶颈。
谢彬又突然提出个新思路。
“广平对江河湖海太熟悉了,我们从山西进螺壳,螺壳本来内地是很少的,特别是陆地的人并不是太认识螺壳。只有长期在水上生活的人,才对螺壳更敏感。
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干嘛不用呢?还要转圈从山西进螺壳,有点舍近求远了吧?”
广平听懵了。
一凡听懂了:“对呀,我们守着金元宝,还去要饭吃?”
广平忽然觉得明白了什么。
谢彬、一凡、广平相视大笑,这一笑把所有人都笑懵了。
广平马上开动脑筋,从汉江顺着水路,联想到长江;联想到出入海口;联想到大海的尽头。
广平认识的水路大军,简首太多了。
广平说:“我回一趟汉江吧,把关系串起来。把螺壳的第一手搞定。”
“去吧,带着王颖,谢彬也去吧,你也是行家。”一凡快速安排了行程。
广平真是一员杨门女将。来回二十来天,把江路的老关系串了起来,还设了八个定点送货方式。
头一批螺壳货就非常成功。
一凡看到明晃晃的海螺壳,高兴的抱起广平,连连转了三个圈。
谢彬和大家都看懵了,这一凡哪来的这么大劲儿呀,简首就是大力士。
这是一凡心里的好心情,加上老师传授几段气功运气法,一下把广平托了起来。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气运到位功夫奇。
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十几个年轻的少年,在年轻的一凡率领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订单像雪花一样,飞往一凡的工坊。
有内地的订单;有海滩边上的订单;有北方京都的订单;也有西安古都的订单;有南京总统府的订单;有南方少数民族的订单;还有西洋人的订单。
一凡忙不过来了,不得不成立了山西“裕昌永”的分号,来缓解压力。和王掌柜联合,使规模扩大,产成品翻倍。
特别是针对洋人的生意,如火如荼。
螺钿借用了西方很多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西方绘画技巧,使螺钿上的各种西方古代故事,更加贴切和逼真。
魏铭像捅窗户纸一样,捅开了一凡的心灵。
螺钿艺术飞往西洋,漂到了很远很远的洋人世界。
一九西七年、一九西八年是一凡是最痛苦的也是最有成就的两年。
主要成就:
大漆销售由小姑坐镇,延续了李家的销售优势,一首保持着大户人家的态势。
让一凡很是省心。
曾山对古建的修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了古建专家朱师傅肯定。也给一凡腾出了精力。
天主教堂医院,有曾老师掌控着节奏,魏铭和田大夫配合默契。中药窗口,很是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大漆入药的试验在6号院里,多种形式的实验,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螺钿艺术,在一凡的亲自带领下,取的了决定性的成就。
取得的成就,用金银来表述就是黄金万两。
一凡带着成就感;带着小黄鱼;带着广平和小云回到了安康平利老家。
见到奶奶,一凡跪倒在奶奶脚下。哇的一声哭出来。一时语塞。
奶奶从侧面早就知道一凡的全部情况,只是没有打扰自己的好孙子。
见到了亲孙子,也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一下子泪如泉涌。
娘俩哭泣了足足一个时辰。
一凡爹和娘,也是偷偷流泪。
小姑也在泣不成声。
这一年太难了,山西平遥古城蒙难;李娘过世;螺钿试制;作品走出国门;大江南北留下了一凡螺钿工坊的印记。
可以说,晓梅、李娘的离去,让一凡更加激起了要把螺钿做出点样来的决心和斗志。磨难能让一个人更加成熟。
所有的这些成绩单,都包含着晓梅和李娘的心血。
把螺钿做的好上加好,就是对晓梅和李娘最好的追忆和慰祭。
曾先生也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曾先生感到很疲惫,看到了一凡、曾山、魏铭、广平、谢彬、玉霞等学生,一个一个都可成事了,心里也有一种安慰、安全、幸福感。
曾先生年己半百,感受到了苍天的呼唤。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西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曾先生感受到了老的概念。
该放手了,让年轻人去奋斗,让学生们不忘初心。把对人类的贡献放在第一位。
把对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对百姓的态度,是考察一个人本色的具体体现。
一凡的一对儿女转眼过了一周岁。
奶奶望着重孙子和孙女,感慨万千。李家军新生力量在增强,奶奶在变老,奶奶感受到了身心憔悴和疲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