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坐在办公桌前,目光紧紧盯着技术科送来的两份成长画像报告。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三天前,当他把李明和陈美云夫妇儿子的照片,以及艾伦的照片交给技术科时,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该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当时技术科的同事告诉他,该项技术名为成长画像,是依据目标人物的照片,对目标人物的骨骼进行成长性模拟,据此对人物不同年龄段进行画像。该技术虽然己经协助重案组成功抓住了几个逃亡多年的案犯,但是精准性还有待进一步检测。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三天,技术科的同事就把分析结果交到了他的手上。由于他提供的照片张数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是人物的全身照片,成长画像居然将人物的整体都给模拟出来了。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惊喜。
当何力迫不及待地打开报告,结果却令他意想不到。结论显而易见:艾伦与李明陈美云的儿子根本不是一个人。
他反复对比着两份画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他原本以为,通过这项技术能够找到突破口,证实艾伦就是李明和陈美云夫妇失踪多年的儿子。然而,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他想起技术科的同事告诉过他,该技术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改进。会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差错吗?
他仔细查看着里面通过技术模拟的两幅画像,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李明和陈美云夫妇的儿子的照片,与那位艾伦的幼年模拟画像完全不一样。他认为,即使存在技术性的问题,但是两人的面容绝对不会差距那么多。艾伦幼年模拟画像简首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面部轮廓要尖锐许多,眼睛、鼻子和嘴巴和李明陈美云儿子完全不同,粗重的眉毛,更显倔强。相比之下,李明陈美云儿子面庞非常柔和,眼睛是圆圆的,眉眼间透着一股温厚的气息,鼻子略微有点塌,嘴角是向上翘着一定弧度,更加可爱一点。根据模拟画像,两人幼年时除了身高体型倒是差不多,面容可谓是完全不一样。
何力的手中紧紧攥着李明陈美云儿子的照片,心中不禁感慨,如果这个孩子真的还活着,他现在哪里呢?他为何会在父母都身亡后就消失不见了呢?难道,是他亲眼目睹父亲杀死母亲后自杀,受不了刺激,逃跑了吗?可是,那么一个小孩,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他再次拿起李明陈美云儿子的长大后的模拟画像,仔细端详着。模拟画像显示,他的身高较艾伦要矮很多,长大后的样貌要比艾伦粗狂不少。两人的样貌也有本质的不同。与艾伦相比,李明陈美云的儿子要略显粗苯一点,五官远不如艾伦那般精致。他的样貌,更像他死去的父亲李明一点,倒是没有遗传到陈美云的多少美貌。
何力再次想起了李明陈美云的死亡,他不禁唏嘘。如果那起惨案没有发生过,那么那个孩子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会茁壮成长,到现在或许己经娶妻生子了。造化,真是弄人啊!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沉重而压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何力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老骆。他按下接听键,声音有些低沉:“喂,老骆。”
“何力,怎么样了?”老骆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急切。他显然也得知何力去找技术科做了成长画像。
何力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结果出来了,艾伦和李明陈美云的儿子不是同一个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老骆才开口:“怎么会这样?”
“你等我,我等下去找你!”手机那头,老骆气喘吁吁。看样子,他还在往回赶。
何力低头看了一眼表,时针己经指向了数字“5”,时间过得真快啊!他心里不禁感叹道。然而,听出了老骆的关切,他突然觉得再等一会儿也无妨。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夜幕逐渐降临,警局里也亮起了灯光,老骆这才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给我看看!”老骆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见到何力,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似乎对那份模拟画像充满了期待。
何力见状,连忙将手中的文件袋整个递了过去。
老骆接过文件袋后,迅速地将其打开,拿出里面的模拟画像仔细端详起来。只见他的眼睛越睁越大,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何力在一旁解释道:“艾伦的幼年模拟画像和李明、陈美云儿子的照片完全不同,而李明、陈美云儿子的长大后模拟画像和艾伦也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人啊!”
老骆此刻正拿着李明陈美云儿子长大后的模拟画像看得仔细,“有画像就好办!到时将这模拟画像输入身份证库,查查跟什么人相像,说不定就可以把他找出来!”
“我也是那么想的!等你的这段时间,我己经查了。可惜......”何力说着,从电脑中调出了另外一份报告。那是一份身份证照片的对比结果,上面清楚地显示三个大字:无匹配。
老骆的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回事?难道,难道是画像不准确,所以没查到?”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那个孩子,也死了!”何力的声音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给压低了,缓缓地从他的喉咙里挤出来,带着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重。
老骆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他一言不发,只是死死地盯着手中的另一张照片,那是艾伦幼年时的模拟画像。他像是突然抓住了什么线索一样,猛地抬起头来,说道:“这个孩子,我好像也见过的。调查李明儿子的时候,见过的。他,他,让我想想……”
老骆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手也不自觉地握紧了照片,仿佛生怕它会突然消失一样。他紧闭着双眼,努力地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我想起来了!见过他们的一个大合影,他和李明的儿子在一个学校,都在林海市十西小学就读。”老骆猛然拍了一下脑袋,说道。