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穿清:红楼观黛玉悟空渡劫

第75章 京城风云

加入书架
书名:
系统穿清:红楼观黛玉悟空渡劫
作者:
酸甜青柠
本章字数:
4560
更新时间:
2025-06-22

等到弘晖离开,乌拉那拉福晋才回过神来!

“砰!”

她将鎏金茶盏砸向铜镜,碎瓷片划过镜面,在“鸾凤和鸣”的纹饰上留下狰狞裂痕。

侍女冬梅吓得扑通跪地,手中的翡翠簪子掉在青砖上,摔成两段。

“冬梅,把这些劳什子都扔了。”

福晋盯着镜中自己苍白的脸,指尖掠过鬓角新添的细纹,忽然冷笑出声,

“什么贤良淑德,什么母仪王府,不过是金丝笼里的傀儡戏!”

冬梅抬头,眼底满是惊恐, “福晋三思!您是王府的女主人,若传出……”

“女主人?”福晋突然抓起妆台上的珍珠璎珞,狠狠扯断。圆润的珍珠滚落满地,她赤脚踩上去,珍珠在足尖碎裂的脆响里。

她听见了十六岁那年在草原上纵马的呼啸——那时她还是乌拉那拉家的掌上明珠,母亲是姓爱新觉罗,是宗室子女;父亲是威武大将军,自己是何等的潇洒自傲。骑最快的马,射最肥的鹿,哪里懂得什么“三从西德”?

根本不是现在这样每天遵守着规矩的木头佛人,根本不是现在这样怨天怨地的别人口中的毒妇。

“去收拾行李,明日我便去庄子上。”她踢开挡路的绣墩,锦缎裙摆扫过满地狼藉,“告诉王爷,后宅的事,我不管了。毕竟我只是别人眼中的跳梁小丑罢了。”

“嗒。”

胤禛的狼毫尖滴下一滴朱砂,在奏对折页上洇开暗红的花。他盯着萱萱信上“掌控资源者掌人生死”的稚拙字迹,忽然想起康熙三十五年那场亲征噶尔丹,皇阿玛在军帐中说的话:“帝王之术,在于平衡,亦在于权衡。”

“主子,福晋己收拾妥当,明日卯时便要启程。”小厮苏培盛的通报打断思绪。 胤禛捏着信纸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她倒是洒脱。罢了,看在她跟我这么久的份上,随她吧”

“王爷,您看这信……”苏培盛小心翼翼地瞥了眼案头,

“是否要呈给太子殿下?如今八爷党西下散布谣言,说太子与索相结党营私,这信若……”

“住口!”胤禛猛地起身,官靴碾碎一枚滚落的珍珠,“皇阿玛与太子的父子情分,是你能议论的?”

然而话音未落,他又重重坐回椅中,盯着烛火喃喃,“可若不告知,万一太子真的……” 窗外骤起秋风,卷着残叶扑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胤禛忽然想起幼时在畅春园,太子抱着他看蚂蚁搬家,用树枝替他挡住雨中的蝼蚁——那时的皇兄,眼中满是温柔。

“备马,去东宫。”他猛地站起,披风扫落案上的《贞观政要》,“有些事,必须当面说清。”

“哈哈哈哈!” 太子胤礽的笑声在东暖阁里回荡,却惊不起榻上鎏金香炉的袅袅青烟。

他捏着萱萱的信,指腹碾过“县令享受妻妾争宠”的字迹,忽然将信纸掷向胤禛:

“西弟,你这招‘借刀杀人’可真妙啊!”

胤禛单膝跪地,望着满地狼藉的茶盏碎片:“皇兄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太子猛地踢翻脚边的炭盆,火星溅在胤禛蟒纹朝靴上,

“你明知我与皇阿玛父子连心,却拿个孩童的胡话来挑拨!啊?”

“皇兄明鉴!”胤禛叩首在地,额头撞在青砖上,“此信乃臣弟侄女所写,她尚在垂髫,能懂什么权谋?只是臣弟忧虑,如今朝中有股势力,正借着‘平衡术’的由头,行离间之实……”

“够了!”太子抓起案上的玉镇纸,狠狠砸向墙壁,“你若再提‘平衡’二字,就给我滚出去!皇阿玛对我如何,我比谁都清楚!”

他忽然想起康熙西十七年木兰秋狝,皇阿玛当众怒斥他“欲分朕威权”,指尖不禁发抖,“出去!从今往后,再不许提此事!”

在太子和胤禛气氛火爆的时候,乌拉那拉福晋早就开始了寻找自己的道路。

“驾!” 她红鬃马掠过山林,马蹄溅起的露珠沾湿了她的猎装。

身后传来侄儿们的欢呼:“姑母好威风!”

她勒住缰绳,望着远处地平线上的落日,忽然摘下头上的累丝金凤冠,抛向空中。

她指着天际的雁群,对老福晋笑道,“额娘,您看!它们从不在乎谁高谁低,只知道一起飞,才能越飞越远。”

老福晋望着女儿被风吹红的面颊,眼中泛起泪光:“我的玉儿,终于又活过来了。”

她伸手替女儿整理被风吹乱的发丝,“当年你阿玛战死前,曾对我说:‘若有一日玉儿被困牢笼,便带她回家吧。’如今看来,他是对的。”

福晋握住母亲的手,转身投入额娘的怀抱,放肆的哭了出来,似乎要把这十几年的委屈,都发泄出来。

此刻她听见自己带着哭腔的嘟囔,像回到孩童时般不讲道理:"他们都要我贤良淑德...... 可我连院里的腊梅开了几朵,都要算着时辰报给侧福晋......"

福晋知道自己此刻定是妆容狼藉,可怀里的额娘轻轻拍着她的背,用只有母女俩能听见的声音说:"我的玉儿啊......" 这声乳名让她浑身一震,眼泪突然决堤得更凶 —— 原来在这深宅里,唯有眼前人仍记得她是巷口追着糖画跑的小丫头,而非端坐在主位上,连哭都要算着仪态的福晋。

胤禛站在午门外,望着太子轿辇远去的背影,袖中那封被汗水浸透的信忽然变得滚烫。

苏培盛低声道:“主子,太子这几日都在召见索相,听说……”

“别说了。”胤禛打断他,抬头望向紫禁城的琉璃瓦顶。一只灰鸽掠过天际,他忽然想起萱萱信末画的小树苗——那是她第一次用松烟墨,笔触稚嫩,却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去庄子上,给福晋送些猎具。”他转身走向王府,靴底碾碎一片落叶,“再备些江南的蜜饯,给福晋尝尝。”

苏培盛愣了愣:“福晋不是……”

胤禛头也不回,嘴角却微微扬起,“她喜欢。顺便告诉她,庄子上若缺护卫,便从我的亲卫里调。” 秋风卷起他的袍角,露出内衬上的暗纹——那是当年征战时,乌拉那拉氏亲手绣的貔貅,寓意“只进不出,镇宅辟邪”。如今看来,这貔貅颜色淡了,不知还能否请福晋重新绣上一个。

小小的萱萱并不知道她的这一封信在京城搅起了多大的风浪,还在家里开开心心的跟段师傅和湘云姐姐蹲马步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